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100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墙面,所述预制墙面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预制墙面正对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连接槽,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杆和连接槽正对设置,且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杆插设于连接槽内并形成卡接,达到提高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便利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或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与现浇施工相比,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7776145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预制墙面和连接两个预制墙面的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主体、固定连接在连接主体两侧的连接块以及与连接块活动连接的插接杆,预制墙面朝向连接构件一侧开设有容置连接块插接的安装槽,安装槽下壁向下开设有容置插接杆插接的插接孔;连接构件设置有驱动插接杆插接于插接孔的传动件,连接主体设置有驱动传动件运动的驱动杆,驱动杆与连接主体转动连接,驱动杆上端延伸出连接主体上表面。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预制墙面在进行装配时,需要将两个预制墙面内部的连接构件进行连接,操作复杂,过程繁琐,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通过将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杆和连接槽卡接相连以便将两块预制墙面进行连接,以达到提高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便利性的效果。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墙面,所述预制墙面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预制墙面正对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连接槽,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杆和连接槽正对设置,且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杆插设于连接槽内并形成卡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装配该预制墙面时,将两块相邻的预制墙面进行对接,并将一块预制墙面的连接杆插入到另一块预制墙面的连接槽中,连接杆和连接槽的卡接配合将两块相邻的预制墙面连接在一起,相对比现有技术中复杂的装配情况,本技术达到了提高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便利性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内部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沿着连接杆的中心线方向设置;连接槽内部固接有与辅助槽相适配的辅助杆,辅助杆插设于辅助槽内部形成二次卡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相邻预制墙面上的连接杆和连接槽相互连接时,连接槽内的辅助杆与连接杆内的辅助槽也形成插接,辅助杆和辅助槽的连接对连接杆和连接槽起到辅助加强连接效果,增强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提高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连接槽、辅助杆、辅助槽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贯通设置,且连接孔内设置有加固螺栓,加固螺栓穿过连接杆、连接槽、辅助杆和辅助槽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相邻预制墙面连接后,使用加固螺栓穿过连接杆、连接槽、辅助杆和辅助槽并对相邻预制墙面进行加固,进一步加强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提高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制墙面在连接杆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放置槽,在连接槽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放置槽,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连通设置;第一放置槽内铰接设置有卡环,第二放置槽内一体固接有与卡环相适配的卡块,卡环与卡块卡接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两块预制墙面装配完成后,使得两块相邻预制墙面上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连通设置,同时旋转第一放置槽内的卡环,令卡环与第二放置槽内的卡块形成卡接,卡环和卡块的卡接配合对相邻预制墙面进行辅助连接,进一步提高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的边缘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设置有盖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与定位槽通过螺栓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顶部的边缘位置处开设定位槽,当完成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装配后,将定位板盖设在定位槽内,加强定位板对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内部结构的保护作用,并使用螺栓对定位板和定位槽进行固定,提高定位板的使用稳定性,进一步加强定位板的使用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为5-10C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与定位槽插接配合完成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装配,当连接杆的长度较长时,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装配不方便,当连接杆的长度较短时,连接杆与定位槽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综上,将连接杆的长度设置为5-10CM为最佳,既满足装配时的便利性,也能够实现稳定连接,使用效果较佳。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预制墙面上设置连接杆和连接槽,使得相邻预制墙面上的连接杆和连接槽插接相连,增强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便利性;2、通过连接杆内部开设辅助槽,在连接槽内部固接辅助杆,连接槽内的辅助杆与连接杆内的辅助槽也形成插接,起到辅助加强连接效果,进一步提高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3、通过设置卡环和卡块,将相邻两块预制墙面装配完成后,令卡环与卡块形成卡接,卡环和卡块的卡接配合对相邻预制墙面进行辅助连接,进一步提高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相邻预制墙面装配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相邻预制墙面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突出连接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预制墙面;2、连接杆;21、辅助槽;3、连接槽;31、辅助杆;4、连接孔;41、加固螺栓;5、第一放置槽;51、卡环;6、第二放置槽;61、卡块;7、定位槽;71、定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2,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墙面1,预制墙面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2,预制墙面1正对连接杆2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2相适配的连接槽3,相邻预制墙面1之间的连接杆2和连接槽3正对设置,且相邻预制墙面1之间的连接杆2插设于连接槽3内并形成卡接,相对比现有技术中复杂的装配情况,本实施例达到了提高相邻预制墙面1之间的连接便利性的效果。如图2所示,连接杆2的长度为5-10CM,本实施例优选将连接杆2的长度设置为8CM,连接杆2与定位槽7插接配合完成相邻预制墙面1之间的装配,当连接杆2的长度较长时,相邻预制墙面1之间的装配不方便,当连接杆2的长度较短时,连接杆2与定位槽7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综上,将连接杆2的长度设置为8CM为最佳,既满足装配时的便利性,也能够实现稳定连接,使用效果较佳。结合图2和图3,连接杆2内部开设有辅助槽21,辅助槽21沿着连接杆2的中心线方向设置;连接槽3内部固接有与辅助槽21相适配的辅助杆31,辅助杆31插设于辅助槽21内部形成二次卡接,当相邻预制墙面1上的连接杆2和连接槽3相互连接时,连接槽3内的辅助杆31与连接杆2内的辅助槽21也形成插接,辅助杆31和辅助槽21的连接对连接杆2和连接槽3起到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墙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面(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2),预制墙面(1)正对连接杆(2)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2)相适配的连接槽(3),相邻预制墙面(1)之间的连接杆(2)和连接槽(3)正对设置,且相邻预制墙面(1)之间的连接杆(2)插设于连接槽(3)内并形成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墙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面(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2),预制墙面(1)正对连接杆(2)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2)相适配的连接槽(3),相邻预制墙面(1)之间的连接杆(2)和连接槽(3)正对设置,且相邻预制墙面(1)之间的连接杆(2)插设于连接槽(3)内并形成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内部开设有辅助槽(21),辅助槽(21)沿着连接杆(2)的中心线方向设置;连接槽(3)内部固接有与辅助槽(21)相适配的辅助杆(31),辅助杆(31)插设于辅助槽(21)内部形成二次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连接槽(3)、辅助杆(31)、辅助槽(21)上开设有连接孔(4),连接孔(4)贯通设置,且连接孔(4)内设置有加固螺栓(41),加固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