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涡旋压缩机的主轴承座和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510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涡旋压缩机的主轴承座和涡旋压缩机。在一个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10)的主轴承座(100),所述主轴承座包括用于支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呈大致圆环状的止推部(120A、120B、120C)和设置有轴承以便支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驱动轴的主体部(140),在所述止推部(120A、120B、120C)中设置有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多个悬置部,并且所述悬置部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轴向方向(L)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轴承座能够调节止推部的刚度以更好的实现与动涡旋的底面的刚度匹配和变形协调,从而在止推表面的接触侧增大有效接触面积而获得更加均匀的接触应力分布以降低磨损,并且提供非接触侧的合适间隙以有利于润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涡旋压缩机的主轴承座和涡旋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的主轴承座和包括该主轴承座的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涡旋压缩机通常包括由定涡旋部件和动涡旋部件构成的压缩机构来实现流体的压缩。动涡旋部件由主轴承座或止推板支撑以提供轴向约束。现有的动涡旋部件和主轴承座或止推板的止推设计特别地在涡旋压缩机的重载工况下,例如,在运行工况“60/150/20/15-60Hz(其中,60为蒸发温度,150为冷凝温度,20为过热度,15为过冷度,所有温度的单位为华氏度;60Hz是运行频率)”下,很容易造成主轴承座或止推板和动涡旋部件的磨损。并且,常用的涡旋压缩机的制冷剂包括二氧化碳、R410等。当采用特殊的制冷剂例如R32时,止推表面的温度会达到例如华氏160度或者甚至更高,远高于使用常用制冷剂的温度,从而导致动涡旋部件和止推板的止推表面之间的润滑恶化,使动涡旋部件和止推板的止推表面上出现严重磨损。因此,希望提出一种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特别是在采用不同制冷剂的情况下提供用于压缩机的降低磨损并且改进润滑的止推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止推部的整体的刚度以更好的实现与动涡旋的底面的刚度匹配和变形协调的主轴承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几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的主轴承座,所述主轴承座包括用于支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呈大致圆环状的止推部和设置有轴承以便支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驱动轴的主体部,在所述止推部中设置有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多个悬置部,并且所述悬置部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轴向方向布置。优选地,在所述止推部的径向内侧部和/或径向外侧部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槽,由此形成所述悬置部。优选地,当沿所述轴向方向观察时,所述悬置部彼此部分重叠。优选地,所述悬置部中的每个悬置部具有位于径向两侧的相对的刚性端部和挠性端部,在所述悬置部中,至少一对相邻的悬置部中的第一悬置部的刚性端部和挠性端部的位置与第二悬置部的刚性端部和挠性端部的位置相反。优选地,所述凹槽包括在所述止推部的径向外侧部中设置的外侧凹槽,从而所述悬置部包括上悬置部和下悬置部,所述下悬置部的径向外侧端部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由此所述上悬置部的挠性端部位于径向外侧而刚性端部位于径向内侧,并且所述下悬置部的挠性端部位于径向内侧而刚性端部位于径向外侧。优选地,所述凹槽还包括在所述下悬置部的径向内侧部中设置的中部附加凹槽,从而所述下悬置部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一下悬置部和位于下侧的第二下悬置部。优选地,所述凹槽还包括在所述下悬置部的径向内侧部中设置的朝向下侧敞开的下部附加凹槽,从而所述下悬置部包括位于径向内侧的内悬置部和位于径向外侧的外悬置部。优选地,所述凹槽包括在所述止推部的径向内侧部中设置的上内侧凹槽和在所述止推部的径向外侧部中设置的下外侧凹槽,从而所述悬置部包括上悬置部、中间悬置部和下悬置部,并且所述下悬置部的径向外侧端部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由此所述上悬置部的挠性端部位于径向内侧而刚性端部位于径向外侧,所述中间悬置部的挠性端部位于径向外侧而刚性端部位于径向内侧,并且所述下悬置部的挠性端部位于径向内侧而刚性端部位于径向外侧。优选地,所述止推部与所述主体部是一体形成的。优选地,所述凹槽包括在所述止推部的径向外侧部中设置的上外侧凹槽和在所述止推部的径向内侧部中设置的下内侧凹槽,从而所述悬置部包括上悬置部和下悬置部,由此所述上悬置部的挠性端部位于径向外侧而刚性端部位于径向内侧,并且所述下悬置部的挠性端部位于径向内侧而刚性端部位于径向外侧。优选地,所述凹槽构造为:在沿着所述轴向方向的截面中呈矩形、U形、V形或底部窄开口宽的梯形。优选地,最接近所述止推部的止推表面的凹槽的上壁设置有阶梯部或者设置有凹陷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上述的主轴承座。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具有动涡旋端板的动涡旋,所述止推部设置有轴向地支承所述动涡旋端板的止推表面从而轴向地支承所述动涡旋的绕动。本专利技术的主轴承座,借助于止推部的沿轴向布置的多个悬置部的构造,并且特别地,借助于上下悬置部各自具有位于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的相对的刚性端部和挠性端部以及相邻悬置部的刚性端部和挠性端部的位置相反这一构造,能够调节止推部的整体的刚度以更好的实现与动涡旋的底面的刚度匹配和变形协调,从而例如在止推表面的接触侧可以增大有效接触面积而获得更加均匀的接触应力分布以降低磨损,并且在不影响原有的供油构造情况下可以在止推表面的非接触侧提供合适的间隙以供润滑油流通从而有利于止推表面的润滑。此外,形成悬置部的凹槽不仅有利于止推部本身的冷却并且可供制冷剂进入而进一步促进止推表面的冷却。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几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包括止推板和主轴承座的涡旋压缩机的立体剖视图;图2是包括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轴承座的涡旋压缩机的部分截面图;图3A和图3B分别是图2的主轴承座的止推部的立体图和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轴承座的止推部的剖视图;图5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轴承座的涡旋压缩机的部分截面图;图5B是图5A的主轴承座的止推部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主轴承座的止推部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主轴承座的剖视图,其中,主轴承座的止推部和主体部一体形成。图8A至图8D是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主轴承座的止推部的形成悬置部的凹槽的各种形式的一系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示范性的,而绝不是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上”和“下”等方位术语的使用仅出于方便阐述并非意在限制,例如,立式涡旋压缩机的情况下的上悬置部可以对应于卧式压缩机的情况下的左侧或右侧悬置部。现在将参考图1描述涡旋压缩机的基本构造。涡旋压缩机(以下简称为“压缩机”)10包括一般为圆柱形的外壳12。在外壳12上设置有进气接头(未示出)用于吸入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外壳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盖14。端盖14装配有排放接头用于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外壳12和端盖14之间还设置有相对于外壳12横向延伸的隔板16,从而将压缩机的内部空间分隔成高压侧和低压侧。端盖14和隔板16之间的空间构成高压侧空间,而隔板16与外壳12之间的空间构成低压侧空间。外壳12内容置有作为压缩机构的动涡旋部件20和定涡旋部件30以及作为驱动机构的马达40和驱动轴50。压缩机构可由驱动机构驱动并由主轴承座70支撑。主轴承座70可以任何期望的方式,如铆接在多个点处固定到壳体12。动涡旋构件20包括端板22,在所述端板22的一个表面(图3中为上表面)设置有涡旋卷24,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10)的主轴承座(100),所述主轴承座包括用于支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呈大致圆环状的止推部(120A、120B、120C)和设置有轴承以便支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驱动轴的主体部(140),/n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推部(120A、120B、120C)中设置有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多个悬置部,并且所述悬置部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轴向方向(L)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10)的主轴承座(100),所述主轴承座包括用于支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呈大致圆环状的止推部(120A、120B、120C)和设置有轴承以便支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驱动轴的主体部(140),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推部(120A、120B、120C)中设置有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多个悬置部,并且所述悬置部沿所述涡旋压缩机的轴向方向(L)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承座(100),其中,在所述止推部(120A、120B、120C)的径向内侧部和/或径向外侧部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槽,由此形成所述悬置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承座(100),其中,当沿所述轴向方向观察时,所述悬置部彼此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承座(100),其中,所述悬置部中的每个悬置部具有位于径向两侧的相对的刚性端部和挠性端部,在所述悬置部中,至少一对相邻的悬置部中的第一悬置部的刚性端部和挠性端部的位置与第二悬置部的刚性端部和挠性端部的位置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承座(100),其中,所述凹槽包括在所述止推部(120A)的径向外侧部中设置的外侧凹槽(123A),从而所述悬置部包括上悬置部(122A)和下悬置部(124A),所述下悬置部(124A)的径向外侧端部固定于所述主体部(140),由此所述上悬置部(122A)的挠性端部位于径向外侧而刚性端部位于径向内侧,并且所述下悬置部(124A)的挠性端部位于径向内侧而刚性端部位于径向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轴承座(100),其中,所述凹槽还包括在所述下悬置部(124A)的径向内侧部中设置的中部附加凹槽(125A1),从而所述下悬置部(124A)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一下悬置部(124A1)和位于下侧的第二下悬置部(124A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轴承座(100),其中,所述凹槽还包括在所述下悬置部(124A)的径向内侧部中设置的朝向下侧敞开的下部附加凹槽(125A2),从而所述下悬置部(124A)包括位于径向内侧的内悬置部(124A3)和位于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梁计许华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