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593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不必准备多个手部就能够保持大小不同的工件的两端部的手装置。手装置包括:把持部(3),把持工件(W);把持部驱动部(4),使把持部能分别动作到把持工件的第1位置、张开最大程度的第2位置、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的第3位置;手机构部(5),具有保持工件的一对手部(51),能够使手部的张开位置可变;操作部(6),与把持部的动作连动,能够与手机构部连结;致动器(2),使把持部进退移动,手机构部构成为:在把持部处于第2位置时,手机构部与操作部连结,手部的张开位置与把持部利用致动器进行的进退移动连动地可变,在把持部处于第1位置或第3位置时,手机构部与操作部间的连结被解除,手部的张开位置被固定。

H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用于向搬运框供给半导体的引线框的引线框供给装置中,公知有构成为能够与不同尺寸的引线框对应地更换用于把持引线框的卡盘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432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利用手部保持工件的两端部的手装置,为了保持尺寸不同的工件而与工件的尺寸相应地更换手部会导致由手部的更换引起的生产损失(日文:タクトロス)增加。此外,需要准备多种手部以用于更换,因此需要更换用的手部的放置场所,也需要多种手部的制作成本。因此,对于利用手部保持工件的两端部的手装置,期望的是,不必准备多个手部就能够保持尺寸不同的工件的两端部。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公开的手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包括:把持部,其用于把持工件;把持部驱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把持部能分别动作到把持所述工件的第1位置、张开最大程度的第2位置、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之间的第3位置;手机构部,其具有用于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装置,其中,/n该手装置包括:/n把持部,其用于把持工件;/n把持部驱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把持部能分别动作到把持所述工件的第1位置、张开最大程度的第2位置、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之间的第3位置;/n手机构部,其具有用于保持由所述把持部把持的所述工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手部,并且能够使所述一对手部的张开位置可变;/n操作部,其设为与所述把持部的动作连动,能够与所述手机构部连结;以及/n致动器,其用于使所述把持部进退移动,/n所述手机构部构成为:在所述把持部处于所述第2位置时,该手机构部与所述操作部连结,所述一对手部的张开位置与所述把持部利用所述致动器进行的进退移动连动地可变,在所...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6 JP 2019-0858831.一种手装置,其中,
该手装置包括:
把持部,其用于把持工件;
把持部驱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把持部能分别动作到把持所述工件的第1位置、张开最大程度的第2位置、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之间的第3位置;
手机构部,其具有用于保持由所述把持部把持的所述工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手部,并且能够使所述一对手部的张开位置可变;
操作部,其设为与所述把持部的动作连动,能够与所述手机构部连结;以及
致动器,其用于使所述把持部进退移动,
所述手机构部构成为:在所述把持部处于所述第2位置时,该手机构部与所述操作部连结,所述一对手部的张开位置与所述把持部利用所述致动器进行的进退移动连动地可变,在所述把持部处于所述第1位置或所述第3位置时,该手机构部与所述操作部的连结被解除,所述一对手部的张开位置被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装置,其中,
所述手机构部还具有:张开位置调整部,其被设为能够在沿着所述把持部的进退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以及连杆部,其与所述张开位置调整部的移动连动地使所述一对手部在所述工件的宽度方向上进行张开动作,
所述张开位置调整部具有第1卡合部,
所述操作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的第2卡合部,
所述张开位置调整部构成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胁淑雄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