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开关的汽车充电小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02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开关的汽车充电小门,包括装配盒、小门、伺服马达、滚珠丝杆、滚珠螺母、第一铰接座、连接杆、第二铰接座、充电端头、防护盖、密封胶条、照明灯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装配盒的左侧与小门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装配盒前方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伺服马达固定安装在装配盒上,所述伺服马达位于安装槽内部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使小门能够具备自动关闭功能的目的,在充电完时能够在驾驶位自动控制小门的开合,不仅提高了便利性,同时还能够避免小门忘记关闭碰撞损坏的现象发生,同时小门自身无需装配锁具,能够提高小门的美观度以及合理利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开关的汽车充电小门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带开关的汽车充电小门。
技术介绍
充电接口是指用于连接活动电缆和电动汽车的充电部件,由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两部分构成。其中,充电插头是在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过程中,与充电插座的结构和电气进行耦合的充电部件,它与活动电缆装配连接或一体化集成组成充电电缆,充电插座是安装在电动汽车或供电设备上用于耦合充电插头的部件。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端口处,需要采用门盖对端口部分进行闭合防护,该处门盖又称之为小门,而在小门的使用过程中,其自身与充电部分需要满足相对活动开启需求,而在小门的开关使用过程中,小门的开启能够通过控制锁具自动打开,但是在充完电过后无法自行关闭,因此经常会出现小门忘记关闭的现象,在行驶中如果碰到障碍物则会导致直接损坏,同时小门上需要安装锁具达到防盗以及防护的效果,而锁具的安装则会影响外观,同时锁具需要内外两部分配合使用,因此占用大部分有限空间,使用起来也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开关的汽车充电小门,达到了使小门能够具备自动关闭功能的目的,在充电完时能够在驾驶位自动控制小门的开合,不仅提高了便利性,同时还能够避免小门忘记关闭碰撞损坏的现象发生,同时小门自身无需装配锁具,能够提高小门的美观度以及合理利用空间。(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开关的汽车充电小门,包括装配盒、小门、伺服马达、滚珠丝杆、滚珠螺母、第一铰接座、连接杆、第二铰接座、充电端头、防护盖、密封胶条、照明灯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装配盒的左侧与小门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装配盒前方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伺服马达固定安装在装配盒上,所述伺服马达位于安装槽内部的右侧,所述伺服马达的输出端与滚珠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槽内壁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滚珠螺母套接在滚珠丝杆的外表面上,所述滚珠螺母与滚珠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滚珠螺母的前方与第一铰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座与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小门背面底部的中间位置与第二铰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座与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装配盒的形状为矩形盒状,所述小门的形状大小与装配盒相适配,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为矩形通槽。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端头固定安装在装配盒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充电端头的右侧与防护盖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小门背面的四周分别与密封胶条的四周固定连接,所述装配盒正面的四周开设有配合密封胶条使用的卡合槽。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灯固定安装在小门背面的一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安装在小门外表面上的一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通过触点开关与照明灯电性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开关的汽车充电小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马达的正反转向,此时能够驱动滚珠丝杆处于同步转动状态,由于滚珠螺母与滚珠丝杆之间的传动连接方式,因此滚珠螺母能够将滚珠丝杆的轴向运动直接转化为直线运动,因此配合小门与滚珠螺母之间通过连接杆和铰接座的活动连接状态,因此能够通过滚珠螺母的左右移动控制小门的开启状态,因此达到了使小门能够具备自动关闭功能的目的,在充电完时能够在驾驶位自动控制小门的开合,不仅提高了便利性,同时还能够避免小门忘记关闭碰撞损坏的现象发生,同时小门自身无需装配锁具,能够提高小门的美观度以及合理利用空间。2、本技术由于卡合槽和密封胶条的设置,通过密封胶条与卡合槽之间的扣合状态,在小门与装配盒闭合时,能够使两者之间相接触所产生的缝隙进行填充密封,因此能够避免外界灰尘以及水分的进入,有效的提高了对于充电端头的保护能力,延长了充电端头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由于照明灯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转化为电能进行供电,能够使照明灯在夜间以及光线阴暗时处于开启照明状态,因此能够为充电过程中提供照明作用,从而便于充电过程中充电器与充电端头之间的快速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装配盒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装配盒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小门的背面示意图。图中:1、装配盒;2、小门;3、安装槽;4、伺服马达;5、滚珠丝杆;6、滚珠螺母;7、第一铰接座;8、连接杆;9、第二铰接座;10、充电端头;11、防护盖;12、卡合槽;13、密封胶条;14、照明灯;15、太阳能电池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开关的汽车充电小门,包括装配盒1、小门2、伺服马达4、滚珠丝杆5、滚珠螺母6、第一铰接座7、连接杆8、第二铰接座9、充电端头10、防护盖11、密封胶条13、照明灯14和太阳能电池板15,装配盒1的左侧与小门2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装配盒1前方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槽3,伺服马达4固定安装在装配盒1上,伺服马达4位于安装槽3内部的右侧,伺服马达4的输出端与滚珠丝杆5的一端传动连接,滚珠丝杆5的另一端与安装槽3内壁的左侧转动连接,滚珠螺母6套接在滚珠丝杆5的外表面上,滚珠螺母6与滚珠丝杆5传动连接,滚珠螺母6的前方与第一铰接座7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座7与连接杆8的一端活动连接,小门2背面底部的中间位置与第二铰接座9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铰接座9与连接杆8的另一端活动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马达4的正反转向,此时能够驱动滚珠丝杆5处于同步转动状态,由于滚珠螺母6与滚珠丝杆5之间的传动连接方式,因此滚珠螺母6能够将滚珠丝杆5的轴向运动直接转化为直线运动,因此配合小门2与滚珠螺母6之间通过连接杆8和铰接座的活动连接状态,因此能够通过滚珠螺母6的左右移动控制小门2的开启状态,因此达到了使小门2能够具备自动关闭功能的目的,在充电完时能够在驾驶位自动控制小门的开合,不仅提高了便利性,同时还能够避免小门忘记关闭碰撞损坏的现象发生,同时小门2自身无需装配锁具,能够提高小门的美观度以及合理利用空间。装配盒1的形状为矩形盒状,小门2的形状大小与装配盒1相适配,安装槽3的形状为矩形通槽,充电端头10固定安装在装配盒1内部的中间位置,充电端头10的右侧与防护盖11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小门2背面的四周分别与密封胶条13的四周固定连接,装配盒1正面的四周开设有配合密封胶条13使用的卡合槽12,由于卡合槽12和密封胶条13的设置,通过密封胶条13与卡合槽12之间的扣合状态,在小门2与装配盒1闭合时,能够使两者之间相接触所产生的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开关的汽车充电小门,包括装配盒(1)、小门(2)、伺服马达(4)、滚珠丝杆(5)、滚珠螺母(6)、第一铰接座(7)、连接杆(8)、第二铰接座(9)、充电端头(10)、防护盖(11)、密封胶条(13)、照明灯(14)和太阳能电池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盒(1)的左侧与小门(2)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装配盒(1)前方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伺服马达(4)固定安装在装配盒(1)上,所述伺服马达(4)位于安装槽(3)内部的右侧,所述伺服马达(4)的输出端与滚珠丝杆(5)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杆(5)的另一端与安装槽(3)内壁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滚珠螺母(6)套接在滚珠丝杆(5)的外表面上,所述滚珠螺母(6)与滚珠丝杆(5)传动连接,所述滚珠螺母(6)的前方与第一铰接座(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座(7)与连接杆(8)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小门(2)背面底部的中间位置与第二铰接座(9)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座(9)与连接杆(8)的另一端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开关的汽车充电小门,包括装配盒(1)、小门(2)、伺服马达(4)、滚珠丝杆(5)、滚珠螺母(6)、第一铰接座(7)、连接杆(8)、第二铰接座(9)、充电端头(10)、防护盖(11)、密封胶条(13)、照明灯(14)和太阳能电池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盒(1)的左侧与小门(2)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装配盒(1)前方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伺服马达(4)固定安装在装配盒(1)上,所述伺服马达(4)位于安装槽(3)内部的右侧,所述伺服马达(4)的输出端与滚珠丝杆(5)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杆(5)的另一端与安装槽(3)内壁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滚珠螺母(6)套接在滚珠丝杆(5)的外表面上,所述滚珠螺母(6)与滚珠丝杆(5)传动连接,所述滚珠螺母(6)的前方与第一铰接座(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座(7)与连接杆(8)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小门(2)背面底部的中间位置与第二铰接座(9)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座(9)与连接杆(8)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纪龙沈丰
申请(专利权)人:涵开电子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