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荣方专利>正文

光学投影荧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39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学投影荧幕,用于设置在一投影机的一侧,光学投影荧幕包括:一第一透光体以及一反射层。第一透光体包括一本体部以及设置在本体部上的多个导光部。多个导光部相对于本体部呈凸出设置。反射层完全覆盖在多个导光部所分别包括的一裸露表面上。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提升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及画面的清晰度,同时,还能达到减少画面的变形程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投影荧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幕,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投影荧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投影荧幕容易因为室内的照明灯具或是室外的阳光所形成的环境光光线的影响,而影响观看者的视觉感受。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投影荧幕也会有影像亮度不均匀的问题产生。因此,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提升光学投影荧幕的投影效果,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学投影荧幕。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学投影荧幕,用于设置在一投影机的一侧,所述光学投影荧幕包括:一第一透光体以及一反射层。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本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的多个导光部,其中,多个所述导光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呈凸出设置。所述反射层完全覆盖在多个所述导光部所分别包括的一裸露表面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投影荧幕还进一步包括:一遮光结构体,所述遮光结构体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且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遮光结构体与所述第一透光体之间。更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导光部具有一预定高度,所述预定高度的尺寸介于5微米至500微米之间。更进一步地,沿着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依序排列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部之间具有一第一预定间距,所述第一预定间距的尺寸小于所述投影机投射到所述光学投影荧幕的上所形成的子像素的尺寸。更进一步地,所述投影机能产生一投射光线,所述投射光线依序投射到所述第一透光体的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透光体的所述导光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部的所述裸露表面上的所述反射层,且所述投射光线通过所述反射层的反射而形成一反射光线,所述反射光线能通过所述反射层而在所述导光部中多次反射。更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投影荧幕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设置在所述第二透光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体与所述反射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透光体位于邻近于所述投影机的一侧。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学投影荧幕,用于设置在一投影机的一侧,所述光学投影荧幕包括:一第一透光体以及一反射层。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本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的多个导光部,多个所述导光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呈凸出设置,其中,多个所述导光部沿着一第一预定方向依序排列,且多个所述导光部沿着一第二预定方向依序排列,以形成一阵列状排列的阵列结构,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与所述第二预定方向彼此交错。所述反射层完全覆盖在多个所述导光部所分别包括的一裸露表面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投影荧幕还进一步包括:一遮光结构体,所述遮光结构体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且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遮光结构体与所述第一透光体之间。更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导光部具有一预定高度,所述预定高度的尺寸介于5微米至500微米之间。更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部之间具有一第一预定间距,所述第一预定间距的尺寸小于所述投影机投射到所述光学投影荧幕的上所形成的子像素的尺寸。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光部的一横截面轮廓垂直于所述导光部的一长度方向,且所述横截面轮廓呈多边形或弧形。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为一扩散反射层或是一全反射层;其中,所述扩散反射层的材质包括一树脂以及一混合在所述树脂中的颜料,所述全反射层的材质包括铝、铜、银或铬。更进一步地,所述投影机能产生一投射光线,所述投射光线依序投射到所述第一透光体的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透光体的所述导光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部的所述裸露表面上的所述反射层,且所述投射光线通过所述反射层的反射而形成一反射光线,所述反射光线能通过所述反射层而在所述导光部中多次反射。更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投影荧幕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设置在所述第二透光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体与所述反射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透光体位于邻近于所述投影机的一侧。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体的材质与所述第二透光体的材质相异,所述第一透光体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及所述第二透光体的雾度小于20%;其中,所述反射层为一扩散反射层,所述扩散反射层的材质包括一树脂以及一混合在所述树脂中的颜料。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再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学投影荧幕,用于设置在一投影机的一侧,所述光学投影荧幕包括:一遮光结构体以及一反射层。所述遮光结构体包括一遮光本体以及一设置在所述遮光本体上的多个凸出体,多个所述凸出体相对于所述遮光本体呈凸出设置,其中,多个所述凸出体沿着一第一预定方向依序排列,且多个所述凸出体沿着一第二预定方向依序排列,以形成一阵列状排列的阵列结构,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与所述第二预定方向彼此交错。所述反射层完全覆盖在多个所述凸出体所分别包括的一承载表面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投影荧幕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且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遮光结构体与所述第一透光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本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的多个导光部,多个所述导光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呈凸出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部之间具有一凹槽;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凸出体之间具有一凹陷部,所述遮光结构体的所述凹陷部对应于所述第一透光体的所述导光部。更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投影荧幕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设置在所述第二透光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体与所述反射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透光体位于邻近于所述投影机的一侧。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导光部沿着一第一预定方向依序排列,且多个所述导光部沿着一第二预定方向依序排列,以形成一阵列状排列的阵列结构,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与所述第二预定方向彼此交错。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学投影荧幕,用于设置在一投影机的一侧,所述光学投影荧幕包括:一遮光结构体以及一反射层。所述遮光结构体包括一遮光本体以及一设置在所述遮光本体上的多个凸出体,多个所述凸出体相对于所述遮光本体呈凸出设置。所述反射层完全覆盖在多个所述凸出体所分别包括的一承载表面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投影荧幕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且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遮光结构体与所述第一透光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本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的多个导光部,多个所述导光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呈凸出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部之间具有一凹槽;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凸出体之间具有一凹陷部,所述遮光结构体的所述凹陷部对应于所述第一透光体的所述导光部。更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投影荧幕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设置在所述第二透光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体与所述反射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透光体位于邻近于所述投影机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光学投影荧幕,其能通过“多个所述导光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呈凸出设置”以及“所述反射层完全覆盖在多个所述导光部所分别包括的一裸露表面上”的技术方案,以提升画面的色彩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投影荧幕,用于设置在一投影机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投影荧幕包括:/n一第一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本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的多个导光部,多个所述导光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呈凸出设置,其中,多个所述导光部沿着一第一预定方向依序排列,且多个所述导光部沿着一第二预定方向依序排列,以形成一阵列状排列的阵列结构,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与所述第二预定方向彼此交错;以及/n一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完全覆盖在多个所述导光部所分别包括的一裸露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投影荧幕,用于设置在一投影机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投影荧幕包括:
一第一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本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的多个导光部,多个所述导光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呈凸出设置,其中,多个所述导光部沿着一第一预定方向依序排列,且多个所述导光部沿着一第二预定方向依序排列,以形成一阵列状排列的阵列结构,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与所述第二预定方向彼此交错;以及
一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完全覆盖在多个所述导光部所分别包括的一裸露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光学投影荧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投影荧幕还进一步包括:一遮光结构体,所述遮光结构体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且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遮光结构体与所述第一透光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光学投影荧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光部具有一预定高度,所述预定高度的尺寸介于5微米至500微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光学投影荧幕,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依序排列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部之间具有一第一预定间距,所述第一预定间距的尺寸小于所述投影机投射到所述光学投影荧幕的上所形成的子像素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光学投影荧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能产生一投射光线,所述投射光线依序投射到所述第一透光体的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透光体的所述导光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部的所述裸露表面上的所述反射层,且所述投射光线通过所述反射层的反射而形成一反射光线,所述反射光线能通过所述反射层而在所述导光部中多次反射。


6.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光学投影荧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投影荧幕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设置在所述第二透光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体与所述反射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透光体位于邻近于所述投影机的一侧。


7.一种光学投影荧幕,用于设置在一投影机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投影荧幕包括:
一第一透光体,所述第一透光体包括一本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的多个导光部,其中,多个所述导光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呈凸出设置;以及
一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完全覆盖在多个所述导光部所分别包括的一裸露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项所述的光学投影荧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投影荧幕还进一步包括:一遮光结构体,所述遮光结构体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且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遮光结构体与所述第一透光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第7项所述的光学投影荧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光部具有一预定高度,所述预定高度的尺寸介于5微米至500微米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项所述的光学投影荧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部之间具有一第一预定间距,所述第一预定间距的尺寸小于所述投影机投射到所述光学投影荧幕的上所形成的子像素的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7项所述的光学投影荧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的一横截面轮廓垂直于所述导光部的一长度方向,且所述横截面轮廓呈多边形或弧形。


12.根据权利要求7项所述的光学投影荧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一扩散反射层或是一全反射层;其中,所述扩散反射层的材质包括一树脂以及一混合在所述树脂中的颜料,所述全反射层的材质包括铝、铜、银或铬。


13.根据权利要求7项所述的光学投影荧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能产生一投射光线,所述投射光线依序投射到所述第一透光体的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透光体的所述导光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部的所述裸露表面上的所述反射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方
申请(专利权)人:陈荣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