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谱分析仪器领域,具体涉及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利用可见截 止型滤光片来降低原子吸收光谱仪器杂散光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该方法 的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自本世纪50年代由澳大利亚物理学家Walsh首先提出了将原子吸收光谱 法应用于化学分析,现已成为元素定量分析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而广泛应用于各 个分析领域。杂散光的大小是光谱仪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原子吸收光谱 仪需要做到良好的光精度、宽线性范围、高背景校正能力时,杂散光的影响就 显得尤为重要了。杂散光是指从单色器分出的不在入射光谱带宽度范围内,与所选波长相距 较远的光,它是由于光学元件制造误差以及光学和机械零件表面的漫反射形成 的,它来源仪器本身(主要是光栅)而非样品造成。杂散光是分析样品的非吸 收光,随着样品吸收(吸光度)的增加,杂散光的影响也随之增大,将给分析 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专利技术人通过对杂散光的性质的研究发现,影响杂散光大小因素很复杂,除 受仪器本身的光学器件性能的影响外,杂散光比率还与不同灯电流、不同的元 素灯、不同的波长、不同的光谱带宽等因素有关,不同的仪器条件下,仪器的 杂散光 ...
【技术保护点】
利用可见截止型滤光片来降低原子吸收光谱仪器杂散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仪器设置的波长处于190~400nm紫外区时,截止型滤光片切入光路进行杂散光降低;当仪器设置的波长处于400~900nm可见区时,截止型滤光片切出光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瑶函,刘志高,周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