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压缩机和制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98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压缩机和制冷系统。支撑装置用于压缩机,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件和至少一个镂空部,支撑件能够连接压缩机的壳体的内表面以支撑壳体;至少一个镂空部沿支撑件的厚度方向贯穿支撑件。通过设置与压缩机的壳体内表面相连接的支撑件,可从壳体内部为壳体提供支撑,从而与壳体形成约束关系,能够抑制壳体振动变形,起到加强壳体刚度的作用,并能有效提高电机上腔结构模态,从而减小电机的高频振动传递,降低高频噪声辐射。通过设置贯穿支撑件的镂空部,可避免支撑装置对电机上腔造成封堵,可保证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经镂空部顺畅通过,进而降低电机上腔的积油风险,有助于保障压缩机的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装置、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装置、一种压缩机和一种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多数压缩机朝小型化、低噪化和轻量化的方向设计,使得压缩机噪声问题异常突出,尤其是高频噪声,在匹配空调时表现出刺耳的尖叫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用于压缩机,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件和至少一个镂空部,支撑件能够连接压缩机的壳体的内表面以支撑壳体;至少一个镂空部沿支撑件的厚度方向贯穿支撑件。压缩机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泵体组件和电机,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电机的转子套设在泵体组件的曲轴上,电机的转子转动,可带动泵体组件的曲轴转动,实现对进入泵体组件的气体的压缩。壳体具体包括相连接的上壳体、主壳体和下壳体。其中电机的定子与主壳体相连接,泵体组件连接在电机朝向下壳体的一侧,电机和泵体组件组成的空腔称为电机下腔,电机和上壳体组成的空腔称为电机上腔,即电机上腔位于电机背离泵体组件的一侧。经研究发现,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特性通常在4500Hz频段以上,均是由控制器载波频率和电机谐波调制形成的调制波,且该类噪声均是通过电机上腔振动传递导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具体可放置在压缩机的电机上腔内。通过设置与压缩机的壳体内表面相连接的支撑件,可从壳体内部为壳体提供支撑,具体是支撑壳体的主壳体对应于电机上腔的部分,从而与壳体形成约束关系,能够抑制壳体振动变形,起到加强壳体刚度的作用,并能有效提高电机上腔结构模态,从而减小电机的高频振动传递,降低高频噪声辐射。支撑装置还能够提高电机上腔固有频率,减少定子振动传递和电机上腔共振的风险,对高频噪声有明显降低作用。相较于一般仅能消减中低频噪声的扩张式消音器,可有针对性地降低高频噪声,从而有效降低电机和电控带来的调制噪声,实现显著的降噪效果。同时,支撑装置设置在电机上腔内,与泵体组件的曲轴无任何连接关系,不存在对曲轴的支撑作用。此外,通过设置贯穿支撑件的镂空部,可避免支撑装置对电机上腔造成封堵,可保证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经镂空部顺畅通过,进而降低电机上腔的积油风险,有助于保障压缩机的可靠运行。再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结构简洁,工艺制造简单,有助于降低生成成本,并可便于批量生产。并且将该支撑装置应用于压缩机中时,只需适应压缩机的具体结构对支撑装置进行具体的结构设计,无需改变现有压缩机的壳体、电机等其他结构,因而可降低对现有产品的改进成本,从而便捷、可靠地提升应用该支撑装置的压缩机的降噪效果。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压缩机的支撑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至少两个轮辐。第二支撑部围绕第一支撑部设置,第二支撑部能够连接壳体的内表面;至少两个轮辐连接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至少两个轮辐围绕第一支撑部间隔分布,相邻两个轮辐之间形成一个镂空部。在该设计中,支撑件具体包括内外分布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还包括连接在二者之间的轮辐。第二支撑部能够直接与壳体相连接,以提供直接的支撑。轮辐则可将第二支撑部所承受的支撑力传递至第一支撑部,由于轮辐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围绕第一支撑部分布,因而可围绕第一支撑部从多个方向上实现力的传递,达到支撑件的平衡受力。具体可根据电机上腔结构模态频率对轮辐进行优化设计,有助于确保支撑件能够满足壳体的刚度需求,从而减小电机的高频振动传递,降低高频噪声辐射,由此降低电机和电控带来的调制噪声,实现显著的降噪效果。同时,通过调整相邻两个轮辐的间距,可按需设计镂空部的大小,以确保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经镂空部顺畅通过,进而降低电机上腔的积油风险,有助于保障压缩机的可靠运行。换言之,通过对支撑件进行该设计,既合理配置镂空位置和镂空大小,既可降低电机上腔的积油风险,又可满足对壳体的支撑需求,保证壳体具有足够的刚度,进而降低应用该支撑装置的压缩机的运行噪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支撑部为第一支撑环,第一支撑环围成一个镂空部。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第一支撑部构造为环状结构,即为第一支撑环。一方面,第一支撑环的外周形成圆柱面,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够可靠承受经由轮辐传递过来的外力,进而提升支撑件的支撑能力,有助于确保提升壳体的刚度。另一方面,第一支撑环的内部镂空,可形成一个镂空部,进而增大至承装置的镂空面积,便于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经镂空部顺畅通过,进而降低电机上腔的积油风险,有助于保障压缩机的可靠运行。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支撑部为第二支撑环。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第二支撑部构造为环状结构,即为第二支撑环。由于压缩机的壳体与电机的定子相连接,壳体的内表面通常为圆柱面。通过将第二支撑部设置为第二支撑环,一方面可保证第二支撑部与壳体可靠适配,有助于提升支撑件对壳体的支撑效果,另一方面,第二支撑环可沿其周向连续分布,因此能够将各个轮辐连接在一起,有助于提升轮辐的结构稳定性,进而保证支撑件可靠受力。以上两方面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支撑件的支撑强度,起到加强壳体刚度的作用,并能有效提高电机上腔结构模态,从而减小电机的高频振动传递,降低高频噪声辐射,由此降低电机和电控带来的调制噪声,实现显著的降噪效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任一轮辐的延伸中心线与第一支撑部的中轴线相交。在该设计中,对轮辐的延伸方向进行了具体限定。轮辐的延伸中心线的延伸方向记为轮辐的延伸方向,通过令其与第一支撑部的中轴线相交,可令各个轮辐的受力方向都集中在第一支撑部的中轴线上,有助于实现支撑件的平衡受力。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任一轮辐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任一轮辐在轮辐的第一端的延伸宽度与任一轮辐在轮辐的第二端的延伸宽度不相等,和/或任一轮辐在轮辐的第一端的厚度与任一轮辐在轮辐的第二端的厚度不相等。在该设计中,轮辐具体包括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中的一个相连接,第二端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中的另一个相连接。通过令轮辐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延伸宽度和/或厚度不相等,例如令与第一支撑部相连的一端的延伸宽度小于与第二支撑部相连的一端的延伸宽度,可根据轮辐的受力情况对其延伸宽度和厚度进行合理调整,以提升支撑件的结构强度。具体可根据电机上腔结构模态频率对轮辐进行优化设计,有助于确保支撑件能够满足壳体的刚度需求,从而减小电机的高频振动传递,降低高频噪声辐射,由此降低电机和电控带来的调制噪声,实现显著的降噪效果。此外,通过合理设置轮辐的延伸宽度,也可调整镂空部的大小,以确保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经镂空部顺畅通过,进而降低电机上腔的积油风险,有助于保障压缩机的可靠运行。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任一轮辐的延伸宽度自轮辐的第一端至轮辐的第二端逐渐变化;和/或任一轮辐的厚度自轮辐的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装置,用于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n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能够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壳体的内表面以支撑所述壳体;和/n至少一个镂空部,所述至少一个镂空部沿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撑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用于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能够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壳体的内表面以支撑所述壳体;和
至少一个镂空部,所述至少一个镂空部沿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
第一支撑部;
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围绕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能够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
至少两个轮辐,所述至少两个轮辐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所述至少两个轮辐围绕所述第一支撑部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所述轮辐之间形成一个所述镂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为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围成一个所述镂空部;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部为第二支撑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任一所述轮辐的延伸中心线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中轴线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任一所述轮辐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任一所述轮辐在所述轮辐的第一端的延伸宽度与任一所述轮辐在所述轮辐的第二端的延伸宽度不相等,和/或
任一所述轮辐在所述轮辐的第一端的厚度与任一所述轮辐在所述轮辐的第二端的厚度不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任一所述轮辐的延伸宽度自所述轮辐的第一端至所述轮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莉娟陈晓育王建华谭书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