一种随动托料型折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37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动托料型折弯机,属于板料折弯技术领域。该折弯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前侧和/或后侧设置有弯板随动托料装置;弯板随动托料装置包括基座、主动支杆、从动支杆托料板和驱动缸;主动支杆的中部和从动支杆的中部相铰接;主动支杆的一端铰接在基座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位于基座上下滑座的下滑槽中;从动支杆的一端铰接在托料板的一端,另一端活动设置在位于托料板另一端下侧的上滑座的上滑槽中;驱动缸铰接在基座上,其驱动端铰接连接在主动支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只需主从支杆即可实现托料板的翻转动作,结构简化,制造成本和精度低,安装难度极小,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结构刚度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动托料型折弯机
本技术属于金属板料折弯
,涉及主要用于折弯机上的托料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随动托料型折弯机。
技术介绍
在工业上,金属板料折弯一般采用折弯机,它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其包括支架、工作台、夹紧板和后挡料,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折弯机产品广泛适用于机电、钣金、轻工、航空、船舶、仪表、电器、不锈钢制品、钢结构建筑和冶金等行业,用于折弯各种钢板、不锈钢、铜板、铝板及非金属材料板材,它可以把产品折成V型、弧形、圆形或直角型等,还可以根据要求设计加工成特殊形状模具。多数折弯机还配备有前托料装置,用于在板料送入时的支撑托料,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7255078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前托料装置,包括支撑架和位于支撑架顶端的托台,在托台的左右侧面上对应设置有限位装置,在托台的左、右侧面的前后两端各有一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调节柱、滑块和限位板,调节柱分别垂直于其所连接的托台的左、右侧面,调节柱可在托台内部伸缩,滑块连接在调节柱的顶端,限位板连接在滑块的侧面,限位板为F型。该装置可用于折弯时不仅可以承托板料,还可以限定上料板材的位置,在连续折弯的过程中无需工人进行反复定位,但其弊端就是,在板料折弯向上弯曲过程中,板料脱离前托料装置,无法进行支撑。尤其在折弯较大板料时,快速折弯翻起的工件会产生一定的变形,且折弯后工件下落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基于上述问题,随后出现在弯折过程中进行托料的技术,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228918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折弯机的随动跟踪托料装置,包括机身、翻转体及台面板,机身上连接有可纵向移动的移动体,移动体的位置由位置显示器来显示,移动体与翻转体之间铰接有双平行四边形机构,双平行四边形机构与驱动油缸相连,驱动油缸通过液压伺服阀与折弯机的数控系统相连,折弯机的数控系统控制驱动油缸驱动双平行四边形机构并带动翻转体翻转。该通过控制翻转体的翻转运动轨迹及速度,以力求使其与工件的翻转轨迹及速度一样,从而实现自动跟随,但是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一、连杆结构复杂,不仅占用空间,制造成本和精度要求高,且安装难度也大;同时,此种结构形式刚性较差,承托力较小,一般小于100kg;二、通过模拟工件的翻转轨迹及速度一样来达到跟随目的,但是对于不同尺寸和重量的工件,运动轨迹都不同,导致根据不同板料都需调整匹配,适应性差,且对伺服驱动系统、比例伺服阀系统控制要求极高,还往往板料脱离托料装置表面,无法实现真正的跟随;三、板料折弯后,弯曲的板料可能卡在上模前后两侧,取出较为费力。因此,如何在满足板料翻转过程中托料的同时,又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此外,上述跟踪托料装置方案只给出机械部分的结构,并简单提到采用数控系统控制液压伺服阀完成跟踪动作,但并未给出相应的液压控制部分结构,从而本领域人员无法具体实现,有待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随动托料型折弯机,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可实现板料弯折过程中托料的结构,采用的连杆结构较为复杂,不仅较为占用空间,制造成本和精度要求较高,且安装难度也大,刚性较差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现有托料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空间、制造成本和精度要求高,且安装难度大,刚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一种随动托料型折弯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侧和/或后侧设置有弯板随动托料装置;所述弯板随动托料装置包括基座、主动支杆、从动支杆托料板和驱动缸;所述主动支杆的中部和从动支杆的中部相铰接;所述主动支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基座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位于所述基座上下滑座的下滑槽中;所述从动支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托料板的一端,另一端活动设置在位于所述托料板另一端下侧的上滑座的上滑槽中;所述驱动缸铰接在所述基座上,其驱动端铰接连接在所述主动支杆上,且铰接点位于所述主动支杆和从动支杆铰接点与所述主动支杆和上滑座连接点之间。相比现有复杂的多根连杆结构,此种结构,只需主动支杆和从动支杆即可实现托料板的翻转动作,结构大大简化,制造成本和精度极大降低,安装难度极小,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且主从支杆的交叉支撑方式,结构刚度较强,可对大型厚板料的跟随托起,托料力可高达1000kg,极大提高承载力。驱动缸可利用地坑下沉,减少地面空间,进一步减小占地面积。上述方案中,所述主动支杆的两端部和从动支杆的两端部均设置成向相反方向弯折,从而,将主从支杆的铰接点向一端偏移,为驱动缸让出更长的力臂距离,增大承托力;同时,也可防止托料板向下翻转到下极限位置产生干涉,能到水平放置位置。为实现可靠的主动支杆与下滑槽,以及从动支杆与上滑槽的活动配合,在所述主动支杆与所述下滑座的下滑槽配合的一端安装上滚轮,上滚轮可在下滑槽中随着所述主动支杆的翻转滚动平移,满足自由度要求;所述从动支杆与所述上滑座的上滑槽配合的一端安装下滚轮,下滚轮可在上滑槽中随着所述从动支杆的翻转滚动平移,满足自由度要求。主从支杆上滚轮的可实现自身旋转的同时,沿滑槽滚动平移,完成复合运动,也减小摩擦。为了保证板料折弯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贴合在托料板的表面,在所述托料板的上侧面安装有用于检测板料是否脱离其托料面的传感器,一旦板料脱离,即可立即感应,从而控制驱动缸的动作,以在极短时间内恢复贴合。为了在板料折弯后,方便取出板料,在所述托料板上侧面的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处不凸出其表面的电磁铁,可将折弯后板料吸附于托料板表面,从而调整板料位姿,以从最方便的位置取出板料。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下滑槽左右两端对应所述托料板上下翻转极限位置均设置有极限开关,可控制托料板上下翻转角度,安全保护。所述下滑槽内靠近对应所述托料板下翻转极限位置的极限开关处设置有变速接近开关,在托料板向下翻转触碰到接近开关之前快速下落,触碰到接近开关后,变为慢速下落,直至水平位置,此种方式,既避免了重物砸下的危险,又大幅度节省了落料时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为了在折弯后能够调整板料的位姿,以便从折弯机上取出板料,所述驱动缸采用伸缩式液压缸,大活塞杆伸出到位后,小活塞杆可以继续伸出,以进一步大角度翻转板料,以便调整位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弯板随动托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弯板随动托料装置工作状态,板料折弯不同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两个弯板随动托料装置配合进行板料折弯的工作状态视图;图4为两个弯板随动托料装置配合折弯板料,准备取料时的工作状态图;图5为板料折弯后,即将取出板料时,弯板随动托料装置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弯板随动托料装置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图7为弯板随动托料装置的液压系统控制逻辑图。图中:100、基座;110、下滑座;120、下滑槽;130、极限开关;140、变速接近开关;200、主动支杆;300、从动支杆;400、托料板;4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动托料型折弯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侧和/或后侧设置有弯板随动托料装置;所述弯板随动托料装置包括基座(100)、托料板(400)和驱动缸(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板随动托料装置还包括主动支杆(200)和从动支杆(300);/n所述主动支杆(200)的中部和从动支杆(300)的中部相铰接;所述主动支杆(200)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基座(100)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位于所述基座(100)上下滑座(110)的下滑槽(120)中;/n所述从动支杆(300)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托料板(400)的一端,另一端活动设置在位于所述托料板(400)另一端下侧的上滑座(410)的上滑槽(420)中;/n所述驱动缸(500)铰接在所述基座(100)上,其驱动端铰接连接在所述主动支杆(200)上,且铰接点位于所述主动支杆(200)和从动支杆(300)铰接点与所述主动支杆(200)和上滑座(410)连接点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动托料型折弯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侧和/或后侧设置有弯板随动托料装置;所述弯板随动托料装置包括基座(100)、托料板(400)和驱动缸(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板随动托料装置还包括主动支杆(200)和从动支杆(300);
所述主动支杆(200)的中部和从动支杆(300)的中部相铰接;所述主动支杆(200)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基座(100)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位于所述基座(100)上下滑座(110)的下滑槽(120)中;
所述从动支杆(300)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托料板(400)的一端,另一端活动设置在位于所述托料板(400)另一端下侧的上滑座(410)的上滑槽(420)中;
所述驱动缸(500)铰接在所述基座(100)上,其驱动端铰接连接在所述主动支杆(200)上,且铰接点位于所述主动支杆(200)和从动支杆(300)铰接点与所述主动支杆(200)和上滑座(410)连接点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动托料型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支杆(200)的两端部和从动支杆(300)的两端部均向相反方向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动托料型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支杆(200)与所述下滑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贤林石贤锋郑盼盼郑志敏赵丹陶树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海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