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艺云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77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其结构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支撑台、底座、滑槽、固定横杆、手轮、第一丝杆、螺纹套、轴承和夹紧机构,夹紧机构由架体、导轨、摇杆、第二丝杆、导杆、夹块、支撑块、拉环、拉块、连接架、棘齿、扭簧和棘轮组成,该用于建筑施工用升降机通过设置了夹紧机构,放入管材后摇动摇杆使第二丝杆转动,之后两个夹块相互靠近将其夹紧固定,并且同时棘轮和棘齿相互卡位固定,需要卸货时只需拉起拉环使棘齿脱离棘轮,此时即可反向转动摇杆打开夹块,解决了现有升降机在升降时管材容易左右滑动,不便于对不同粗细的管材进行固定的问题,达到夹紧固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用升降机
本技术涉及升降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用升降机。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升降机是一种多功能升降机械设备,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升降机将管材进行向上运输,但现有升降机在升降时管材容易左右滑动,不便于对不同粗细的管材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用升降机,解决了现有升降机在升降时管材容易左右滑动,不便于对不同粗细的管材进行固定的问题,达到夹紧固定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包括第一转动杆、固定横杆和手轮,所述第一转动杆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二转动杆转动配合,并且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头尾两端分别与支撑台和底座转动配合,所述支撑台和底座右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转动杆沿着滑槽左右滑动,所述支撑台顶部与夹紧机构竖直固定,所述夹紧机构由架体、导轨、摇杆、第二丝杆、导杆、夹块、支撑块、拉环、拉块、连接架、棘齿、扭簧和棘轮组成,所述架体竖直固定在支撑台上端,所述导轨紧固在架体上端,所述摇杆右侧与第二丝杆进行固定,并且第二丝杆中部通过轴承与架体转动配合,所述导杆两端与架体进行固定,所述夹块上端分别沿着导轨、第二丝杆和导杆左右滑动,所述支撑块紧固于架体后部,所述拉环底部与拉块进行固定,并且拉块上端沿着支撑块上下滑动,所述连接架两端分别与拉块和棘齿转动配合,并且棘齿后部通过转轴与架体转动配合,所述扭簧紧密缠绕于连接架中部,所述棘轮紧固在第二丝杆右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横杆横向固定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中部,所述手轮后部与第一丝杆进行电弧焊,并且第一丝杆与螺纹套内侧转动配合,所述螺纹套紧固在固定横杆中部,所述第一丝杆后部通过轴承与固定横杆转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宽度是支撑台宽度的百分之九十,并且架体与支撑台安装角度为90度。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两端设置有限位块,并且两个限位块相互对称安装。进一步的,所述摇杆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并且每条防滑纹路深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丝杆外径是导杆外径的两倍,并且导杆和第二丝杆相互平行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夹块设置有两块,并且夹块下端中部呈弧形。进一步的,所述拉环厚度为0.5cm,并且拉环内圈设置有防滑凸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丝杆中部纹路设置有两段,并且两段纹路角度相反。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为不锈钢材质。进一步的,所述棘齿为高碳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了夹紧机构,放入管材后摇动摇杆使第二丝杆转动,之后两个夹块相互靠近将其夹紧固定,并且同时棘轮和棘齿相互卡位固定,需要卸货时只需拉起拉环使棘齿脱离棘轮,此时即可反向转动摇杆打开夹块,解决了现有升降机在升降时管材容易左右滑动,不便于对不同粗细的管材进行固定的问题,达到夹紧固定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棘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转动杆-1、第二转动杆-2、支撑台-3、底座-4、滑槽-5、固定横杆-6、手轮-7、第一丝杆-8、螺纹套-9、轴承-10、夹紧机构-11、架体-111、导轨-112、摇杆-113、第二丝杆-114、导杆-115、夹块-116、支撑块-117、拉环-118、拉块-119、连接架-1110、棘齿-1111、扭簧-1112、棘轮-11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包括第一转动杆1、固定横杆6和手轮7,第一转动杆1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二转动杆2转动配合,并且第一转动杆1和第二转动杆2头尾两端分别与支撑台3和底座4转动配合,支撑台3和底座4右侧均开设有滑槽5,第二转动杆2沿着滑槽5左右滑动,支撑台3顶部与夹紧机构11竖直固定,夹紧机构11由架体111、导轨112、摇杆113、第二丝杆114、导杆115、夹块116、支撑块117、拉环118、拉块119、连接架1110、棘齿1111、扭簧1112和棘轮1113组成,架体111竖直固定在支撑台3上端,导轨112紧固在架体111上端,摇杆113右侧与第二丝杆114进行固定,并且第二丝杆114中部通过轴承与架体111转动配合,导杆115两端与架体111进行固定,夹块116上端分别沿着导轨112、第二丝杆114和导杆115左右滑动,支撑块117紧固于架体111后部,拉环118底部与拉块119进行固定,并且拉块119上端沿着支撑块117上下滑动,连接架1110两端分别与拉块119和棘齿1111转动配合,并且棘齿1111后部通过转轴与架体111转动配合,扭簧1112紧密缠绕于连接架1110中部,能够起到很好的复位作用,棘轮1113紧固在第二丝杆114右侧,棘轮1113能够通过棘齿1111很好的卡位固定,同时能够与第二丝杆114同时转动。其中,所述固定横杆6横向固定在第一转动杆1和第二转动杆2中部,所述手轮7后部与第一丝杆8进行电弧焊,并且第一丝杆8与螺纹套9内侧转动配合,所述螺纹套9紧固在固定横杆6中部,所述第一丝杆8后部通过轴承10与固定横杆6转动配合,使得丝杆8转动更加顺畅。其中,所述架体111宽度是支撑台3宽度的百分之九十,并且架体111与支撑台3安装角度为90度,垂直安装能够增加固定性。其中,所述导轨112两端设置有限位块,并且两个限位块相互对称安装,使得夹块116滑动距离能够通过两侧限位块进行限位,不易脱落。其中,所述摇杆113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并且每条防滑纹路深度相同,摇动时能够通过防滑纹路增大摩擦,不易打滑。其中,所述第二丝杆114外径是导杆115外径的两倍,并且导杆115和第二丝杆114相互平行安装,能够使夹块同时在导杆115和第二丝杆114左右滑动。其中,所述夹块116设置有两块,并且夹块116下端中部呈弧形,两个夹块116相互对称设置能够同时呈相反方向滑动。其中,所述拉环118厚度为0.5cm,并且拉环118内圈设置有防滑凸块,拉动时能够通过防滑纹路增大摩擦,不易脱手。其中,所述第二丝杆114中部纹路设置有两段,并且两段纹路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包括第一转动杆(1)、固定横杆(6)和手轮(7),所述第一转动杆(1)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二转动杆(2)转动配合,并且第一转动杆(1)和第二转动杆(2)头尾两端分别与支撑台(3)和底座(4)转动配合,所述支撑台(3)和底座(4)右侧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第二转动杆(2)沿着滑槽(5)左右滑动;/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紧机构(11),所述支撑台(3)顶部与夹紧机构(11)竖直固定,所述夹紧机构(11)由架体(111)、导轨(112)、摇杆(113)、第二丝杆(114)、导杆(115)、夹块(116)、支撑块(117)、拉环(118)、拉块(119)、连接架(1110)、棘齿(1111)、扭簧(1112)和棘轮(1113)组成,所述架体(111)竖直固定在支撑台(3)上端,所述导轨(112)紧固在架体(111)上端,所述摇杆(113)右侧与第二丝杆(114)进行固定,并且第二丝杆(114)中部通过轴承与架体(111)转动配合,所述导杆(115)两端与架体(111)进行固定,所述夹块(116)上端分别沿着导轨(112)、第二丝杆(114)和导杆(115)左右滑动,所述支撑块(117)紧固于架体(111)后部,所述拉环(118)底部与拉块(119)进行固定,并且拉块(119)上端沿着支撑块(117)上下滑动,所述连接架(1110)两端分别与拉块(119)和棘齿(1111)转动配合,并且棘齿(1111)后部通过转轴与架体(111)转动配合,所述扭簧(1112)紧密缠绕于连接架(1110)中部,所述棘轮(1113)紧固在第二丝杆(114)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包括第一转动杆(1)、固定横杆(6)和手轮(7),所述第一转动杆(1)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二转动杆(2)转动配合,并且第一转动杆(1)和第二转动杆(2)头尾两端分别与支撑台(3)和底座(4)转动配合,所述支撑台(3)和底座(4)右侧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第二转动杆(2)沿着滑槽(5)左右滑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紧机构(11),所述支撑台(3)顶部与夹紧机构(11)竖直固定,所述夹紧机构(11)由架体(111)、导轨(112)、摇杆(113)、第二丝杆(114)、导杆(115)、夹块(116)、支撑块(117)、拉环(118)、拉块(119)、连接架(1110)、棘齿(1111)、扭簧(1112)和棘轮(1113)组成,所述架体(111)竖直固定在支撑台(3)上端,所述导轨(112)紧固在架体(111)上端,所述摇杆(113)右侧与第二丝杆(114)进行固定,并且第二丝杆(114)中部通过轴承与架体(111)转动配合,所述导杆(115)两端与架体(111)进行固定,所述夹块(116)上端分别沿着导轨(112)、第二丝杆(114)和导杆(115)左右滑动,所述支撑块(117)紧固于架体(111)后部,所述拉环(118)底部与拉块(119)进行固定,并且拉块(119)上端沿着支撑块(117)上下滑动,所述连接架(1110)两端分别与拉块(119)和棘齿(1111)转动配合,并且棘齿(1111)后部通过转轴与架体(111)转动配合,所述扭簧(1112)紧密缠绕于连接架(1110)中部,所述棘轮(1113)紧固在第二丝杆(114)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家鑫
申请(专利权)人:谢艺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