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101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下外叶墙板的顶部自内向外依次设有胶条和耐候胶;下外叶墙板与下内叶墙板之间浇筑第一混凝土,叠合楼板一端搁置在下内叶墙板上;上外叶墙板放置在所述胶条和耐候胶之上,第二混凝土浇筑至楼层标高处,所述楼层标高至上内叶墙板之间具有一设定间隙;方木条贴合固定于上内叶墙板外侧,并将所述设定间隙封堵住;第三混凝土浇筑于上外叶墙板、上内叶墙板、及方木条围成的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异形金属扣件和木方条进行配合,提高竖向节点的防水性能;竖向节点的水平拼缝设置在与楼板下部齐平的位置,能够更好地增强竖向节点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心保温墙节点构造,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属于夹心保温墙

技术介绍
由于外保温构造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防火及耐久性问题(使用寿命10~15年),而内保温构造易受室内装修影响而损坏。因此,一种将保温材料置于内外叶混凝土板中间的夹心保温剪力墙体系在国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得到了成熟应用,形成了成熟的体系。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我国也逐渐开始对夹心剪力墙体系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在其施工工艺方面仍有大量欠缺。夹心保温墙目前是保温墙的常见结构,而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的密封、防水等设计长期以来一直是一难题。现有技术中夹心保温墙外侧模板支模的工序繁琐,节点处存在施工难度大,拼缝处防水和保温性能较差、施工效率低下,尤其竖向节点的水平拼缝设置在与楼板下部齐平的位置的防水性能薄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提升拼缝处的防水和保温性能,采用异形金属扣件和木方条进行配合,提高竖向节点的防水性能,提高现场施工的便利性并节省施工时间。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下外叶墙板的顶部自内向外依次设有胶条9和耐候胶8;下外叶墙板与下内叶墙板1-2之间浇筑第一混凝土,叠合楼板3一端搁置在下内叶墙板1-2上;上外叶墙板放置在所述胶条9和耐候胶8之上,第二混凝土浇筑至楼层标高处,所述楼层标高至上内叶墙板2-2之间具有一设定间隙;方木条4贴合固定于上内叶墙板2-2外侧,并将所述设定间隙封堵住;第三混凝土浇筑于上外叶墙板、上内叶墙板2-2、及方木条4围成的空间内。优选的,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内的空腔中设有竖向连接插筋7。优选的,所述耐候胶8的宽度大于10mm。优选的,所述设定间隙为50mm。优选的,并通过异性金属件5和射钉6将方木条4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异性金属件5分别具有与上内叶墙板2-2及第二混凝土贴合的平面,所述射钉6垂直穿过所述平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拼缝处使用胶条及耐候胶处理,提供了高效防水及保温的性能,浇筑混凝土时,不易漏浆;2)采用异形金属扣件和木方条进行配合,提高竖向节点的防水性能;3)因为水流从高点流向低点,竖向节点的水平拼缝设置在与楼板下部齐平的位置,能够更好地增强竖向节点的防水性能;4)现场施工便利,节省施工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示意图。图中,1-1下外叶墙板、1-2下内叶墙板、1-3下保温板、1-4FRP保温棒连接件、2-1上外叶墙板、2-2上内叶墙板、2-3上保温板、2-4FRP保温棒连接件、3预制叠合楼板、4木方条、5异型金属扣件、6射钉、7竖向连接插筋、8耐候胶、9胶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下外叶墙板的顶部自内向外依次设有胶条9和耐候胶8;下外叶墙板与下内叶墙板1-2之间浇筑第一混凝土,叠合楼板3一端搁置在下内叶墙板1-2上;上外叶墙板放置在所述胶条9和耐候胶8之上,第二混凝土浇筑至楼层标高处,所述楼层标高至上内叶墙板2-2之间具有一设定间隙;方木条4贴合固定于上内叶墙板2-2外侧,并将所述设定间隙封堵住;第三混凝土浇筑于上外叶墙板、上内叶墙板2-2、及方木条4围成的空间内。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内的空腔中设有竖向连接插筋7。在此实施例中,所述耐候胶8的宽度大于10mm。参见图1,所述设定间隙为50mm。参见图1,并通过异性金属件5和射钉6将方木条4固定。继续参见图1,所述异性金属件5分别具有与上内叶墙板2-2及第二混凝土贴合的平面,所述射钉6垂直穿过所述平面。在施工时,1)先放置下部的预制夹心保温墙板,并在空腔中放入竖向连接插筋7,后浇筑混凝土(第一混凝土)至下部预制夹心保温墙板的顶端;2)在夹心保温墙外叶板1-1和1-3顶端,放置60mmx25mm胶条9;3)放置叠合楼板3;4)放置预制夹心保温墙,利用上层墙体的自重将胶条9压实,拼缝外侧打入10mm以上耐候胶8;5)混凝土浇筑至楼层标高(第二混凝土);6)在上部预制夹心保温墙的内叶板外侧,与浇筑完成后的楼板3形成50mm缝隙处,放置方木条4,并通过异性金属件5和射钉6将方木固定;7)浇筑上部预制夹心保温墙腔内的混凝土(第三混凝土)。本技术拼缝处使用胶条及耐候胶处理,提供了高效防水及保温的性能,浇筑混凝土时,不易漏浆;采用异形金属扣件和木方条进行配合,提高竖向节点的防水性能;因为水流从高点流向低点,竖向节点的水平拼缝设置在与楼板下部齐平的位置,能够更好地增强竖向节点的防水性能;现场施工便利,节省施工时间。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技术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n下外叶墙板的顶部自内向外依次设有胶条(9)和耐候胶(8);/n下外叶墙板与下内叶墙板(1-2)之间浇筑第一混凝土,叠合楼板(3)一端搁置在下内叶墙板(1-2)上;/n上外叶墙板放置在所述胶条(9)和耐候胶(8)之上,第二混凝土浇筑至楼层标高处,所述楼层标高至上内叶墙板(2-2)之间具有一设定间隙;/n方木条(4)贴合固定于上内叶墙板(2-2)外侧,并将所述设定间隙封堵住;/n第三混凝土浇筑于上外叶墙板、上内叶墙板(2-2)、及方木条(4)围成的空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
下外叶墙板的顶部自内向外依次设有胶条(9)和耐候胶(8);
下外叶墙板与下内叶墙板(1-2)之间浇筑第一混凝土,叠合楼板(3)一端搁置在下内叶墙板(1-2)上;
上外叶墙板放置在所述胶条(9)和耐候胶(8)之上,第二混凝土浇筑至楼层标高处,所述楼层标高至上内叶墙板(2-2)之间具有一设定间隙;
方木条(4)贴合固定于上内叶墙板(2-2)外侧,并将所述设定间隙封堵住;
第三混凝土浇筑于上外叶墙板、上内叶墙板(2-2)、及方木条(4)围成的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松青夏锋张弢杨天梦恽燕春周轩丁泓成燕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紫宝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