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的双排钢管桩和钢桁架冠梁组合锚拉支护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29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3
一种可回收的双排钢管桩和钢桁架冠梁组合锚拉支护体系,用于地下工程基坑支护工程。钢桁架有T型标准件和方形标准件,钢管桩和锚杆为可回收式。T型标准件下端和钢管桩上端均焊接圆形法兰盘,通过螺栓将T型标准件和钢管桩连接,T型标准件和方形标准件侧端焊接正方形法兰盘,通过螺栓将T型标准件和方形标准件连接。可回收锚杆的锚固端有两种设计方法,分别是锚固在后排钢管桩的顶部和前排钢管桩之间的钢桁架冠梁上。将双排钢管桩、可回收锚杆和钢桁架冠梁连接为一个整体,构成空间共同受力体系。相比传统的连接方式,具有可回收、可重复利用、施工速度快、整体刚度高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的双排钢管桩和钢桁架冠梁组合锚拉支护体系
本技术涉及交通、土建工程的基坑支护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的基坑支护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结构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在基坑工程领域推广较慢,原因在于基坑支护结构作为一种临时性地下结构,难以进行装配式化。传统的支护体系则基本采用现浇施工,一次性使用,成本高不可回收再利用,尤其是采用锚拉支护时,锚杆(索)残留地下,产生地下垃圾,影响坑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就目前常采用的双排钢管桩而言,在周围环境复杂,坑内内支撑使用不便的情况下广泛被设计使用,为保证其整体的刚度,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冠梁将双排钢管桩连接在一起,增加其整体刚度。双排桩与单排桩相比支护性能有较大的提升,但是基坑回填后,难以对钢管进行回收再利用。若要回收钢管桩,则必须破除钢筋混凝土冠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工程中常不进行回收,造成材料的浪费,不符合绿色环保的工程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回收的双排钢管桩和钢桁架冠梁组合锚拉支护体系,由双排钢管桩、可回收锚杆(索)、钢桁架冠梁三者协同受力,可以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施工效率,能进行标准构件的加工和预制,回收再利用,解决现浇冠梁结构不能回收,资源浪费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回收的双排钢管桩和钢桁架冠梁组合锚拉支护体系,用于基坑支护可回收的结构体系,具体由T型标准件、方形标准件、可回收钢管桩、可回收锚杆(索)、用于连接的法兰盘和高强螺栓组成。所述的T型标准件安装在可回收钢管桩的顶部,采用圆形的法兰盘和螺栓连接;所述的方形标准件和T型标准件横向连接和纵向连接,采用正方形的法兰盘和螺栓进行连接,构成统一的受力整体;所述的圆形法兰盘和正方形法兰盘为提前焊接在标准构件上;所述的可回收锚杆(索)有两种不同的锚固方式,一种是锚固在后排钢管桩上,另一种是锚固在前排钢管桩之间的钢桁架方形标准件上。本技术所述的T型标准件为钢管桁架结构,为工厂预制标准件,进一步,T型标准件在四个面上焊接三个正方形法兰盘和一个圆形法兰盘。本技术所述圆形钢管桩结构,在其上端部焊接圆形法兰盘,进一步,通过高强度螺栓与T型标准件下表面的圆形法兰盘进行连接。本技术所述的方形标准件结构,为工厂预制标准件,进一步,方形构件两侧焊接正方形法兰盘,进一步,通过螺栓将方形构件和T型构件进行连接。本技术所述双排钢管桩,前排和后排钢管桩通过T型标准件和中间连系梁进行连接,进一步,中间连系梁为方形标准件和T型标准件连接而成。本技术所述的可回收锚杆(索)为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可回收式锚杆(索),进一步锚杆(索)组成由锚固段、自由段和锚头组成,进一步,锚头的锚定位置有两种设计方案,一种是锚定在后排钢管桩的顶部,进一步,钢管桩顶部法兰盘提前预留固定锚头的螺栓孔。本技术所述的可回收锚杆(索)第二种锚定方式为锚定在前排钢管桩之间的方形标准件上,进一步,方形标准件一侧焊接垫板,垫板上焊接楔形板,锚头锚固其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回收的双排钢管桩和钢桁架冠梁组合锚拉支护体系,所有构件均为工厂预制标准构件,现场安装时进行装配式施工,操作简单,效率高,可回收再利用;而且拆卸时避免了对钢管桩、冠梁和连系梁的切割,提高了钢管桩、钢桁架冠梁和连系梁的重复使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排钢管桩锚拉支护体系锚杆锚定在后排钢管桩顶部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双排钢管桩锚拉支护体系锚杆锚定在前排钢管桩之间的方形标准件上的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双排钢管桩锚拉支护体系俯视图,其中,图3(a)为锚杆/索锚固在前排钢管桩之间的钢桁架方形标准件上,图3(b)为锚杆/索锚固在后排钢管桩顶部图4是钢桁架方形标准件示意图图5是钢桁架T型标准件示意图图6是锚固端细部结构图,其中,图6(a)为锚杆/索锚定在前排钢管桩之间的钢桁架方形标准件上的锚固端,图6(b)为锚杆/索锚定在后排钢管桩顶部的锚固端图中,1钢桁架T型标准件2正方形法兰盘3钢桁架方形标准件4后排钢管桩5T型标准件下端圆形法兰盘6钢管桩上端圆形法兰盘7前排钢管桩8可回收锚杆(索)9锚杆(索)锚定在方形标准件上的锚固端10楔形板11垫块212垫块113锚具14锚杆(索)锚定在后排钢管桩上的锚固端15锥形块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可回收的双排钢管桩和钢桁架冠梁组合锚拉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桁架T型标准件(1)、钢桁架方形标准件(3)、T型标准件和方形标准件连接正方形第一法兰盘(2)、前排钢管桩(7)、后排钢管桩(4)、T型标准件下端圆形第二法兰盘(5)、钢管桩上端圆形第三法兰盘(6)、可回收锚索/杆(8),所述钢管桩上端圆形第三法兰盘(6)通过焊接与前排钢管桩(7)连接,T型标准件下端圆形第二法兰盘(5)通过焊接与T型标准件(1)连接,前排钢管桩(7)、后排钢管桩(4)分别和T型标准件(1)通过第二法兰盘(5)、第三法兰盘(6)和螺栓连接,T型标准件(1)和方形标准件(3)通过正方形第一法兰盘(2)和螺栓连接,可回收锚索/杆(8)锚固在后排钢管桩(4)上或是前排钢管桩(7)之间的钢桁架方形标准件(3)上。进一步的,所述前排钢管桩(7)、后排钢管桩(4)分别和T型标准件(1)通过第二法兰盘(5)、第三法兰盘(6)和螺栓连接,T型标准件(1)和方形标准件(3)通过正方形第一法兰盘(2)和螺栓连接,构成整体空间受力体系,并可以回收再利用。进一步的,所述钢桁架T型标准件(1)在1个面上焊接圆形第二法兰盘(5)、在3个面上焊接正方形第一法兰盘(2),方形标准件(3)在两个面上焊接正方形第一法兰盘(2)。进一步地,T型标准件(1)和方形标准件(3)均为工厂预制构件。上述一种可回收的双排钢管桩和钢桁架冠梁组合锚拉支护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法为:第一步:根据设计图纸在工厂进行标准构件的加工和试验测试工作;第二步:将标准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根据提前放线和桩基定位,采用打桩机将钢管桩打入土中至固定标高。第三步:将圆形法兰盘焊接至钢管桩顶部第四部:若将锚杆(索)锚定在后排桩,将锚杆(索)锚固端用螺栓固定在钢管桩端部的法兰盘上。第四步:将T型标准件吊装至钢管桩顶部,通过高强螺栓与圆形钢管桩连接。第五步:吊装方形标准件,通过高强螺栓与T型标准件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连接。第六步:将锚杆(索)锚定在后排桩顶上,或将锚杆(索)锚固在前排桩中间的方形标准件上。第七步:进行基坑开挖第六步:地下室施工完毕,基坑回填,进行支护结构拆除,先卸下螺栓,锚杆(索)回收,再拆除方形标准件和T型标准件,或是卸下螺栓,将桁架冠梁整体吊装至空旷场地再进行拆解。第七步:回收圆形钢管桩。整理所有支护构件运至其他工程再利用。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回收的双排钢管桩和钢桁架冠梁组合锚拉支护体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的双排钢管桩和钢桁架冠梁组合锚拉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桁架T型标准件(1)、钢桁架方形标准件(3)、T型标准件和方形标准件连接正方形第一法兰盘(2)、前排钢管桩(7)、后排钢管桩(4)、T型标准件下端圆形第二法兰盘(5)、钢管桩上端圆形第三法兰盘(6)、可回收锚索/杆(8),所述钢管桩上端圆形第三法兰盘(6)通过焊接与前排钢管桩(7)连接,T型标准件下端圆形第二法兰盘(5)通过焊接与T型标准件(1)连接,前排钢管桩(7)、后排钢管桩(4)分别和T型标准件(1)通过第二法兰盘(5)、第三法兰盘(6)和螺栓连接,T型标准件(1)和方形标准件(3)通过正方形第一法兰盘(2)和螺栓连接,可回收锚索/杆(8)锚固在后排钢管桩(4)上或是前排钢管桩(7)之间的钢桁架方形标准件(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的双排钢管桩和钢桁架冠梁组合锚拉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桁架T型标准件(1)、钢桁架方形标准件(3)、T型标准件和方形标准件连接正方形第一法兰盘(2)、前排钢管桩(7)、后排钢管桩(4)、T型标准件下端圆形第二法兰盘(5)、钢管桩上端圆形第三法兰盘(6)、可回收锚索/杆(8),所述钢管桩上端圆形第三法兰盘(6)通过焊接与前排钢管桩(7)连接,T型标准件下端圆形第二法兰盘(5)通过焊接与T型标准件(1)连接,前排钢管桩(7)、后排钢管桩(4)分别和T型标准件(1)通过第二法兰盘(5)、第三法兰盘(6)和螺栓连接,T型标准件(1)和方形标准件(3)通过正方形第一法兰盘(2)和螺栓连接,可回收锚索/杆(8)锚固在后排钢管桩(4)上或是前排钢管桩(7)之间的钢桁架方形标准件(3)上。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全明刘俊岩何东林刘燕张西文孙斌堂刘军熙孟毅于文铭张建波冯小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