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把手加工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21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把手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底板、支撑装置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前夹和后夹,夹体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下端右壁设置有横向把手,夹体本体后壁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后端设置有通孔,后夹与前夹呈前后对称结构,前夹与后夹之间设置有弹簧,支撑装置固定设置于底板的上端,支撑竖杆的上端与支撑横杆的左侧连接,支撑横杆的右端穿过前夹的通孔、后夹的通孔与弹簧,支撑横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位于前夹的左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很好的固定、支撑把手,且方便操作人员施力使夹持装置打开,从而方便调节夹持把手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把手加工用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夹持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把手加工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变的非常普及,现在的每个家庭几乎都拥有一辆汽车,对车的要求也越来越大,汽车的零件加工数量越来越大,现在很多汽车的把手上都需要贴膜,传统在加工汽车把手时,都是通过人工握持把手,或者将其放置在平面上贴附,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现在市面上也没有针对性的夹持装置辅助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的汽车把手加工用夹持装置。(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把手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底板、支撑装置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前夹和后夹,前夹包括夹体本体,夹体本体的上壁固定设置有固定板,下端右壁固定设置有横向把手,夹体本体后壁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前端与夹体本体固定连接,后端呈圆弧形,夹体本体后壁左端的连接块的左壁与夹体本体的左壁齐平,右端连接块的右壁与夹体本体的右壁之间是距离与连接块的厚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把手加工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前夹(2)和后夹(3),所述前夹(2)包括夹体本体(4),夹体本体(4)的上壁固定设置有固定板(5),下端右壁固定设置有横向把手(8),夹体本体(4)后壁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前端与夹体本体(4)固定连接,后端呈圆弧形,夹体本体(4)后壁左端的连接块(6)的左壁与夹体本体(4)的左壁齐平,右端连接块(6)的右壁与夹体本体(4)的右壁之间是距离与连接块(6)的厚度一致,连接块(6)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支撑装置相匹配的左右贯穿的通孔(16),所述后夹(3)与前夹(2)呈前后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把手加工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前夹(2)和后夹(3),所述前夹(2)包括夹体本体(4),夹体本体(4)的上壁固定设置有固定板(5),下端右壁固定设置有横向把手(8),夹体本体(4)后壁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前端与夹体本体(4)固定连接,后端呈圆弧形,夹体本体(4)后壁左端的连接块(6)的左壁与夹体本体(4)的左壁齐平,右端连接块(6)的右壁与夹体本体(4)的右壁之间是距离与连接块(6)的厚度一致,连接块(6)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支撑装置相匹配的左右贯穿的通孔(16),所述后夹(3)与前夹(2)呈前后对称结构,且前夹(2)连接块(6)上的通孔(16)与后夹(3)连接块(6)上的通孔(16)对齐,前夹(2)与后夹(3)之间设置有与支撑装置相匹配的弹簧(15),所述弹簧(15)一端与前夹(2)的夹体本体(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后夹(3)的夹体本体(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横杆(10)和支撑竖杆(9),所述支撑竖杆(9)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横杆(10)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横杆(10)的右端穿过前夹(2)的通孔(16)、后夹(3)的通孔(16)与弹簧(15),支撑横杆(10)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7),所述第一限位块(7)侧端呈圆形,且直径大于通孔(16)直径,第一限位块(7)与连接块(6)接触,第一限位块(7)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1),所述第二限位块(11)位于前夹(2)的左端,第二限位块(11)呈圆环形,且内圆侧壁与支撑横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子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