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83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其中由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面对投影装置的一侧的低光泽抗光层朝向另一侧,依序设有透明基材层、光学结构层以及反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以低光泽抗光层阻挡环境光源及投影设备的面反射,配合光学结构层调整角度形成折射或吸收,最后再以反射层调整光增益值与视角,达成将投影设备的光源形成反射,而环境光源折射后被吸收的抗环境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
本技术涉及一种投影布幕,具体涉及一种能在开灯下使用,而保持投影画面色彩的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
技术介绍
现有的会议室、教室等场所的投影设备,主要以长焦距投影机为主流,长焦距投影机指投射比大于1以上的投影机。而现有的常见的投影布幕,在配合长焦距投影机使用时,皆会受到其他环境光源的折射、反射等影响,而令使用者在观看的投影画面时,产生画面的色彩变白或色彩失真的感觉。为解决此问题,往往是在使用长焦距投影机时是将空间内关掉电灯或以窗帘遮蔽等,因此除了需耗费多余的时间或人力将环境光源隔离而相当不便外,当使用者须同时观看投影布幕以及桌上文件或笔记时,过于黑暗的环境,可能有害视力。综上所述,如何提供可在正常环境使用减少关灯、拉上窗帘等动作,并维持原有投影画质的投影布幕,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前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利用布幕中各层结构的特性,将环境光源折射、吸收,以及将投影光源反射,进以改善习用技术使用者在观看的投影画面时,产生画面的色彩变白或色彩失真的感觉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包括:一低光泽抗光层,该低光泽抗光层设于该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一外侧,该低光泽抗光层的一侧朝向外部投影装置;一透明基材层,该透明基材层的一侧与该低光泽抗光层的另一侧连接;一光学结构层,该光学结构层的一侧与该透明基材层的另一侧连接;一反射层,该反射层设于该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另一外侧,该反射层的一侧与该光学结构层的另一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光学结构层还包含一棱镜层及一吸收层,该棱镜层的折射率高于该吸收层的折射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棱镜层还包含多个光学棱镜,各光学棱镜面对透明基材层的一侧设有一底部,面对反射层的一侧设有一顶部,于底部朝顶部的方向延伸设有两侧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底部的宽度大于顶部,两侧壁的夹角为12-25度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底部的宽度为35-60微米之间,顶部的宽度为12-35微米之间,底部至顶部的高度为40-90微米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各光学棱镜的距离为1-7微米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低光泽抗光层为一雾面的涂布材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透明基材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或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TPU)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反射层涂布为白色或银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主要利用低光泽抗光层与反射层的光学涂布,以及光学结构层的棱镜层与吸收层的配合,以达到抗环境光的功效,其中以低光泽抗光层阻挡环境光源及投影设备的面反射,再以光学结构层调整角度形成折射或吸收,最后再以反射层调整光增益值与视角,达成将投影设备的光源形成反射,而环境光源折射后被吸收的抗环境光效果。本技术的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在使用时,并不需要减弱环境光源,也能保持使用者所关看到的投影画面色彩不会变白或色彩失真,换而言之,使用者使用配合长焦距投影装置使用本技术的布幕时,不需要关灯或以窗帘遮蔽外部光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光学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使用示意图;图4本技术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反射光示意图;图5本技术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反射光示意图。符号说明:100低光泽抗光层200透明基材层300光学结构层310棱镜层320吸收层311底部312顶部313侧壁400反射层500投影设备600使用者700灯体具体实施方式为利贵审查委员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到的功效,兹将本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技术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技术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合先叙明。在本技术中使用术语“示范性”意味着所揭示的组件或实施例仅为一实例,且不指示用户的任何偏好。此外,相同的数字在所有若干图标中指示相同的组件,且除非在描述中另有指定,冠词“一”和“上述”包含多个的参考。使用于本技术说明书中的“包含”、“包括”等词,用以表示存在特定的技术特征、数值、方法步骤、作业处理、组件以及组件,但并不排除可加上更多的技术特征、数值、方法步骤、作业处理、组件、组件,或以上的任意组合。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由设于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一侧的低光泽抗光层100朝向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另一侧,依序设有透明基材层200、光学结构层300以及反射层400。其中,低光泽抗光层100为一雾面的涂布材质,透明基材层200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或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TPU),光学结构层300还包含棱镜层310及吸收层320,反射层400涂布为白色或银色。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光学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棱镜层310的折射率高于吸收层320的折射率。棱镜层310为多个光学棱镜组成,相邻的各光学棱镜的距离为3-10微米之间。各光学棱镜面对透明基材层200的一侧设有一底部311,面对反射层400的一侧设有一顶部312,底部311朝顶部312的方向延伸设有两侧壁313,其中两侧壁131的夹角为12-25度之间,底部的宽度为30-60微米之间,顶部的宽度为12-35微米之间,底部至顶部的高度为40-90微米之间。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使用示意图,其中本技术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最外侧(低光泽抗光层100)面对投影设备500及使用者600,而投影设备500所发出的光源,会沿着光路径L1反射至用户600的观看位置,而由灯体700或其他环境物所发出的光源,则会沿着光路径L2折射进入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内而被吸收,以达到抗环境光的效果。如图4所示,为光路径L1进一步的反射光示意图,其中由投影设备500所发出的光源,进入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后,先经通过低光泽抗光层100的雾面的涂布材质阻挡部分的面反射后,通过光学结构层300的棱镜层3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低光泽抗光层,该低光泽抗光层设于该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一外侧,该低光泽抗光层的一侧朝向外部投影装置;/n一透明基材层,该透明基材层的一侧与该低光泽抗光层的另一侧连接;/n一光学结构层,该光学结构层的一侧与该透明基材层的另一侧连接;/n一反射层,该反射层设于该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另一外侧,该反射层的一侧与该光学结构层的另一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05 TW 1082132021.一种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低光泽抗光层,该低光泽抗光层设于该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一外侧,该低光泽抗光层的一侧朝向外部投影装置;
一透明基材层,该透明基材层的一侧与该低光泽抗光层的另一侧连接;
一光学结构层,该光学结构层的一侧与该透明基材层的另一侧连接;
一反射层,该反射层设于该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的另一外侧,该反射层的一侧与该光学结构层的另一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结构层还包含一棱镜层及一吸收层,该棱镜层的折射率高于该吸收层的折射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其特征在于,该棱镜层包含多个光学棱镜,各该光学棱镜面对该透明基材层的一侧设有一底部,面对该反射层的一侧设有一顶部,该底部朝该顶部的方向延伸设有两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其特征在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彬傅世民徐耀男
申请(专利权)人:弘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