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叶片快拆式无人机旋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42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叶片快拆式无人机旋翼,包括上旋翼组件、下旋翼组件、支撑座,所述上旋翼组件与下旋翼安装在支撑座的两侧,所述上旋翼组件包括第一上旋翼、第二上旋翼、上桨夹组、上电机、上电调器,所述下旋翼组件包括第一下旋翼、第二下旋翼、下桨夹组、下电机、下电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人机机翼设有上下两组叶片,相较于机翼只设有一组叶片的无人机更加稳定,遇到阻力仍可稳定飞行,保证了无人机的工作效率,减少损伤,节约维修成本。且本无人机机翼容易拆卸,通过连接件实现连接各个部位的功能,达到快拆快装的目的。拆卸后的无人机体积小,易收纳易携带,节约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叶片快拆式无人机旋翼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旋翼,特别是一种双叶片型无人机旋翼。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受益于材料的进步、移动网络的发展以及政策的鼓励,无人机已经不再只是摄影圈和极客圈的游戏。走上亲民路线的无人机的身影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出现身影,这个空中“大鸟”能够为人们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其中,在农业上,无人机可以携带药箱为染上病虫害的区域打药,不但比人工打药速度高出许多,使用的药量、水量却比人工打药要少很多,且能高效地适应各种作业环境,从而减免对人带来的例如中暑等的危害。然而,现有的无人机受限于机翼能提供的动力和组装方便性,使无人机在使用时较为不便,此为无人机领域的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双叶片快拆式无人机旋翼,包括一种新型双叶片快拆式无人机旋翼,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旋翼组件、下旋翼组件、支撑座,所述上旋翼组件与下旋翼组件安装在支撑座的两侧,所述上旋翼组件包括第一上旋翼、第二上旋翼、上桨夹组、上电机、上电调器,所述下旋翼组件包括第一下旋翼、第二下旋翼、下桨夹组、下电机、下电调器,所述支撑座设置安装槽,上电调器与下电调器位于该安装槽内,所述第一上旋翼与第二上旋翼相对设置,第一下旋翼与第二下旋翼相对设置,第一上旋翼与第二上旋翼通过所述上桨夹组固定,第一下旋翼与第二下旋翼通过所述下桨夹组固定,第一上旋翼与第二上旋翼之间围绕形成一个上安装孔,所述上电机的电机主轴伸入所述上安装孔内带动第一上旋翼与第二上旋翼转动,所述第一下旋翼与第二下旋翼之间围绕形成一个下安装孔,所述下电机的电机主轴伸入所述下安装孔内带动第一下旋翼与第二下旋翼转动,上桨夹组与上电机之间、上电机与支撑座之间分别连接固定,下桨夹组与下电机之间、下电机与支撑座之间分别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旋翼、第二上旋翼、第一下旋翼、第二下旋翼均具有一与对应的上桨夹组或下桨夹组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均设置弧形槽,对应的弧形槽之间分别形成所述上安装孔与下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呈朝向所述对应的安装孔凸出的弧形。进一步的,所述上桨夹组包括第一上夹片与第一下夹片,第一上旋翼与第二上旋翼的连接端被夹紧定位在所述第一上夹片与第一下夹片之间,第一上夹片与第一下夹片贯穿设置安装孔,所述第一上旋翼与第二上旋翼在对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设置连接孔,所述安装孔与连接孔内穿插有连接件。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由上到下相互连接的上支撑座、下支撑座、座体,所述座体面对下支撑座的一端设置开口形成所述安装槽,上电调器与下电调器卡扣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所述下支撑座压紧限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无人机机翼设有上下两组叶片,相较于机翼只设有一组叶片的无人机更加稳定,遇到阻力仍可稳定飞行,平衡性高,保证了无人机的工作效率,减少损伤,节约维修成本;本无人机机翼设置双层旋翼组件,并将双层旋翼组件通过通过共用一个支撑座进行连接,容易拆卸,通过连接件实现连接各个部位的功能,达到快拆快装的目的;通过旋转各旋翼可以将无人机进行折叠,且相对的旋翼之间在转动收折时不会相互干涉,折叠后体积小,易收纳易携带,节约空间。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新型双叶片快拆式无人机旋翼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新型双叶片快拆式无人机旋翼的立体分解图。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新型双叶片快拆式无人机旋翼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上旋翼组件,101、第一上旋翼,102、第二上旋翼,103、上桨夹组,104、上电机,106、上电调器2、下旋翼组件,201、第一下旋翼,202、第二下旋翼,203、下桨夹组,204、下电机,205,下电调器,3、支撑座,301、上支撑座、302、下支撑座,303、座体,304、安装槽,401、第一上夹片,402、第一下夹片,401、第一上夹片,402、第一下夹片,501、第二上夹片,502、第二下夹片,6、安装孔,601、连接孔,602、连接件,602’连接件(螺栓),7、电机主轴,8、连接端,801、弧形槽,802、上安装孔,803、下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双叶片快拆式无人机旋翼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问题。参阅附图1~3所示,所述新型双叶片快拆式无人机旋翼包括上旋翼组件1、下旋翼组件2、支撑座3,所述上旋翼组件1与下旋翼组件2安装在支撑座3的两侧,所述上旋翼组件1包括第一上旋翼101、第二上旋翼102、上桨夹组103、上电机104、上电调器106,所述下旋翼组件2包括第一下旋翼201、第二下旋翼202、下桨夹组203、下电机204、下电调器205,所述支撑座3设置安装槽304,上电调器106与下电调器205位于该安装槽304内,所述第一上旋翼101与第二上旋翼102相对设置,第一下旋翼201与第二下旋翼202相对设置,第一上旋翼101与第二上旋翼102通过所述上桨夹组103固定,第一下旋翼201与第二下旋翼202通过所述下桨夹组203固定,第一上旋翼101与第二上旋翼102之间围绕形成一个上安装孔802,所述上电机104的电机主轴7伸入所述上安装孔802内带动第一上旋翼101与第二上旋翼102转动,所述第一下旋翼201与第二下旋翼202之间围绕形成一个下安装孔803,所述下电机204的电机主轴7伸入所述下安装孔803内带动第一下旋翼201与第二下旋翼202转动,上桨夹组103与上电机104之间、上电机104与支撑座3之间分别连接固定,下桨夹组203与下电机204之间、下电机204与支撑座3之间分别连接固定。具体的,所述第一上旋翼101、第二上旋翼102、第一下旋翼201、第二下旋翼202均具有一与对应的上桨夹组103或下桨夹组203连接的连接端8,所述连接端8均设置弧形槽801,对应的弧形槽801之间分别形成所述上安装孔802与下安装孔803。具体的,所述连接端8呈朝向所述对应的上安装孔或下安装孔凸出的弧形。两个连接端8的端缘呈弧形设置,这样在折叠所述旋翼时,所述连接端8转动时不会在边缘相互干涉。具体的,所述上桨夹组103包括第一上夹片401与第一下夹片402,第一上旋翼101与第二上旋翼102的连接端8被夹紧定位在所述第一上夹片401与第一下夹片402之间,第一上夹片401与第一下夹片402贯穿设置安装孔6,所述第一上旋翼101与第二上旋翼102在对应所述安装孔6的位置设置连接孔601,所述安装孔6与连接孔601内穿插有连接件60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叶片快拆式无人机旋翼,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旋翼组件、下旋翼组件、支撑座,所述上旋翼组件与下旋翼组件安装在支撑座的两侧,所述上旋翼组件包括第一上旋翼、第二上旋翼、上桨夹组、上电机、上电调器,所述下旋翼组件包括第一下旋翼、第二下旋翼、下桨夹组、下电机、下电调器,所述支撑座设置安装槽,上电调器与下电调器位于该安装槽内,所述第一上旋翼与第二上旋翼相对设置,第一下旋翼与第二下旋翼相对设置,第一上旋翼与第二上旋翼通过所述上桨夹组固定,第一下旋翼与第二下旋翼通过所述下桨夹组固定,第一上旋翼与第二上旋翼之间围绕形成一个上安装孔,所述上电机的电机主轴伸入所述上安装孔内带动第一上旋翼与第二上旋翼转动,所述第一下旋翼与第二下旋翼之间围绕形成一个下安装孔,所述下电机的电机主轴伸入所述下安装孔内带动第一下旋翼与第二下旋翼转动,上桨夹组与上电机之间、上电机与支撑座之间分别连接固定,下桨夹组与下电机之间、下电机与支撑座之间分别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叶片快拆式无人机旋翼,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旋翼组件、下旋翼组件、支撑座,所述上旋翼组件与下旋翼组件安装在支撑座的两侧,所述上旋翼组件包括第一上旋翼、第二上旋翼、上桨夹组、上电机、上电调器,所述下旋翼组件包括第一下旋翼、第二下旋翼、下桨夹组、下电机、下电调器,所述支撑座设置安装槽,上电调器与下电调器位于该安装槽内,所述第一上旋翼与第二上旋翼相对设置,第一下旋翼与第二下旋翼相对设置,第一上旋翼与第二上旋翼通过所述上桨夹组固定,第一下旋翼与第二下旋翼通过所述下桨夹组固定,第一上旋翼与第二上旋翼之间围绕形成一个上安装孔,所述上电机的电机主轴伸入所述上安装孔内带动第一上旋翼与第二上旋翼转动,所述第一下旋翼与第二下旋翼之间围绕形成一个下安装孔,所述下电机的电机主轴伸入所述下安装孔内带动第一下旋翼与第二下旋翼转动,上桨夹组与上电机之间、上电机与支撑座之间分别连接固定,下桨夹组与下电机之间、下电机与支撑座之间分别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叶片快拆式无人机旋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旋翼、第二上旋翼、第一下旋翼、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弟孙加法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黑蜻蜓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