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装式土钉墙构造和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拼装式土钉墙构造和施工方法,属于岩土工程基坑支护
,适用于建设规模较小、工期较短、地质条件较好、现场条件不适宜使用大型机具设备的基坑支护。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于超过一定深度的基坑需要进行专项支护,对于一些虽未超过一定深度但由于环保等要求,也需要对边坡编制专项方案或进行防护,以保证基础的安全,同时,由于对边坡进行了封闭防护,也减少了扬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由于一般的土钉墙支护结构,在坡面施工时,先固定坡面钢筋网片并与加强筋、土钉等焊接在一起,然后采用喷锚机喷射混凝土,施工时需要配备空压机、干喷机等机具。由于采用干喷机作业,这种机具相对较小,但是,采用的原料为散装的水泥、石子和砂子,扬尘污染较为严重,而采用较为环保的湿喷机,其机具较大,并且需要混凝土罐车运送混凝土,其体积重量较大,当基坑深度较小且工作量较小,或者伴随着交通不方便时,这种设备很不方便,即较难适用于一些小型基坑的支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装式土钉墙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均匀固定设置在边坡坡面(2)土钉孔内的土钉(1)以及设置在边坡坡面(2)上的预制格状面板;所述土钉(1)和预制格状面板成排设置;/n所述土钉(1)外露的端部折弯;每排土钉(1)折弯的端部均与水平加强筋(6)连接;每排土钉(1)通过水平加强筋(6)与相邻上、下两排预制格状面板固定;/n所述预制格状面板包括发泡细石混凝土浇注的格状板体(3)、间隔均匀设置在格状板体(3)内的横向钢筋(4)和间隔均匀设置在横向钢筋(4)上的纵向钢筋(5),横向钢筋(4)和纵向钢筋(5)两端预弯设置在格状板体(3)外侧,在所述格状板体(3)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式土钉墙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均匀固定设置在边坡坡面(2)土钉孔内的土钉(1)以及设置在边坡坡面(2)上的预制格状面板;所述土钉(1)和预制格状面板成排设置;
所述土钉(1)外露的端部折弯;每排土钉(1)折弯的端部均与水平加强筋(6)连接;每排土钉(1)通过水平加强筋(6)与相邻上、下两排预制格状面板固定;
所述预制格状面板包括发泡细石混凝土浇注的格状板体(3)、间隔均匀设置在格状板体(3)内的横向钢筋(4)和间隔均匀设置在横向钢筋(4)上的纵向钢筋(5),横向钢筋(4)和纵向钢筋(5)两端预弯设置在格状板体(3)外侧,在所述格状板体(3)上均匀设置安装固定孔(7);所述预制格状面板通过在相应的安装固定孔(7)内插入短钢筋固定在边坡坡面(2)上,相邻的两个预制格状面板通过其外露的横向钢筋(4)和纵向钢筋(5)相搭接并浇注,所述水平加强筋(6)设置在上、下两排预制格状面板的纵向钢筋(5)相搭接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拼装式土钉墙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格状板体(3)内设置细菱形网片(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拼装式土钉墙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格状板体(3)表面上间隔均匀设置凸出的格状肋(9),每个格状肋(9)与横向钢筋(4)和纵向钢筋(5)交叉点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拼装式土钉墙构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横向钢筋(4)或纵向钢筋(5)的距离为245-255mm;
水平加强筋(6)的直径为14-16mm,横向钢筋(4)或纵向钢筋(5)的直径为3.9-4.1mm。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拼装式土钉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一、按岩土设计从上到下分层开挖基坑边坡土体,先开挖第一层边坡(11)土体,第一层边坡(11)整体呈长方形,其宽度为1.2-1.5m,然后平整第一层边坡(11)的边坡坡面(2);
二、沿水平方向在第一层边坡(11)的边坡坡面(2)上间隔均匀设置一排土钉孔,在土钉孔内固定设置土钉(1),每个土钉(1)端部露出边坡坡面(2)30-50mm;边坡坡面(2)的土钉孔中心与第一层边坡(11)坡底的直线距离为0.4-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佳,陈娟娟,杨永涛,李春亮,
申请(专利权)人:李思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