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珏庭专利>正文

一种基坑施工稳定沉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7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0
一种基坑施工稳定沉降方法,涉及道路桩基施工领域,包括7个主要步骤,主要保证围栏沉降时的稳定。应用时需要用到基坑支护装置。包括首尾相连形成圈状的支护桩组,支护桩组由若干个支护桩组成,支护桩固定连接有腰梁,相邻腰梁首尾连接后在支护桩组形成多边形支撑框,支护桩底部设置有内凹的收纳槽,收纳槽内设置有气囊,支护桩内设置有连接气囊的气管,支护桩顶部设置有连接有气囊的进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主要是在基坑围栏沉降不可避免时保证基坑围栏沉降时的稳定,通过底部的弹出气囊增加支护桩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沉降的压力,然后通过配重块使基坑围栏竖直沉降,尽可能的使基坑围栏受力均匀、沉降范围小,保证基坑面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施工稳定沉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桩基施工领域,主要为软土沉降土质基坑围栏支护技术。
技术介绍
地面沉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地面标高损失。自然因素包括构造下沉、地震、火山活动、气候变化、地应力变化及土体自然固结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开采固体矿产、岩溶塌陷、软土地区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固结沉降等。我国是地面沉降的重灾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在长三角地区沉降发生的原因主要由地质因素、抽水因素和建筑工程因素共同引发。地面沉降的危害主要有:(1)毁坏建筑物和生产设施;(2)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属于地层不稳定的地带,在进行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时,需要更多的建设投资,而且生产能力也受到限制;(3)造成海水倒灌。地面沉降区多出现在沿海地带。地面沉降到接近海面时,会发生海水倒灌,使土壤和地下水盐碱化。在建筑工程中,沉降问题是棘手的问题之一,会伴随整个建设过程和维护过程。在前期基坑挖建时,基坑周围的软土沉降会造成基坑变形,传统的支护桩在对抗变形的能力很差,非常容易造成渗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坑施工稳定沉降方法,本方法主要是在基坑围栏沉降不可避免时保证基坑围栏沉降时的稳定,通过底部的弹出气囊增加支护桩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沉降的压力,然后通过配重块使基坑围栏竖直沉降,尽可能的使基坑围栏受力均匀、沉降范围小,保证基坑面的稳定。解决以往基坑围栏沉降时出现偏移、错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基坑施工稳定沉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在基坑开挖前,于基坑周缘设置支护桩组将基坑包围,支护桩组的深度大于基坑开挖深度,每个支护桩底部都设置有可充气膨胀的气囊;步骤B:支护桩组内每个支护桩都固定连接腰梁,然后将腰梁首尾相接在支护桩组内形成正多边形的支撑框,随后在支护桩组上安装若干个传感器;步骤C:在基坑区域内设置疏干井,疏干井的深度大于基坑开挖深度,在支护桩组外设置有减压井,减压井的深度大于基坑开挖深度、小于支护桩组插入深度,随后对基坑进行开挖;步骤D:在开挖过程中,疏干井对开挖区域进行抽水疏干,减压井对开挖区域外土层进行减压;步骤E:在开挖过程以及开挖结束中通过传感器检测支护桩组的倾斜状态,如果支护桩组发生倾斜,则向倾斜侧的支护桩充气,让其底部的气囊探出膨胀,如果此时仍然无法避免支护桩倾斜则在相对的支护桩上增加配种块,保证沉降时支护桩组整体竖直沉降,支护桩组竖直后取出配种块以及将气囊放气收纳;步骤F:支护桩组发生沉降后,在支护桩顶部安装附加挡板,并且将相邻附加挡板固定连接,保证支护桩组顶部始终伸出在基坑外;步骤G:基坑开挖结束、支护桩组沉降稳定后,对基坑底部进行土壤固化处理,然后进行桩基浇筑,最后在桩基底部与支护桩之间进行薄膜防水密封。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F中,相邻附加挡板通过水泥浇筑相互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G中,在基坑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排水装置将日常雨水从基坑中排出。一种基坑支护装置,包括首尾相连形成圈状的支护桩组,所述支护桩组由若干个支护桩组成,所述的支护桩固定连接有腰梁,相邻所述腰梁首尾连接后在支护桩组形成多边形支撑框,所述的支护桩底部设置有内凹的收纳槽,所述的收纳槽内设置有气囊,所述的支护桩内设置有连接气囊的气管,所述的支护桩顶部设置有连接有气管的进气口。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支护桩顶部设置有上连接槽,所述的支护桩通过所述上连接槽连接附加挡板。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附加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口相配合的附加气管,所述的附加挡板顶部设置有连接所述附加气管的附加进气口。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附加挡板侧边设置有侧连接槽,所述的附加挡板通过所述侧连接槽相互连接,所述的侧连接槽上设置有附加灌浆孔。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支护桩上设置有与所述气管相配合的流量阀,所述的流量阀设置在所述支护桩暴露在外的位置。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附加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附加气管相配合的附加流量阀,所述的附加流量阀设置在所述附加挡板暴露在外的位置。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支护桩内侧设置有配重滑道,所述的配重滑道上可拆卸的滑动有配重块。本方法所述的基坑施工防沉降偏离方法主要运用在长三角地区的软土地基,公知的长三角地区为海相、湖相沉积为主,尤其是沿海围垦区域,沉降情况尤其严重。对于小范围的基坑来说,如高架路的桩基,在开挖前只需要在基坑范围内埋入支护桩即可,通过支护桩之间的水泥浇筑形成围栏,进行固定和防水。但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会造成支护桩周围地形的沉降,使得支护桩的受力不均,容易让支护桩组内起连接作用的成水泥撕裂变形,不仅影响固定和防水的作用,更影响开挖和浇筑的施工过程。为此在本申请中,支护桩组内每个支护桩上都固定有内腰梁,让所有的内腰梁连接起来形成在同一水平面内的内多边形支撑框,内多边形支撑框设置在支护桩组上部,让其与基坑底面共同作用,使得支护桩组形成为一个受力整体,既内多边形支撑框作为主支撑结构,基坑底面为辅支撑结构。在支护桩底部设置有可充气的气囊,当支护桩组倾斜后,对相应支护桩内的气囊进行充气,使其向外膨胀,增加受力面积,矫正或者减缓沉降角度。如果沉降偏离强力,则在对应的支护桩上增加配种滑块,让支护桩组趋于稳定,使得支护桩组始终处于竖直状态。在内多边形支撑框的作用下支护桩组呈整体运动,不会对支护桩之间的灌注水泥施加过大的力,保证了整个支护桩组的密封,同时也保证了支护桩组的形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主要是在基坑围栏沉降不可避免时保证基坑围栏沉降时的稳定,通过底部的弹出气囊增加支护桩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沉降的压力,然后通过配重块使基坑围栏竖直沉降,尽可能的使基坑围栏受力均匀、沉降范围小,保证基坑面的稳定。解决以往基坑围栏沉降时出现偏移、错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实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护桩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支护桩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附加挡板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支护桩组侧面部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支护桩组加装附加挡板侧面部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基坑支护装置,包括首尾相连形成圈状的支护桩组1,所述支护桩组1由若干个支护桩11组成,支护桩11之间通过水泥浇灌密封和固定,支护桩11高低一致。所述的支护桩11内固定连接有腰梁12,相邻所述腰梁12首尾连接后在支护桩组1内形成多边形支撑框122,腰梁12之间固定连接,可采用焊接、铆接等多种手段固定,多边形支撑框122在水平方向保持造型一致。支护桩11顶部设置有上连接槽16,所述的支护桩11通过所述上连接槽16连接附加挡板4。所述的附加挡板4侧边设置有侧连接槽43,所述的附加挡板4通过所述侧连接槽43相互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施工稳定沉降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n步骤A:在基坑开挖前,于基坑周缘设置支护桩组将基坑包围,支护桩组的深度大于基坑开挖深度,每个支护桩底部都设置有可充气膨胀的气囊;/n步骤B:支护桩组内每个支护桩都固定连接腰梁,然后将腰梁首尾相接在支护桩组内形成正多边形的支撑框,随后在支护桩组上安装若干个传感器;/n步骤C:在基坑区域内设置疏干井,疏干井的深度大于基坑开挖深度,在支护桩组外设置有减压井,减压井的深度大于基坑开挖深度、小于支护桩组插入深度,随后对基坑进行开挖;/n步骤D:在开挖过程中,疏干井对开挖区域进行抽水疏干,减压井对开挖区域外土层进行减压;/n步骤E:在开挖过程以及开挖结束中通过传感器检测支护桩组的倾斜状态,如果支护桩组发生倾斜,则向倾斜侧的支护桩充气,让其底部的气囊探出膨胀,如果此时仍然无法避免支护桩倾斜则在相对的支护桩上增加配种块,保证沉降时支护桩组整体竖直沉降,支护桩组竖直后取出配种块以及将气囊放气收纳;/n步骤F:支护桩组发生沉降后,在支护桩顶部安装附加挡板,并且将相邻附加挡板固定连接,保证支护桩组顶部始终伸出在基坑外;/n步骤G:基坑开挖结束、支护桩组沉降稳定后,对基坑底部进行土壤固化处理,然后进行桩基浇筑,最后在桩基底部与支护桩之间进行薄膜防水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施工稳定沉降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在基坑开挖前,于基坑周缘设置支护桩组将基坑包围,支护桩组的深度大于基坑开挖深度,每个支护桩底部都设置有可充气膨胀的气囊;
步骤B:支护桩组内每个支护桩都固定连接腰梁,然后将腰梁首尾相接在支护桩组内形成正多边形的支撑框,随后在支护桩组上安装若干个传感器;
步骤C:在基坑区域内设置疏干井,疏干井的深度大于基坑开挖深度,在支护桩组外设置有减压井,减压井的深度大于基坑开挖深度、小于支护桩组插入深度,随后对基坑进行开挖;
步骤D:在开挖过程中,疏干井对开挖区域进行抽水疏干,减压井对开挖区域外土层进行减压;
步骤E:在开挖过程以及开挖结束中通过传感器检测支护桩组的倾斜状态,如果支护桩组发生倾斜,则向倾斜侧的支护桩充气,让其底部的气囊探出膨胀,如果此时仍然无法避免支护桩倾斜则在相对的支护桩上增加配种块,保证沉降时支护桩组整体竖直沉降,支护桩组竖直后取出配种块以及将气囊放气收纳;
步骤F:支护桩组发生沉降后,在支护桩顶部安装附加挡板,并且将相邻附加挡板固定连接,保证支护桩组顶部始终伸出在基坑外;
步骤G:基坑开挖结束、支护桩组沉降稳定后,对基坑底部进行土壤固化处理,然后进行桩基浇筑,最后在桩基底部与支护桩之间进行薄膜防水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施工稳定沉降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F中,相邻附加挡板通过水泥浇筑相互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施工稳定沉降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G中,在基坑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排水装置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珏庭
申请(专利权)人:谢珏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