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车站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719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车站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计算方法包括,获取车站j紧邻区间断面客流量的差值和车站j交换客流系数;求取车站j紧邻区间断面客流量的差值和车站j交换客流系数的乘积,并平均到经过车站j的每列列车上,得到在车站j的列车的平均交换客流量;获取车站j站台的有效面积;求取车站j站台的有效面积与在车站j的列车的平均交换客流量的比值,获取车站j站台的旅客人均占有面积;基于车站j站台的旅客人均占有面积,获取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中车站j的拥挤系数。所述计算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旅客在车站的拥挤感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车站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车站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和运量均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现有的轨道交通的种类越来越多,在研究轨道交通方面的开行方法时,针对不同制式的轨道交通求解主要以开行成本、出行费用为求解目标,部分相关研究在出行费用中考虑了旅客出行的舒适度,且大多采用惩罚系数作为出行费用计算的一部分。但表现舒适性最为重要的拥挤系数在区域内不同的出行过程中的体现不尽相同,以单一的惩罚系数不能体现旅客在多个出行环节对拥挤的感知。进一步,拥挤系数分为区间拥挤系数和车站拥挤系数两部分,多制式轨道交通在车站的站台、换乘通道、换乘大厅、扶梯等重要设施设备在客流拥挤方面均有不同的表现,其中站台客流的拥挤度和无序度是最为复杂,因此,如何获得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车站的拥挤系数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车站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计算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车站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车站j紧邻区间断面客流量的差值和车站j交换客流系数;/n求取车站j紧邻区间断面客流量的差值和车站j交换客流系数的乘积,并平均到经过车站j的每列列车上,得到在车站j的列车的平均交换客流量;/n获取车站j站台的有效面积;/n求取车站j站台的有效面积与在车站j的列车的平均交换客流量的比值,获取车站j站台的旅客人均占有面积;/n基于车站j站台的旅客人均占有面积,获取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中车站j的拥挤系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车站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站j紧邻区间断面客流量的差值和车站j交换客流系数;
求取车站j紧邻区间断面客流量的差值和车站j交换客流系数的乘积,并平均到经过车站j的每列列车上,得到在车站j的列车的平均交换客流量;
获取车站j站台的有效面积;
求取车站j站台的有效面积与在车站j的列车的平均交换客流量的比值,获取车站j站台的旅客人均占有面积;
基于车站j站台的旅客人均占有面积,获取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中车站j的拥挤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车站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建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的列车集合、区间集合和车站集合,其中,
列车集合用Q表示,元素表示列车集合中第类列车,,列车集合中共有L个元
素;
区间集合用E表示,元素i表示一个区间,i∈E,区间集合中共有M个元素;
车站集合用S表示,元素j表示一个车站,j∈S,车站集合中共有N个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车站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中车站j的拥挤系数满足:



其中,表示车站站台j的旅客人均占有面积,m2/人,,表示车站拥挤系数线性
函数的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车站拥挤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车
站站台j的旅客人均占有面积为车站j站台的有效面积与在车站j的列车的平均交换客
流量的比值:



其中,表示车站j的站台有效面积,单位为m2;表示在车站j列车的平均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李擎张波韦伟张晚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