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焦抗光幕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16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短焦抗光幕的结构,其包含基底以及光学结构元件,其光学结构元件设有多个光学结构部,其包含第一侧边,其与基底之间形成第一夹角;第二侧边,其与基底之间形成第二夹角,以及底部,其为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于该基底所夹的边长,其中第一夹角为20-40度,第二夹角为70-90度,以及底部的边长距离为250-350um,藉由调整每一个光学结构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以及其底部的边长距离,可同时兼顾其光学结构部的高度保持不变,同时降低入射投影角度差异,而达到提升其制程良率的功效,且使得卷收外观可以呈现平整圆柱状。且使得卷收外观可以呈现平整圆柱状。且使得卷收外观可以呈现平整圆柱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焦抗光幕的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抗光幕结构,特别是一种短焦抗光幕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近年来兴起电视产业的革命,由于硬件系统的改变,从过去传统映像管电视的时代,目前已经被液晶电视全面性的取代,液晶电视不仅同时接收模拟与数字讯号,更成为了推动数字电视化的最佳载具,而近年来液晶电视追求的是电视的厚薄度以及屏幕尺寸,因此各厂商纷纷推出超薄电视以及大于40吋的屏幕。
[0003]因应电视改革时代的来临,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家庭视听娱乐装置,大尺寸屏幕已经是每个家庭中必备的配备,但由于大尺寸的液晶电视价格昂贵,因此画质清晰的投影机逐渐成为取代一般液晶电视的首选,但一般传统投影机对于投影距离较长,且受环境光线所干扰而影响投影效果,因而近期越来越多厂商推出短焦投影电视(又称机光电视)搭配抗光布幕,即以超短焦投影机作为影像来源并且搭配特殊光学布幕,其与传统投影机最大差异在于投影距离大幅度降低,且观看时亦不受环境灯光所影响,而不需如传统投影机使用时须防止环境灯光的干扰,而同时满足使用者爱好的大屏幕以及不占空间的需求。
[0004]传统投影幕为普通白色布幕(包括白墙),其依靠投影机投射光线于布幕或白墙上而产生影像,而我们平时看到的影像,都是经由光线反射到视网膜上后形成的,因此对于传统投影幕来说,投射到上面的光线会向空间进行180
°
的漫反射。
[0005]为使得激光电视投影的影像可更加清晰,因而发展出一种抗光幕,其特点是可大幅吸收环境光,达到增强化面对比度、色彩相对饱和度等效果,透过抗光幕的光学涂层以及物理结构来实现抗光,除了吸收四周的环境光线以外,还能控制投影机所投射的光线向用户的视角区域反射,故而减少环境光的干扰以及提升视线所接收到的投影光线,因此对于所见的影像色彩以及对比度也将大幅提升。
[0006]习知抗光幕的结构具有锯齿状外观的基底,以及其表面锯齿呈现等间距,因此投影设备对于抗光幕最上方以及最下方的入射投影角度有很大的差异,使得反射面无法完全发挥作用。
[0007]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634045A公开了一种变间距的抗光幕,其包含基材层以及棱形结构层,其棱形结构层排布有若干条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棱镜之间的间距(相邻棱镜顶部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加大,而产生其渐变结构,此外,依据专利公告号TW M577512提供一种短焦前投影抗光幕,其藉由调整光学结构部的吸光侧与反射侧的第一夹角,以及反射侧与光学结构体另面之间的第二夹角,而产生渐变结构,惟于传统渐变结构中,并未考虑其结构高度的变化,因而增加制程难易度,使得其膜面平整性降低。
[0008]而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594299U提出一种抗光正投屏幕,其由基材层以及保护层所组成,基材层上设有若干个吸光层以及成像层依次交错排列而形成锯齿结构,其中吸光层垂直于基材层,其高度为150-250um,而成像层12相对于基材层的夹角为35-45度,
[0009]依据上述内容可以知道,本专利技术为提供一种短焦抗光幕的结构,可同时达成结构渐变以及结构等高,大幅降低制程难易度以及提升成品膜面的平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焦抗光幕的结构,其透过调整光学结构部的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以及其底部边长,可同时兼顾结构渐变以及结构等高的功效,进而大幅提升制程良率以及成品膜面的平整性。
[0011]针对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短焦抗光幕的结构,其包含:一基底;以及一光学结构元件,其设置于该基底之上,该光学结构元件设有多个光学结构部,其包含:一第一侧边,其与该基底之间形成一第一夹角,以反射一光源;一第二侧边,其与该基底之间形成一第二夹角,以吸收一光源;以及一底部,其为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于该基底所夹的一边长;其中该第一夹角为20-40度,该第二夹角为70-90度,以及该底部的该边长距离为250-350um。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实施例,其中该基底为聚对酞酸乙二酯(PET)或热塑性聚氨酯(TPU)所组成。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实施例,其中该基底高度以及该光学结构元件高度的总和为360-400um。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实施例,其中该基底更包含一黑色吸收层,其设置于该基底的下,以增加光线吸收率。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实施例,其中该第一侧边更包含一影像反射层。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实施例,该影像反射层更包含一胶体层以及一防眩膜层,该防眩膜层设至于该胶体层之上。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实施例,其中该防眩膜层系微透明粒子或二氧化硅所组成。
附图说明
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抗光幕结构示意图;图2A: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抗光幕结构示意图;图2B: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抗光幕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C: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抗光幕结构示意图。【图号对照说明】1
ꢀꢀꢀꢀꢀꢀ
基底2
ꢀꢀꢀꢀꢀꢀ
光学结构元件21
ꢀꢀꢀꢀꢀ
光学结构部211
ꢀꢀꢀꢀ
第一侧边2111
ꢀꢀꢀ
影像反射层21111
ꢀꢀ
胶体层21112
ꢀꢀ
防眩膜层212
ꢀꢀꢀꢀ
第二侧边213
ꢀꢀꢀꢀ
底部
D1
ꢀꢀꢀꢀꢀ
距离D2
ꢀꢀꢀꢀꢀ
距离D3
ꢀꢀꢀꢀꢀ
距离H1
ꢀꢀꢀꢀꢀ
高度H2
ꢀꢀꢀꢀꢀ
高度P
ꢀꢀꢀꢀꢀꢀ
投影机θ1
ꢀꢀꢀꢀ
第一夹角θ1
’ꢀꢀ
第一夹角θ1
”ꢀꢀ
第一夹角θ2
ꢀꢀꢀꢀ
第二夹角θ2
’ꢀꢀ
第二夹角θ2
”ꢀꢀ
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特用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0019]习知抗光幕的渐变结构中,其并未考虑结构高度,因而增加其制程难易度,且其成品膜面的平整性降低,而产生成品膜面的高低差。
[0020]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短焦抗光幕结构,透过调整光学结构元件与基底的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以及光学结构元件的底部边长的调整,同时达成其渐变结构以及结构高度不变,进而达到提升成品膜片的平整性的功效,使得卷收外观可呈现平整圆柱状。
[0021]在下文中,将藉由图式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型式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例式性实施例。
[0022]首先,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短焦抗光幕结构示意图。其为一种短焦抗光结构,其包含基底1以及光学结构元件2,其设置于基底1之上,其中光学结构元件2设有多个光学结构部21,该些个光学结构部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焦抗光幕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基底;以及一光学结构元件,其设置于该基底之上,该光学结构元件设有多个光学结构部,其包含:一第一侧边,其与该基底之间形成一第一夹角,以反射一光源;一第二侧边,其与该基底之间形成一第二夹角,以吸收一光源;以及一底部,其为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于该基底所夹的一边长;其中该第一夹角为20-40度,该第二夹角为70-90度,以及该底部的该边长距离为250-350u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焦抗光幕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底为聚对酞酸乙二酯(PET)或热塑性聚氨酯(TPU)所组成。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彬王茂贵傅世民徐耀男
申请(专利权)人:弘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