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污染曲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34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污染曲轴结构,包括轴套、曲轴本体和多排圆柱滚子,曲轴本体包括一偏心段,轴套套设在偏心段上,且轴套中部的内侧壁上周向固定有一隔环,多排圆柱滚子安装在轴套与偏心段之间,偏心段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前后贯通的流道孔,偏心段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对应流道孔相连通的侧孔,流道孔与侧孔之间形成一供油液流动的通道;优点是抗污染效果较好且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污染曲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曲轴结构,尤其涉及到一种抗污染曲轴结构。
技术介绍
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是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输出回转运动的一种液压执行机构,由通油盘、配油盘、壳体及壳体内的柱塞-连杆组件、曲轴结构及其轴承组成,其中曲轴结构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曲轴结构由轴套、曲轴本体和圆柱滚子组成,轴套中间周向固定有隔环,且轴套套设在曲轴本体上,多排圆柱滚子设于轴套与曲轴本体之间,当液压系统长时间运行,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更换液压油,此时的油液清洁度较差,内部杂质颗粒较多,而当杂质颗粒进入曲轴结构内部时,会造成圆柱滚子之间的挤压磨损、表皮剥落,直接影响了马达使用寿命,严重时圆柱滚子直接卡死,致使曲轴本体与轴套损坏,发生马达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污染曲轴结构,其抗污染效果较好且使用寿命较长。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污染曲轴结构,包括轴套、曲轴本体和多排圆柱滚子,所述的曲轴本体包括一偏心段,所述的轴套套设在所述的偏心段上,且所述的轴套中部的内侧壁上周向固定有一隔环,多排所述的圆柱滚子安装在所述的轴套与所述的偏心段之间,所述的偏心段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前后贯通的流道孔,所述的偏心段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对应所述的流道孔相连通的侧孔,所述的流道孔与所述的侧孔之间形成一供油液流动的通道。所述的曲轴本体还包括输出轴段、前轴承段和后轴承段,所述的输出轴段、所述的前轴承段、所述的偏心段和所述的后轴承段为前后依次连接固定,且所述的输出轴段、所述的前轴承段和所述的后轴承段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偏心段与所述的前轴承段的轴线不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抗污染曲轴结构还包括封块,所述的偏心段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的圆柱滚子伸入的缺口,所述的封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的缺口处。该结构中,缺口的设置用于供圆柱滚子放置到轴套与偏心段之间,当放置完毕后,将封块固定在缺口处,从而避免了圆柱滚子从缺口移出。所述的偏心段的轴线和所述的后轴承段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形成一基准面,多个所述的流道孔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基准面的两侧。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不影响整个曲轴结构的重心位置,使其转动更加平稳。所述的流道孔的个数为两个,对应的,所述的侧孔的个数也为两个。该结构中,在马达运行过程中,两个流道孔利于快速将油液引至曲轴结构内部,一方面可对圆柱滚子进行冷却、润滑,另一方面可将曲轴结构内部的杂质颗粒带出。所述的偏心段的侧壁上周向设置有沟槽,所述的沟槽的位置与所述的隔环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侧孔开设在所述的沟槽内。该结构中,受隔环位置的限定,圆柱滚子均布在隔环的两侧,沟槽的设置使得隔环与偏心段的侧壁之间留有更多的空隙,油液从流道孔进入后,再由侧孔流出到沟槽外,曲轴结构内部的杂质颗粒带出,随油液在马达泄油口流回油箱进行过滤,避免圆柱滚子之间的挤压磨损,增加使用寿命。所述的沟槽的槽宽小于所述的隔环的宽度。其目的在于不影响圆柱滚子的正常运行。所述的偏心段的前后两端分别同轴向外延伸固定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的第一限位环与所述的轴套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的第二限位环与所述的轴套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的第一间隙和所述的第二间隙的环宽均小于所述的圆柱滚子的直径。该结构中,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的设置起到限制圆柱滚子轴向移动的作用,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环宽均小于圆柱滚子的直径,则是为了防止圆柱滚子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中移出,此外,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还提供了供油液流出的空间,保证油液的正常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流道孔和侧孔的设置减小了整个曲轴结构的重量,能够降低马达运行过程中曲轴结构的转动惯量;流道孔与侧孔相连通,且两者之间形成供油液流动的通道,在马达运行过程中,可将油液引至曲轴结构内部,一方面可对圆柱滚子进行冷却、润滑,保证圆柱滚子的平稳运行,另一方面可将曲轴结构内部的杂质颗粒带出,随油液在马达泄油口流回油箱进行过滤,避免圆柱滚子之间的挤压磨损,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技术抗污染效果较好且使用寿命较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曲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曲轴本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抗污染曲轴结构,包括轴套1、曲轴本体2和多排圆柱滚子3,曲轴本体2包括一偏心段4,轴套1套设在偏心段4上,且轴套1中部的内侧壁上周向固定有一隔环11,多排圆柱滚子3安装在轴套1与偏心段4之间,偏心段4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前后贯通的流道孔41,偏心段4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对应流道孔41相连通的侧孔40,流道孔41与侧孔40之间形成一供油液流动的通道。实施例二: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曲轴本体2还包括输出轴段5、前轴承段6和后轴承段7,输出轴段5、前轴承段6、偏心段4和后轴承段7为前后依次连接固定,且输出轴段5、前轴承段6和后轴承段7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偏心段4与前轴承段6的轴线不处于同一直线上。本实施例中,抗污染曲轴结构还包括封块8,偏心段4的一端设置有供圆柱滚子3伸入的缺口42,封块8通过螺钉81固定在缺口42处。该结构中,缺口42的设置用于供圆柱滚子3放置到轴套1与偏心段4之间,当放置完毕后,将封块8固定在缺口42处,从而避免了圆柱滚子3从缺口42移出。本实施例中,偏心段4的轴线和后轴承段7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形成一基准面,多个流道孔41对称设置在基准面的两侧。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不影响整个曲轴结构的重心位置,使其转动更加平稳。本实施例中,流道孔41的个数为两个,对应的,侧孔40的个数也为两个。该结构中,在马达运行过程中,两个流道孔41利于快速将油液引至曲轴结构内部,一方面可对圆柱滚子3进行冷却、润滑,另一方面可将曲轴结构内部的杂质颗粒带出。实施例三: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偏心段的侧壁上周向设置有沟槽43,沟槽43的位置与隔环11的位置相对应,侧孔40开设在沟槽43内。该结构中,受隔环11位置的限定,圆柱滚子3均布在隔环11的两侧,沟槽43的设置使得隔环11与偏心段4的侧壁之间留有更多的空隙,油液从流道孔41进入后,再由侧孔40流出到沟槽43外,曲轴结构内部的杂质颗粒带出,随油液在马达泄油口流回油箱进行过滤,避免圆柱滚子3之间的挤压磨损,增加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沟槽43的槽宽小于隔环11的宽度。其目的在于不影响圆柱滚子3的正常运行。本实施例中,偏心段4的前后两端分别同轴向外延伸固定有第一限位环44和第二限位环45,第一限位环44与轴套1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46,第二限位环45与轴套1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47,第一间隙46和第二间隙47的环宽均小于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污染曲轴结构,包括轴套、曲轴本体和多排圆柱滚子,所述的曲轴本体包括一偏心段,所述的轴套套设在所述的偏心段上,且所述的轴套中部的内侧壁上周向固定有一隔环,多排所述的圆柱滚子安装在所述的轴套与所述的偏心段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段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前后贯通的流道孔,所述的偏心段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对应所述的流道孔相连通的侧孔,所述的流道孔与所述的侧孔之间形成一供油液流动的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污染曲轴结构,包括轴套、曲轴本体和多排圆柱滚子,所述的曲轴本体包括一偏心段,所述的轴套套设在所述的偏心段上,且所述的轴套中部的内侧壁上周向固定有一隔环,多排所述的圆柱滚子安装在所述的轴套与所述的偏心段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段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前后贯通的流道孔,所述的偏心段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对应所述的流道孔相连通的侧孔,所述的流道孔与所述的侧孔之间形成一供油液流动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污染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轴本体还包括输出轴段、前轴承段和后轴承段,所述的输出轴段、所述的前轴承段、所述的偏心段和所述的后轴承段为前后依次连接固定,且所述的输出轴段、所述的前轴承段和所述的后轴承段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偏心段与所述的前轴承段的轴线不处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污染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污染曲轴结构还包括封块,所述的偏心段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的圆柱滚子伸入的缺口,所述的封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的缺口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志胡品容张红娟潘祥师文广毛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斯达弗液压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