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674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包括:外部导体,包括滑动地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二外部导体;中心导体,设置在所述外部导体中;和外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外部导体上,适于在所述外部导体的轴向方向上弹性变形,用于沿所述外部导体的轴向向外顶推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和所述第二外部导体,所述外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具有大致呈“U”型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用于分别支撑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和所述第二外部导体。因此,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外弹性部件施加在第一外部导体上的顶推力与外部导体的轴向平行,从而可保证第一外部导体与第一电子部件可靠电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同轴射频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同轴射频连接器通常包括外部导体、设置在外部导体中的中心导体和套装在外部导体上的螺旋型线圈外弹簧。外部导体通常包括滑动地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二外部导体。线圈外弹簧沿轴向方向向外顶推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二外部导体。第一外导体适于在线圈外弹簧施加的推力的作用下与第一电路板电接触,第二外部导体通常直接焊接到第二电路板上。在现有技术中,线圈外弹簧的两端的受力支撑面(或称为工作面)不是水平的,而是倾斜的,这会导致施加在第一外部导体上的推力与第一电路板不垂直,这会导致第一外部导体与第一电路板之间电接触不良。此外,在现有技术中,线圈外弹簧通常包括很多圈,因此其在轴向上的可压缩距离很小,这会限制连接器在轴向方向上的最小工作距离。此外,在现有技术中,线圈外弹簧的结构复杂、制造困难、并且用料较多,增加了连接器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外部导体,包括滑动地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二外部导体;中心导体,设置在所述外部导体中;和外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外部导体上,适于在所述外部导体的轴向方向上弹性变形,用于沿所述外部导体的轴向向外顶推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和所述第二外部导体,所述外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具有大致呈“U”型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用于分别支撑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和所述第二外部导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和所述第二外部导体分别被卡持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U”型开口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受力支撑面位于与所述外部导体的轴向垂直的同一水平面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外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外部导体的一侧,适于在与所述外部导体的轴线平行的竖直方向上弹性变形;第二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外部导体的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相对的另一侧,适于在所述竖直方向上弹性变形;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第二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对称地布置在所述外部导体的在其直径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位于与所述外部导体的轴线平行的第一竖直平面内;并且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位于与所述第一竖直平面平行的第二竖直平面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体上;所述外弹性部件的第一支撑部抵靠在所述第一外部导体或所述述第一绝缘体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外部导体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体上;所述外弹性部件的第二支撑部抵靠在所述第二外部导体或所述述第二绝缘体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大致呈Z字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包括第一上水平臂、第一下水平臂和连接在所述第一上水平臂和所述第一下水平臂之间的第一倾斜臂;并且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包括第二上水平臂、第二下水平臂和连接在所述第二上水平臂和所述第二下水平臂之间的第二倾斜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上水平臂和所述第二上水平臂的末端,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上水平臂和所述第二上水平臂构成所述第一支撑部;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下水平臂和所述第二下水平臂的末端,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下水平臂和所述第二下水平臂构成所述第二支撑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开口朝向相反的方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上水平臂和所述第二上水平臂位于与所述外部导体的轴线垂直的同一水平面内;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下水平臂和所述第二下水平臂位于与所述外部导体的轴线垂直的同一水平面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大致呈M字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包括第一上水平臂、第一下水平臂和连接在所述第一上水平臂和所述第一下水平臂之间的第一V形弯曲臂;并且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包括第二上水平臂、第二下水平臂和连接在所述第二上水平臂和所述第二下水平臂之间的第二V形弯曲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上水平臂和所述第二上水平臂的末端,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上水平臂和所述第二上水平臂构成所述第一支撑部;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下水平臂和所述第二下水平臂的末端,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下水平臂和所述第二下水平臂构成所述第二支撑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开口朝向相同的方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上水平臂和所述第二上水平臂位于与所述外部导体的轴线垂直的同一水平面内;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下水平臂和所述第二下水平臂位于与所述外部导体的轴线垂直的同一水平面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弧形或方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包括用于与一个第一电子部件电接触的接触部,所述第一外部导体适于在所述外弹性部件施加的轴向推力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一电子部件电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外部导体适于焊接、插接或螺纹连接到一个第二电子部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外部导体包括用于与第二电子部件电接触的接触部,所述第二外部导体适于在所述外弹性部件施加的轴向推力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二电子部件电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外部导体包括用于焊接到第二电子部件上的焊接脚,所述第二外部导体适于通过所述焊接脚焊接到所述第二电子部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中心导体包括滑动地组装在一起的第一中心导体和第二中心导体;所述第一中心导体的一端从所述连接器外露出,以便与第一电子部件电接触;所述第二中心导体的一端从所述连接器外露出,以便与第二电子部件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二中心导体的另一端上形成有筒状部,所述第一中心导体的另一端滑动地插装到所述第二中心导体的筒状部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内弹性部件,所述内弹性部件容纳在所述第二中心导体的筒状部中,并被压缩在所述第一中心导体和所述第二中心导体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绝缘支撑件,所述绝缘支撑件套装在所述中心导体上,用于将所述中心导体保持和固定在所述外部导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包括:/n外部导体(110、120),包括滑动地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外部导体(110)和第二外部导体(120);/n中心导体(210、220),设置在所述外部导体(110、120)中;和/n外弹性部件(130),安装在所述外部导体(110、120)上,适于在所述外部导体(110、120)的轴向方向上弹性变形,用于沿所述外部导体的轴向向外顶推所述第一外部导体(110)和所述第二外部导体(120),/n其特征在于:/n所述外弹性部件(130)的两端分别具有大致呈“U”型的第一支撑部(130a)和第二支撑部(130b),用于分别支撑所述第一外部导体(110)和所述第二外部导体(1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外部导体(110、120),包括滑动地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外部导体(110)和第二外部导体(120);
中心导体(210、220),设置在所述外部导体(110、120)中;和
外弹性部件(130),安装在所述外部导体(110、120)上,适于在所述外部导体(110、120)的轴向方向上弹性变形,用于沿所述外部导体的轴向向外顶推所述第一外部导体(110)和所述第二外部导体(12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弹性部件(130)的两端分别具有大致呈“U”型的第一支撑部(130a)和第二支撑部(130b),用于分别支撑所述第一外部导体(110)和所述第二外部导体(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部导体(110)和所述第二外部导体(120)分别被卡持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30a)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30b)的“U”型开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130a)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30b)的受力支撑面位于与所述外部导体(110、120)的轴向垂直的同一水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弹性部件(130)包括:
第一弹性元件(131),位于所述外部导体的一侧,适于在与所述外部导体(110、120)的轴线平行的竖直方向上弹性变形;
第二弹性元件(132),位于所述外部导体(110、120)的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31)相对的另一侧,适于在所述竖直方向上弹性变形;
第一连接部(133a),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31)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32)的第一端;和
第二连接部(133b),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31)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32)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31)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32)对称地布置在所述外部导体(110、120)的在其直径方向上相对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31)位于与所述外部导体(110、120)的轴线平行的第一竖直平面内;并且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32)位于与所述第一竖直平面平行的第二竖直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一绝缘体(101),所述第一外部导体(110)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体(101)上;
所述外弹性部件(130)的第一支撑部(130a)抵靠在所述第一外部导体(110)或所述述第一绝缘体(1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二绝缘体(102),所述第二外部导体(120)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体(102)上;
所述外弹性部件(130)的第二支撑部(130b)抵靠在所述第二外部导体(120)或所述述第二绝缘体(102)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31)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32)分别大致呈“Z”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31)包括第一上水平臂(131a)、第一下水平臂(131b)和连接在所述第一上水平臂(131a)和所述第一下水平臂(131b)之间的第一倾斜臂(131c);并且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32)包括第二上水平臂(132a)、第二下水平臂(132b)和连接在所述第二上水平臂(132a)和所述第二下水平臂(132b)之间的第二倾斜臂(132c)。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133a)连接所述第一上水平臂(131a)和所述第二上水平臂(132a)的末端,所述第一连接部(133a)、所述第一上水平臂(131a)和所述第二上水平臂(132a)构成所述第一支撑部(130a);并且
所述第二连接部(133b)连接所述第一下水平臂(131b)和所述第二下水平臂(132b)的末端,所述第二连接部(133b)、所述第一下水平臂(131b)和所述第二下水平臂(132b)构成所述第二支撑部(130b)。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130a)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30b)的开口朝向相反的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133a)、所述第一上水平臂(131a)和所述第二上水平臂(132a)位于与所述外部导体(110、120)的轴线垂直的同一水平面内;并且
所述第二连接部(133b)、所述第一下水平臂(131b)和所述第二下水平臂(132b)位于与所述外部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莉芸宋志刚翟鹏汪云河周闯鹏戴子富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