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96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裂缝修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位于右侧的连接板内侧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路辊。该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通过刮板实现了对裂缝填料凸出处的刮平,保证了裂缝处的平整性,保证了压平装置对裂缝处的压平效果,推杆电机、固定板和刮板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刮板高度的调节,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水泵、吸水管、吸水罩、导水管、储水罐和高压喷头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刮板的清洗,避免了刮板上残留大量的材料,影响刮板的使用,同时清洗用水流送至裂缝处,实现对裂缝处的养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
本技术涉及裂缝修补
,具体为一种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
技术介绍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各国尽管对高速公路的命名不同,但都是专指有四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此外,有不少国家对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称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坚固耐用,但因为车流量大,大的维修较少,但是一些小修小补却是时常需要的,修补后需要使用到一种压平装置对裂缝进行压平,现有的压平装置在对裂缝处进行压平时,因为裂缝中的填料较多时,会导致裂缝处的填料凸出,无法压平,且对裂缝处压平后需要人工洒水对裂缝处进行养护,使用起来较为麻烦。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9759987U中提供的一种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其基本描述为:该技术设置了铲平装置,当裂缝处填料过多时,滚压桶对裂缝处进行压平,然后铲平装置对裂缝压平处的凸起部分进行刮平,保证裂缝压平处与地面平齐,保证压平效果,该公路用小裂缝补休快速压平装置设置了喷水装置,ISGD水泵把水箱内的水输送到喷水装置,喷水装置对裂缝处进行喷水养护。但技术在对路面进行铲平时,因为修补裂缝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粘黏性,在刮板对刮平时会有一定的材料粘黏在刮板上,当粘黏的材料过多时,会影响对刮板的使用,且后续在对刮板进行清理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影响对压平装置的正常应用。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了一种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压平装置在对裂缝处进行压平时,因为裂缝中的填料较多时,会导致裂缝处的填料凸出,无法压平,且对裂缝处压平后需要人工洒水对裂缝处进行养护,使用起来较为麻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位于右侧的连接板内侧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路辊,位于左侧的连接板内侧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压路辊,所述第二压路辊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握把,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外表面的顶部连通有注水管道,所述搅拌桶内顶侧壁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桶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搅拌桶的上表面并与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罐,所述储水罐外表面的右侧连通有高压喷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正后方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前端穿过搅拌桶外表面的底部并与吸水罩的后端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位于右侧的底端穿过底座的上表面并与储水罐外表面的顶部连通,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右侧面的顶部设置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底座的上表面并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刮板。优选的,所述控制握把的外表面设置有包裹层,包裹层的制作材料为橡胶,包裹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径与导水管的外径相适配。优选的,所述高压喷头的数量为六组,六组高压喷头水平设置于储水罐外表面的右侧。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的厚度在五厘米至八厘米之间。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径与推杆电机输出端的外径相适配。(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通过刮板实现了对裂缝填料凸出处的刮平,保证了裂缝处的平整性,保证了压平装置对裂缝处的压平效果,推杆电机、固定板和刮板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刮板高度的调节,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水泵、吸水管、吸水罩、导水管、储水罐和高压喷头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刮板的清洗,避免了刮板上残留大量的材料,影响刮板的使用,同时清洗用水流送至裂缝处,实现对裂缝处的养护。2、该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通过连接板、第一压路辊、第二压路辊、第一皮带轮、第一驱动电机、第二皮带轮和控制握把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压平装置的移动,通过电机进行驱动,降低了使用者的疲劳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搅拌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连接板;3、第一压路辊;4、第二压路辊;5、第一皮带轮;6、第一驱动电机;7、第二皮带轮;8、控制握把;9、搅拌桶;10、注水管道;11、转轴;12、搅拌叶;13、第二驱动电机;14、储水罐;15、高压喷头;16、水泵;17、吸水管;18、吸水罩;19、导水管;20、推杆电机;21、固定板;22、刮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位于右侧的连接板2内侧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路辊3,位于左侧的连接板2内侧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压路辊4,第二压路辊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底座1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7,第一皮带轮5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7传动连接,底座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握把8,连接板2、第一压路辊3、第二压路辊4、第一皮带轮5、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皮带轮7和控制握把8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压平装置的移动,通过电机进行驱动,降低了使用者的疲劳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底座1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搅拌桶9,搅拌桶9外表面的顶部连通有注水管道10,搅拌桶9内顶侧壁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2,搅拌桶9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3,第一驱动电机6与第二驱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位于右侧的连接板(2)内侧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路辊(3),位于左侧的连接板(2)内侧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压路辊(4),所述第二压路辊(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7),所述第一皮带轮(5)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7)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握把(8),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搅拌桶(9),所述搅拌桶(9)外表面的顶部连通有注水管道(10),所述搅拌桶(9)内顶侧壁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2),所述搅拌桶(9)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穿过搅拌桶(9)的上表面并与转轴(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罐(14),所述储水罐(14)外表面的右侧连通有高压喷头(1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的正后方设置有水泵(16),所述水泵(16)的输入端连通有吸水管(17),所述吸水管(17)的前端穿过搅拌桶(9)外表面的底部并与吸水罩(18)的后端连通,所述水泵(16)的输出端连通有导水管(19),所述导水管(19)位于右侧的底端穿过底座(1)的上表面并与储水罐(14)外表面的顶部连通,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右侧面的顶部设置有推杆电机(20),所述推杆电机(20)的输出端穿过底座(1)的上表面并与固定板(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1)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刮板(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位于右侧的连接板(2)内侧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路辊(3),位于左侧的连接板(2)内侧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压路辊(4),所述第二压路辊(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7),所述第一皮带轮(5)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7)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握把(8),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搅拌桶(9),所述搅拌桶(9)外表面的顶部连通有注水管道(10),所述搅拌桶(9)内顶侧壁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2),所述搅拌桶(9)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穿过搅拌桶(9)的上表面并与转轴(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罐(14),所述储水罐(14)外表面的右侧连通有高压喷头(1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的正后方设置有水泵(16),所述水泵(16)的输入端连通有吸水管(17),所述吸水管(17)的前端穿过搅拌桶(9)外表面的底部并与吸水罩(18)的后端连通,所述水泵(16)的输出端连通有导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锋赵广许宗元顾阳阳姚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攀甬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