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叉式伸缩装置以及应用该剪叉式伸缩装置的无人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57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剪叉式伸缩装置以及应用该剪叉式伸缩装置的无人机,剪叉式伸缩装置包括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一伸缩臂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臂和所述第二伸缩臂相互铰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伸缩臂伸缩,以使所述第一伸缩臂带动所述第二伸缩臂同步伸缩。通过增加第二伸缩臂,能够提高第一伸缩臂的伸缩范围,使得剪叉式伸缩装置能够应用于特殊环境下,从而提高剪叉式伸缩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剪叉式伸缩装置以及应用该剪叉式伸缩装置的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剪叉式伸缩装置以及应用该剪叉式伸缩装置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剪叉式伸缩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剪叉式伸缩臂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剪叉式伸缩臂伸缩。剪叉式伸缩装置广泛应用于负荷位置变换的支撑或联接场合,由于剪叉式伸缩装置具有灵活的伸缩能力以及占用空间极值之间的巨大差异等特性,因此深受用户的青睐。在现有技术中,剪叉式伸缩装置受限于单一剪叉式伸缩臂的影响,导致剪叉式伸缩装置的伸缩范围受限,无法应用于特殊环境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叉式伸缩装置以及应用该剪叉式伸缩装置的无人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剪叉式剪叉式伸缩装置受限于单一剪叉式伸缩臂的影响,导致剪叉式剪叉式伸缩装置的使用范围受限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剪叉式伸缩装置,包括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一伸缩臂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臂和所述第二伸缩臂相互铰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伸缩臂伸缩,以使所述第一伸缩臂带动所述第二伸缩臂同步伸缩。可选地,所述第一伸缩臂包括多个剪叉式单元,相邻两个所述剪叉式单元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伸缩臂中的一个所述剪叉式单元和所述第二伸缩臂相互铰接,所述驱动组件和其中一个剪叉式单元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其中一个剪叉式单元转动,以使其中一个剪叉式单元带动相邻剪叉式单元同步转动,从而使铰接所述第二伸缩臂的剪叉式单元带动所述第二伸缩臂同步伸缩。可选地,所述第一伸缩臂还包括半剪叉式单元,所述第二伸缩臂与所述剪叉式单元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半剪叉式单元与所述剪叉式单元远离所述第二伸缩臂的一端相互铰接。可选地,所述第二伸缩臂包括第一钝角连杆、第二钝角连杆、第一锐角连杆以及第二锐角连杆,所述第一钝角连杆和所述第二钝角连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锐角连杆和所述第二锐角连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钝角连杆和所述第一锐角连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二钝角连杆和所述第二锐角连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一伸缩臂分别与所述第一钝角连杆、所述第二钝角连杆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伸缩臂伸缩,所述第一伸缩臂同步带动所述第一钝角连杆和所述第二钝角连杆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钝角连杆同步带动所述第一锐角连杆转动,所述第二钝角连杆同步带动所述第二锐角连杆转动。可选地,所述第一钝角连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所述第一直杆和所述第二直杆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钝角θ1,所述第一直杆上设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直杆和所述第二直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三铰接孔,所述第二直杆上设有第四铰接孔,其中,所述第二铰接孔和所述第三铰接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三铰接孔和所述第四铰接孔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二铰接孔和所述第三铰接孔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第二钝角连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直杆和第四直杆,所述第三直杆和所述第四直杆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钝角θ2,所述第三直杆上设有第五铰接孔和第六铰接孔,所述第三直杆和所述第四直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七铰接孔,所述第四直杆上设有第八铰接孔,其中,所述第六铰接孔和所述第七铰接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七铰接孔和所述第八铰接孔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六铰接孔和所述第七铰接孔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第一锐角连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五直杆和第六直杆,所述第五直杆和所述第六直杆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锐角φ1,所述第五直杆和所述第六直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九铰接孔,所述第五直杆上设有第十铰接孔,所述第六直杆上设有第十一铰接孔,其中,所述第九铰接孔和所述第十铰接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九铰接孔和所述第十一铰接孔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九铰接孔和所述第十铰接孔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第二锐角连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七直杆和第八直杆,所述第七直杆和所述第八直杆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锐角φ2,所述第七直杆和所述第八直杆的连接处设有第十二铰接孔,所述第七直杆上设有第十三铰接孔,所述第八直杆上设有第十四铰接孔,其中,所述第十二铰接孔和第十三铰接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十二铰接孔和第十四铰接孔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十二铰接孔和第十三铰接孔之间的距离为l;过所述第四铰接孔和所述第十铰接孔形成第一直线,过所述第八铰接孔和所述第十三铰接孔形成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的夹角为α,α满足以下公式:α=(θ1+θ2+φ1+φ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剪叉式伸缩装置,所述剪叉式伸缩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可选地,所述无人机还包括多个旋翼机构,多个所述旋翼机构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一伸缩臂远离所述第二伸缩臂的一端上,所述旋翼机构用于产生飞行动力。可选地,所述无人机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第二伸缩臂背离所述第一伸缩臂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且可沿所述支撑机构滑动。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机架底板以及盖设在所述机架底板上的机架盖板,所述第二伸缩臂背离所述第一伸缩臂的一端设置所述机架底板和所述机架盖板之间,且可沿所述机架底板和所机架盖板之间滑动。可选地,所述机架底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机架盖板对应所述第一滑槽的位置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伸缩臂背离所述第一伸缩臂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之间,且可沿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之间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增加第二伸缩臂,能够提高第一伸缩臂的伸缩范围,使得剪叉式伸缩装置能够应用于特殊环境下,从而提高剪叉式伸缩装置的适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剪叉式伸缩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伸缩臂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剪叉式单元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剪叉式单元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伸缩臂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二伸缩臂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的第二伸缩臂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钝角连杆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钝角连杆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锐角连杆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锐角连杆的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钝角连杆、第二钝角连杆、第一锐角连杆以及第二锐角连杆的组合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的第一伸缩臂和第二伸缩臂的组合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的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驱动组件以及剪叉式单元的组合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叉式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一伸缩臂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臂和所述第二伸缩臂相互铰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伸缩臂伸缩,以使所述第一伸缩臂带动所述第二伸缩臂同步伸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叉式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一伸缩臂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臂和所述第二伸缩臂相互铰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伸缩臂伸缩,以使所述第一伸缩臂带动所述第二伸缩臂同步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叉式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臂包括多个剪叉式单元,相邻两个所述剪叉式单元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伸缩臂中的一个所述剪叉式单元和所述第二伸缩臂相互铰接,所述驱动组件和其中一个剪叉式单元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其中一个剪叉式单元转动,以使其中一个剪叉式单元带动相邻剪叉式单元同步转动,从而使铰接所述第二伸缩臂的剪叉式单元带动所述第二伸缩臂同步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叉式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臂还包括半剪叉式单元,所述第二伸缩臂与所述剪叉式单元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半剪叉式单元与所述剪叉式单元远离所述第二伸缩臂的一端相互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叉式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臂包括第一钝角连杆、第二钝角连杆、第一锐角连杆以及第二锐角连杆,所述第一钝角连杆和所述第二钝角连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锐角连杆和所述第二锐角连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一钝角连杆和所述第一锐角连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二钝角连杆和所述第二锐角连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一伸缩臂分别与所述第一钝角连杆、所述第二钝角连杆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伸缩臂伸缩,所述第一伸缩臂同步带动所述第一钝角连杆和所述第二钝角连杆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钝角连杆同步带动所述第一锐角连杆转动,所述第二钝角连杆同步带动所述第二锐角连杆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剪叉式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角连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所述第一直杆和所述第二直杆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钝角θ1,所述第一直杆上设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直杆和所述第二直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三铰接孔,所述第二直杆上设有第四铰接孔,其中,所述第二铰接孔和所述第三铰接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三铰接孔和所述第四铰接孔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二铰接孔和所述第三铰接孔之间的距离为l;
所述第二钝角连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直杆和第四直杆,所述第三直杆和所述第四直杆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钝角θ2,所述第三直杆上设有第五铰接孔和第六铰接孔,所述第三直杆和所述第四直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七铰接孔,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陶李鹏刘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