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油箱口盖涂装定位辅具
本技术涉及油箱口盖定位
,具体为一种汽车油箱口盖涂装定位辅具。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制造企业在涂装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车身及相关结构部件的涂装质量,均需要采用涂装辅具,根据车型的不同部位,辅具设计的结构及方法不尽相同。传统汽车油箱口盖是装在车身上,直接进行电泳及喷涂,目前很多汽车厂采用机器人内部喷涂,无法实现油箱口内盖自动开启,导致油箱口内部无法实现自动喷涂。部分汽车厂采用支架结构的辅具,由于经过前处理、电泳等槽液的冲洗、移行机旋转、烤炉上下坡等过程,导致油箱口盖出现掉落、晃动、位置偏移等问题,导致油箱口盖的合格率降低,同时存在支架固定太死,存在操作上的困难,装、卸耗费时间长等问题,大大制约了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油箱口盖涂装定位辅具,解决了现有技术邮箱口盖喷涂不便,同时存在喷涂质量合格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油箱口盖涂装定位辅具,包括油箱口盖上端定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口盖上端定位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上贯穿连接有拉杆,且它们呈间隙配合连接,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限位沿和第二限位沿,所述第一限位沿和第二限位沿外形呈六角形结构,所述拉杆上还固定设有限位片,所述第二限位沿与限位片之间形成有一卡槽,所述拉杆上穿插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第一限位沿和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远离油箱口盖上端定位支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油箱口盖涂装定位辅具,包括油箱口盖上端定位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口盖上端定位支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上开设有连接通孔(3),所述连接通孔(3)上贯穿连接有拉杆(4),且它们呈间隙配合连接,所述拉杆(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限位沿(41)和第二限位沿(42),所述第一限位沿(41)和第二限位沿(42)外形呈六角形结构,所述拉杆(4)上还固定设有限位片,所述第二限位沿(42)与限位片之间形成有一卡槽,所述拉杆(4)上穿插有弹簧(5),所述弹簧(5)位于第一限位沿(41)和连接板(2)之间,所述连接板(2)远离油箱口盖上端定位支架(1)的一侧设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与连接板(2)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连接杆(21)上固定连接有横梁(6),所述横梁(6)远离连接杆(21)的一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多个前门固定卡槽(7),所述横梁(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8)和第二卡板(9),所述第一卡板(8)和第二卡板(9)形成有油箱口盖下端卡槽(10),该第一卡板(8)和第二卡板(9)上分别连接有静电释放杆(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油箱口盖涂装定位辅具,包括油箱口盖上端定位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口盖上端定位支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上开设有连接通孔(3),所述连接通孔(3)上贯穿连接有拉杆(4),且它们呈间隙配合连接,所述拉杆(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限位沿(41)和第二限位沿(42),所述第一限位沿(41)和第二限位沿(42)外形呈六角形结构,所述拉杆(4)上还固定设有限位片,所述第二限位沿(42)与限位片之间形成有一卡槽,所述拉杆(4)上穿插有弹簧(5),所述弹簧(5)位于第一限位沿(41)和连接板(2)之间,所述连接板(2)远离油箱口盖上端定位支架(1)的一侧设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与连接板(2)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连接杆(21)上固定连接有横梁(6),所述横梁(6)远离连接杆(21)的一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多个前门固定卡槽(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元福,沈婵媛,石敏华,张鸥,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