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氟化外循环电解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氟化领域,涉及电解系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化学氟化外循环电解系统。
技术介绍
化合物氟化可以通过合成化学反应或电解来完成,化学合成氟化转化率低、反应剧烈、过程难以控制,安全风险高,提纯步骤多,电化学氟化是利用电极反应将氟原子引入有机或无机物的有效途径,转化率高,反应温和。目前三氟化氮、全氟磺酰氟等氟化反应均通过电化学氟化工艺完成。电化学氟化系统由美国化学家西蒙斯在1941年专利技术,1946年美国3M公司开始将其应用于工业中,生产了许多带有各种官能团的有机氟化物及无机氟化物。三氟化氮、氟气、全氟磺酰氟等电解系统等相继开发成功,并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电解生产中氟化剂通常采用氟化氢,将电解质与氟化氢以一定比例混合构成电解液,现在的氟化电解系统采用西蒙斯氟化电解系统,电解液不循环,储存于方形或圆形容器中,电极插入到电解液中,电极反应产生的热通过安装在电解槽内部的蛇管中的冷媒带出系统,造成氟化电解槽体积大、效率低,冷媒与电解液互串带来运行风险,电解槽上部为气相空间,容易造成阴极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氟化外循环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1)、阳极冷却器(2)、阳极气液分离器(3)、总冷却器(4)和阳极冷凝器(5),所述电解槽(1)阳极液出口借助管道与阳极冷却器(2)进液口相连,所述阳极冷却器(2)出液口借助管道与阳极气液分离器(7)上部的进液口相连;所述阳极气液分离器(7)底部的出液口借助管道与总冷却器(4)顶部进液口相连,所述总冷却器(4)底部出液口借助管道与电解槽(1)的进液口相连;所述阳极气液分离器(3)顶部出气口借助管道与阳极冷凝器(5)进气口相连,阳极冷凝器(5)顶部出气口借助管道与集气罐相连;所述电解槽(1)阴极液出口借助管道与废气处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氟化外循环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1)、阳极冷却器(2)、阳极气液分离器(3)、总冷却器(4)和阳极冷凝器(5),所述电解槽(1)阳极液出口借助管道与阳极冷却器(2)进液口相连,所述阳极冷却器(2)出液口借助管道与阳极气液分离器(7)上部的进液口相连;所述阳极气液分离器(7)底部的出液口借助管道与总冷却器(4)顶部进液口相连,所述总冷却器(4)底部出液口借助管道与电解槽(1)的进液口相连;所述阳极气液分离器(3)顶部出气口借助管道与阳极冷凝器(5)进气口相连,阳极冷凝器(5)顶部出气口借助管道与集气罐相连;所述电解槽(1)阴极液出口借助管道与废气处理塔相连;通过阳极气液分离器(3)、阳极冷凝器(5)和总冷却器(4)的高度设置,使得回收的液体组分能够通过重力关系汇集到总冷却器(4)中;
所述阳极气液分离器(3)上部借助带有控制阀的进料管道与氮气源、氟化氢源及电解质源相连;所述阳极冷凝器(5)与集气罐相连的管道上依次设有铂电阻、压力变送器、安全阀和控制阀;所述阴极冷凝器(8)与废气处理塔相连的管道上依次设有铂电阻、压力变送器、安全阀和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化学氟化外循环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解系统进一步包括阴极冷却器(6)、阴极气液分离器(7)和阴极冷凝器(8);
所述电解槽(1)阴极液出口借助管道与阴极冷却器(6)进液口相连,所述阴极冷却器(6)出液口借助管道与阴极气液分离器(7)上部的进液口相连,所述阴极气液分离器(7)底部的出液口借助管道与总冷却器(4)顶部进液口相连;所述阴极气液分离器(7)顶部出气口借助管道与阴极冷凝器(8)进气口相连,所述阴极冷凝器(8)顶部出气口借助管道与废气处理塔相连;
通过阴极气液分离器(7)、阴极冷凝器(8)和总冷却器(4)的高度设置,使得液体组分能够通过重力关系汇集到总冷却器(4)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电化学氟化外循环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解系统还包括电解液储罐(9),所述电解液储罐(9)一端借助管道与电解质源相连、另一端借助带退电解液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吝子东,郝春辉,冀延治,李柄缘,李林,曹红梅,杨雷雷,袁瑞玲,李虹璘,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重工邯郸派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