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
本技术属于注塑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浇注系统通常包括流道和浇口,其中流道一般包括用于连接外界熔料的主流道和用于将主流道的熔料输送至各型腔中的分流道,分流道末端通过浇口与型腔连通。现有浇注系统中,浇口内的熔料在进入型腔时温度不均匀或对成型产品的冲击过大,容易导致成型产品的外壁上出现流痕,产品合格率低。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190864.4)公开了一种内置混流的注塑模具,每一型腔上连接有多个浇口,各浇口的宽度方向中部均设有一扰流柱,使浇口内两侧的塑料熔料与中部的塑料熔料充分混流,提高进入模腔时熔料的温度均匀性;同时流道用于与浇口连通的末端设有缓冲区,浇口均与缓冲区连通,该缓冲区水平设置且主要用于分流。然而,该技术方案只适用于制备较薄的塑料制品,对于较厚的塑料制品而言,成型产品依然会出现流痕,需进一步降低熔料对成型产品的冲击以及进一步提高进入型腔内的熔料的温度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有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道(11)、分流道(12)、缓冲管(4)和浇口(2),所述分流道(12)呈圆管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4)与浇口(2)均呈扁管状,所述缓冲管(4)竖向设置,所述缓冲管(4)的下端与分流道(12)连接,所述缓冲管(4)的上端与浇口(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道(11)、分流道(12)、缓冲管(4)和浇口(2),所述分流道(12)呈圆管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4)与浇口(2)均呈扁管状,所述缓冲管(4)竖向设置,所述缓冲管(4)的下端与分流道(12)连接,所述缓冲管(4)的上端与浇口(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4)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12)和浇口(2)均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4)为矩形管,所述浇口(2)在垂直于熔料流动方向上的截面呈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缓冲结构的浇注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胤铨,李金国,虞伟炳,姚震,
申请(专利权)人:李金国,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