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02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插座,包括固定座、陶瓷片以及接线端子,还包括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基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与陶瓷片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用于固定基座的通口,所述陶瓷片位于基座上方,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空腔,所述基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接线口,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铜芯、与接线铜芯相抵的接线框以及与接线框螺接的锁紧螺栓,所述接线铜芯包括第一接触片、与第一接触片相连的第二接触片以及与第一接触片相连且与第二接触片相对设置的第三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以及第三接触片顶部均朝向基座外侧翻折设置,形成夹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便于安装且插拔方便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座
本技术涉及电器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这样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现有的高功率电器的插座内部的陶瓷片与安装接线端子的基座呈一体设置,均为陶瓷材质,从而导致了成本的增加;且接线端子通过卡环安装于基座上,容易将手划伤,不便于安装。现有的高功率插座内的接线端子都采用圆柱形的,接线端子顶部沿其轴向方向开设于插头适配的连接孔,该接线端子与插头配合时伸缩扭矩小,没有弹性,导致插头插拔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便于安装且插拔方便省力的插座。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包括固定座、陶瓷片以及接线端子,还包括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基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与陶瓷片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用于固定基座的通口,所述陶瓷片位于基座上方,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空腔,所述基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接线口。上述结构中,空腔沿基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相对的接线端子也设有三个,分别用于接设火线、零线以及地线。安装时,将接线端子安装于基座内后,将基座卡入通口,安装槽内设有螺孔,陶瓷片通过螺钉与螺孔相配合固定于基座上方,即可完成安装,从而相比现有的插座,本技术便于安装,提高了安装时的安全性,且陶瓷片与基座分体设置,使得基座能够采用其他材质制成,例如塑料,从而减少了陶瓷的使用,降低了本技术的制造成本。通过在基座上开设接线口能够避免整个接线端子暴露在外面,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铜芯、与接线铜芯相抵的接线框以及与接线框螺接的锁紧螺栓,所述接线铜芯包括第一接触片、与第一接触片相连的第二接触片以及与第一接触片相连且与第二接触片相对设置的第三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以及第三接触片顶部均朝向基座外侧翻折设置,形成夹持部,所述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以及第三接触片的中段向内倾斜设置,形成倾斜部,所述接线框与接线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接线通道,所述基座底部设有用于安装锁紧螺栓的锁紧孔。上述结构中,将电线端部通过接线口插入接线通道后,通过锁紧孔拧紧锁紧螺栓,使得锁紧螺栓与接线框对电线的夹持固定,从而实现电线与本技术的连接。通过夹持部与倾斜部相配合,能够使得接线铜芯具有一定的弹性力,提高了伸缩扭矩,从而能够便于插头的插拔;且通过设置夹持部能够便于插头插入接线铜芯时,与夹持部上的倾斜面相配合,便于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以及第三接触片向外撑开,从而能够便于插头的插设。通过设置锁紧孔能够便于锁紧螺栓的定位安装且能够便于使用者转动锁紧螺栓,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接触片底部设有连接片,所述接线框上相对基座长度方向开设有卡接孔,所述连接片插设于卡接孔内。上述结构中,通过将连接片插入卡接孔内实现接线铜芯固定于接线框上能够提高接线铜芯的稳定性,其能够提高接线铜芯与接线框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导电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线铜芯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的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的端部分别抵于第二接触片与第三接触片的夹持部下方,所述扭簧的连接段位于第一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片底部且与接线框相抵。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接触片相配合,第二支撑段与第三接触片相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接触片与第三接触片的弹性力,从而能够进一步便于插头的插拔,且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能够便于插头拔出后,带动第一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片的复位,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及可靠性。通过将连接段抵于接线框上,能够便于连接段的支撑,其能够提高接线铜芯与接线框之间结构的紧凑性,从而提高了接线端子的稳定性,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接触片与第三接触片底部均设有一侧与扭簧连接段相抵的限位片。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限位片能够避免连接段滑动,从而提高了扭簧的稳定性,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片向内弯折并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底部与接线框相抵,所述连接段抵于延伸部的侧壁上。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延伸部能够提高限位片的受力强度,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连接段发生位移,提高了扭簧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延伸部还能够提高接线铜芯与接线框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接线铜芯位于接线框上的稳定性以及两者之间通电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顶部的外缘向外突出设置,形成翻沿,所述通口顶部设有与翻沿相适配的阶梯槽。上述结构中,通过翻沿与阶梯槽相配合能够便于基座的安装,且能够提高基座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沿的中段相对基座的宽度方向向外凸起设置,形成突出部。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突出部能够便于基座安装时的定位,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基座的受力强度以及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突出部底部设有凸块,所述阶梯槽内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卡合槽。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凸块与卡合槽相配合能够便于基座的定位安装,且能够提高基座与固定座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的顶面上设有定位槽,所述陶瓷片底部设有与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块。上述结构中,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相配合能够便于陶瓷片的定位安装,且能够提高陶瓷片与基座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陶瓷片的受力强度以及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接线端子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固定座;2-陶瓷片;3-接线端子;4-基座;11-安装槽;111-通口;41-空腔;42-接线口;31-接线铜芯;32-接线框;33-锁紧螺栓;311-第一接触片;312-第二接触片;313-第三接触片;5-夹持部;6-倾斜部;321-接线通道;43-锁紧孔;7-连接片;322-卡接孔;8-扭簧;81-第一支撑段;82-第二支撑段;83-连接段;9-限位片;91-延伸部;44-翻沿;1111-阶梯槽;441-突出部;442-凸块;1112-卡合槽;45-定位槽;21-定位块;12-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插座,包括固定座1、陶瓷片2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座,包括固定座、陶瓷片以及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基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与陶瓷片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用于固定基座的通口,所述陶瓷片位于基座上方,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空腔,所述基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接线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包括固定座、陶瓷片以及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基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与陶瓷片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用于固定基座的通口,所述陶瓷片位于基座上方,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空腔,所述基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接线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铜芯、与接线铜芯相抵的接线框以及与接线框螺接的锁紧螺栓,所述接线铜芯包括第一接触片、与第一接触片相连的第二接触片以及与第一接触片相连且与第二接触片相对设置的第三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以及第三接触片顶部均朝向基座外侧翻折设置,形成夹持部,所述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以及第三接触片的中段向内倾斜设置,形成倾斜部,所述接线框与接线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接线通道,所述基座底部设有用于安装锁紧螺栓的锁紧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片底部设有连接片,所述接线框上相对基座长度方向开设有卡接孔,所述连接片插设于卡接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铜芯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旭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天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