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气密性测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216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CCD气密性测试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杆体的上方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旋螺纹杆与右旋螺纹杆;通过左旋螺纹杆、右旋螺纹杆、夹板、块体等零件之间的配合使用,在对CCD进行测试时,当不同大小的CCD在测试时,能够对不同大小的CCD固定住对其测试,避免一种规格的CDD一台测试装置导致资源浪费,且能防止CCD在测试时从平台上掉落,从而保证CCD在测试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CD气密性测试设备
本技术涉及测试设备
,具体为CCD气密性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CCD是指电荷耦合器件,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具有自扫描、感受波谱范围宽、畸变小、体积小、重量轻、系统噪声低、功耗小、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并可做成集成度非常高的组合件。电荷耦合器件(CCD)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器件。CCD广泛应用在数码摄影、天文学,尤其是光学遥测技术、光学与频谱望远镜和高速摄影技术,如Luckyimaging。CCD在摄像机、数码相机和扫描仪中应用广泛,只不过摄像机中使用的是点阵CCD,即包括x、y两个方向用于摄取平面图像,而扫描仪中使用的是线性CCD,它只有x一个方向,y方向扫描由扫描仪的机械装置来完成。在风压和热压的作用下,气密性是保证建筑外窗保温性能稳定的重要控制性指标,外窗的气密性能直接关系到外窗的冷风渗透热损失,气密性能等级越高,热损失越小。中国专利N201520818483.6公开了N201520818483.6,虽然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详细记录下各个个体信息、提升检测速度,但是对于不同的电荷耦合器件体积大小不一,不同大小的电荷耦合器件在检测时需要更换不同的设备,导致浪费资源,为此,提出CCD气密性测试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CCD气密性测试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CCD气密性测试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杆体的上方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旋螺纹杆与右旋螺纹杆,所述左旋螺纹杆与所述右旋螺纹杆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滑块,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左旋螺纹杆,所述左旋螺纹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右旋螺纹杆,所述右旋螺纹杆远离所述左旋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块体,所述块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远离所述块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壳体的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测试架,所述测试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测试臂,所述测试臂的底部安装有测试镜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测试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远离所述测试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测试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杆远离所述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远离所述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夹板远离所述转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开关组,所述开关组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电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左旋螺纹杆、右旋螺纹杆、夹板、块体等零件之间的配合使用,在对CCD进行测试时,当不同大小的CCD在测试时,能够对不同大小的CCD固定住对其测试,避免一种规格的CDD一台测试装置导致资源浪费,且能防止CCD在测试时从平台上掉落,从而保证CCD在测试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块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左旋螺纹杆;3、第一杆体;4、第一气缸;5、右旋螺纹杆;6、底座;7、第二杆体;8、第一滑块;9、轴承;10、凹槽;11、测试镜头;12、第二滑块;13、把手;14、固定板;15、块体;16、第一滑槽;17、第二滑槽;18、夹板;19、螺纹通孔;20、转板;21、橡胶垫;22、电机;23、开关组;24、防滑垫;25、第二气缸;26、测试架;27、测试臂;28、转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CCD气密性测试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杆体7,第二杆体7的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远离第一滑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2,壳体1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二杆体7的上方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旋螺纹杆2与右旋螺纹杆5,左旋螺纹杆2与右旋螺纹杆5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2,壳体1的内侧壁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的内部安装有电机22,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左旋螺纹杆2,左旋螺纹杆2远离电机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右旋螺纹杆5,右旋螺纹杆5远离左旋螺纹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9,轴承9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壳体1,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7,第二滑槽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板14,第二滑槽17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滑槽16,第一滑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块体15,块体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杆体3,第一杆体3远离块体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壳体1的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固定板14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通孔19,螺纹通孔1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转杆28,转杆28靠近固定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18,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测试架26,测试架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测试臂27,测试臂27的底部安装有测试镜头1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测试架2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25,第二气缸25远离测试架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测试臂27;通过以上设置,第二气缸25的活塞杆推动测试臂27,方便调节测试镜头11更加全面的对CCD测试。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壳体1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底座6,底座6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4;通过以上设置,底座6对壳体1固定,使壳体1在作业时更加稳定,防滑垫24起到防滑作用,提升对壳体1的稳定效果。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转杆28远离夹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板20,转板20远离夹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3;通过以上设置,转板20配合把手13使操作人员在使用时更加便捷,在移动夹板18时省时省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CCD气密性测试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杆体(7),所述第二杆体(7)的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远离所述第一滑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2),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杆体(7)的上方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旋螺纹杆(2)与右旋螺纹杆(5),所述左旋螺纹杆(2)与所述右旋螺纹杆(5)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滑块(12),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部安装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左旋螺纹杆(2),所述左旋螺纹杆(2)远离所述电机(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右旋螺纹杆(5),所述右旋螺纹杆(5)远离所述左旋螺纹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9),所述轴承(9)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所述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板(14),所述第二滑槽(17)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滑槽(16),所述第一滑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块体(15),所述块体(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杆体(3),所述第一杆体(3)远离所述块体(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所述壳体(1)的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所述固定板(14)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通孔(19),所述螺纹通孔(1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转杆(28),所述转杆(28)靠近所述固定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18),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测试架(26),所述测试架(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测试臂(27),所述测试臂(27)的底部安装有测试镜头(11)。/n...

【技术特征摘要】
1.CCD气密性测试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杆体(7),所述第二杆体(7)的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远离所述第一滑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2),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杆体(7)的上方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旋螺纹杆(2)与右旋螺纹杆(5),所述左旋螺纹杆(2)与所述右旋螺纹杆(5)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滑块(12),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部安装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左旋螺纹杆(2),所述左旋螺纹杆(2)远离所述电机(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右旋螺纹杆(5),所述右旋螺纹杆(5)远离所述左旋螺纹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9),所述轴承(9)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所述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板(14),所述第二滑槽(17)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滑槽(16),所述第一滑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块体(15),所述块体(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杆体(3),所述第一杆体(3)远离所述块体(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所述壳体(1)的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所述固定板(14)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通孔(19),所述螺纹通孔(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敦文
申请(专利权)人:韦士肯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