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焦前投影抗光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0437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短焦前投影抗光幕,其主要包括有一基体,该基体一面设有一光学结构体,该光学结构体一面上设有多个光学结构部,各该光学结构部包括一吸光侧及一反射侧,该吸光侧与该反射侧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该反射侧与该光学结构体另一面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各该光学结构体由黑色材料所制成,该反射侧上设有一反射层,反射层将短焦前投影机的光线投射向观看者,并且由吸光侧吸收来自上方的光源,而避免光源影响反射层的投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焦前投影抗光幕
本技术涉及一种短焦前投影抗光幕,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吸光侧吸收环境光,反射侧反射一投影机的光线,从而提供可短焦距投影且抗光的布幕。
技术介绍
为了将电脑或其他相似的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的画面以大荧幕进行呈现时,通常会使用投影机与电脑相互连接(在此以电脑为例),又或是通过大荧幕的电视与电脑相连接,进而达到将电脑画面显示于大荧幕上,进而便于其他观看者观看。已知的投影机通常需要通过一定的投影距离才可将所投影的画面清晰呈现于布幕上,但若是在一较小的会议室空间时,则可能因投影距离不足,而使得投影机无法将画面清晰地投影至布幕上,且也无法将欲投影的画面布满至布幕上,如此,为克服因投影距离不足而造成的缺点,现今已专利技术出一种短焦距的投影机及其布幕,以改善投影距离不足的问题。然而,虽然短焦距的投影机及与其相配合的布幕可改善投影距离不足的问题,但仍具有部分缺失应被改善,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第CN101297241A号所揭露的反射型屏幕及前方投影系统,其主要具有吸收光的光吸收部件和在光吸收部件的光射入侧,以及具有以规定角度形成的扩散反射面的多个扩散反射部件,以将投影光用该扩散反射面反射,将外光用该光吸收部件吸收。虽然上述的现有技术可通过光吸收部件的光射入侧吸收外光以及规定角度形成的扩散反射面的多个扩散反射部件反射投影光,但因现有技术需通过两种不同的部件相组成才可能达其效果,如此在成本的考虑上,则会增加其制造成本;另外,又因其多个扩散反射部件必须由规定角度形成,故在光反射的原理上,并无法完整呈现欲投影的画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短焦前投影抗光幕,通过该光学结构体本身为黑色材质的原因,而无需再于吸光侧上设置一吸光层,以通过各光学结构部吸收环境光,且再通过第一夹角及第二夹角可为固定或渐变的光学结构部反射投影机投射出的光线,从而改善惯用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短焦前投影抗光幕,包含:一基体;以及一光学结构体,该光学结构体由黑色材料所制成,该光学结构体与该基体的一面相连接,该光学结构体一面上设有多个光学结构部,各该光学结构部包括:一吸光侧;以及一反射侧,该反射侧上设有一反射层,该吸光侧与该反射侧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该反射侧与该光学结构体另一面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其中,该吸光侧通过该第一夹角确定该吸光侧的吸光角度;其中,该反射侧通过该第二夹角的角度将一投影机所投射的一光线投射向观看者。较佳地,该基体另一面设有一有色涂层,该有色涂层的颜色为白色或黑色中的一种,当该有色涂层为白色时,则可通过该有色涂层增加亮度,当该有色涂层为黑色时,则可通过该有色涂层增加环境光的吸收率。较佳地,该基体由光学膜料所制成。较佳地,该基体由透明材料所制成。较佳地,该基体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材料所制成。较佳地,该反射侧反射该投影机所投射的该光线,以将该光线反射呈一平行光源或一几近平行的光源。较佳地,该第一夹角为介于40°~70°之间的一固定角度或规律性地或不规律性地一渐变角度。较佳地,该第二夹角为介于20°~50°之间的一固定角度或规律性地或不规律性地一渐变角度。较佳地,该反射侧一面设有一胶体,以通过该胶体与该反射层相连接,该反射层另一面上进一步设有一防眩膜层,以通过该防眩膜层乱反射该光线。较佳地,该反射侧一面设有粗糙化的一胶体,以通过该胶体与该反射层相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投影机光线的反射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的反射侧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的反射侧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3C为本技术的反射侧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述结合图式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图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2,其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及投影机光线的反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短焦前投影抗光幕主要由一基体10以及一光学结构体20所组成,而该光学结构体20由黑色材料所制成,该光学结构体20一面上设有多个光学结构部21,该光学结构体20另一面则与该基体10的一面相连接,其中,各该光学结构部21包括有一反射侧211及一吸光侧212,该反射侧211上设有一反射层2111,该吸光侧212与该反射侧211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α,该第一夹角α为介于40°~70°之间的一固定角度或规律性地或不规律性地一渐变角度,该反射侧211与该光学结构体20另一面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β,该第二夹角β为介于20°~50°之间的一固定角度或规律性地或不规律性地一渐变角度。具体来说,当该第一夹角α的角度规律性地渐渐变大时,即为其一的该第一夹角α为45°时,下个最靠近45°的该第一夹角α的另一该第一夹角α则可为47°,而再下个最靠近47°的该第一夹角α的再一该第一夹角α可为49°,以此类推,藉以规律性地使各该第一夹角α的角度在40°~70°之间渐渐变大。但若各该第一夹角α的角度以不规律地角度变化方式进行渐变时,各该第一夹角α的角度变化则可为,其一的该第一夹角α为45°时,下个最靠近45°的该第一夹角α的另一该第一夹角α则可为43°,而再下个最靠近43°的该第一夹角α的再一该第一夹角α可为48°,以介于40°~70°之间不规律性地进行角度变化。因此,由以上逻辑推论,各该第一夹角α的角度变化可为规律性地渐渐变大,例如45°、47°、49°…,又可为非规律性的角度增大方式,亦如45°、43°、48°、46°、49°…等。另外,当各该第一夹角α的角度以不规律地角度变化方式进行渐变时,除了角度渐渐变大或是渐渐变小之外,也可使角度在40°~70°的范围内不规律地变大及变小,亦即,当其一的该第一夹角α为45°时,下个最靠近45°的该第一夹角α的另一该第一夹角α则可为43°,再下个最靠近43°的该第一夹角α的再一该第一夹角α可为48°,又另一最靠近48°的该第一夹角α的又一该第一夹角α可为42°,以此类推,各该第一夹角α以不规律性的角度变大变小的渐变方式则可为,例如45°、43°、48°、42°、41°、47°…等。而该第二夹角β的规律性地或不规律性地渐变角度的方式,则与上述的该第一夹角α相同,其不同在于该第二夹角β的角度范围介于20°~50°之间。其中,该反射侧211上设有的该反射层可反射一投影机30所投射的一光线31,以将该光线31反射呈一平行光源或一几近平行的光源。此外,该基体10另一面可选择性地涂有一有色涂层11,该有色涂层11的颜色可为白色或黑色的任一颜色,当涂上白色的该有色涂层11,该基体10则可有效增加其反射亮度,但当该有色涂层11为黑色时,则可通过该有色涂层11增加环境光的吸收率。而该基体10可由透明的光学膜料所制成,更佳地则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的材料所制成。如此,当使用者使用该投影机30进行短焦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短焦前投影抗光幕,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体;以及一光学结构体,所述光学结构体由黑色材料所制成,所述光学结构体与所述基体的一面相连接,所述光学结构体一面上设有多个光学结构部,各所述光学结构部包括:一吸光侧;以及一反射侧,所述反射侧上设有一反射层,所述吸光侧与所述反射侧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所述反射侧与所述光学结构体另一面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其中,所述吸光侧通过所述第一夹角确定所述吸光侧的吸光角度;其中,所述反射侧通过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将一投影机所投射的一光线投射向观看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焦前投影抗光幕,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体;以及一光学结构体,所述光学结构体由黑色材料所制成,所述光学结构体与所述基体的一面相连接,所述光学结构体一面上设有多个光学结构部,各所述光学结构部包括:一吸光侧;以及一反射侧,所述反射侧上设有一反射层,所述吸光侧与所述反射侧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所述反射侧与所述光学结构体另一面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其中,所述吸光侧通过所述第一夹角确定所述吸光侧的吸光角度;其中,所述反射侧通过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将一投影机所投射的一光线投射向观看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焦前投影抗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另一面设有一有色涂层,所述有色涂层的颜色为白色或黑色中的一种,当所述有色涂层为白色时,则可通过所述有色涂层增加亮度,当所述有色涂层为黑色时,则可通过所述有色涂层增加环境光的吸收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焦前投影抗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由光学膜料所制成。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短焦前投影抗光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彬林哲弘谢浩森
申请(专利权)人:弘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