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效率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48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效率评估方法,针对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及车路协同应用的推进,基于车路协同组织的城市道路交通效率缺乏全面系统有效及定量化评估方法的问题,建立城市道路交通效率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层次分析‑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具体步骤为:1、建立车路协同组织的交叉口效率评估指标;2、评估指标数据预处理;3、基于多层次分析方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4、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综合评估交通状态和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具有科学、全面、简明的特点,可以对车路协同组织的交通效率进行客观的评估。

A traffic efficiency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vehicle road coord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效率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交通效率评估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效率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率不断增加,交通负荷也不断增大,导致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交通拥堵状况也愈发严重,影响了交通效率,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能源,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居民出行成本。随着车联网及车路协同技术的出现,通过改进复杂交通流环境下道路信息多元化提取方式,进行实时的信息交互,能够有效的规避碰撞,缓解拥堵,提高交通效率。随着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及“新基建”加快推进,以5G与C-V2X智能融合的车路协同系统在城市道路快速部署,尤其在复杂交通通行状态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部署,然而车路协同系统带来的交通效率提升及交通状态改善未被进行系统性、有效性地评估,由车路协同系统特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交通系统的性能。车路协同下交通组织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全自动驾驶,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路侧设备安全、实时通信;交通控制设备与车辆无缝衔接,交通安全、效率、排放、油耗、乘坐舒适度将达到综合最优的水平。在基于车路协同组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效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效率评估方法为:/nS1:综合、全面的选取交通效率评估指标,选取已部署车路协同系统的城市道路,获取其交通流参数的历史数据,建立车路协同组织的交通效率评估指标体系;/nS2:对交通效率指标进行评估指标无量纲标准化预处理,建立标准化矩阵;/nS3:基于层次分析法构造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层结构的多指标决策模型,建立判断矩阵,基于指标层各项参数的相对重要程度得到各指标的相对权重;/nS4:分析车路协同下具体效率的相关因素,确定综合评价的BP神经网络结构参数,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用于评价车路协同组织的交通效率评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效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效率评估方法为:
S1:综合、全面的选取交通效率评估指标,选取已部署车路协同系统的城市道路,获取其交通流参数的历史数据,建立车路协同组织的交通效率评估指标体系;
S2:对交通效率指标进行评估指标无量纲标准化预处理,建立标准化矩阵;
S3:基于层次分析法构造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层结构的多指标决策模型,建立判断矩阵,基于指标层各项参数的相对重要程度得到各指标的相对权重;
S4:分析车路协同下具体效率的相关因素,确定综合评价的BP神经网络结构参数,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用于评价车路协同组织的交通效率评估模型,实现对交通效率的定量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效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道路的选取应包括交叉口、路段、路网三个层次,从微观和宏观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根据交通效率评估要求进行全面的选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效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效率评估指标可以为有信号交叉口平均延误、无信号交叉口平均延误、交叉口平均饱和度、交叉口平均超载能力、交叉口转弯流量之类的交叉口评估指标,也可以为路段平均延误时间、路段平均延误比率、路段平均停车次数、路段平均停车时间、路段平均密度、路段平均速度、路段平均流量之类的路段评估指标或者是路网平均行程时间、路网最大排队车辆数、路网车辆冲突情况、路网最大排队长度、路网通畅程度之类的路网评估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效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处理的方式是以不同维度和不同指标建立m×n矩阵,原始数据矩阵为X=(xij)m×n,其中xij为第i个评价维度里的第j个评估指标原始数据,令xij的最大值为aj,最小值为bj,标准化的数据矩阵为Y=(yij)m×n,并且对于输出型指标对于输入型指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寿同杜志彬赵鹏超胡鑫谢卉瑜张庆余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智能网联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