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济型集装箱用贝氏体耐候钢及用CSP线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钢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地属于一种经济型集装箱用贝氏体耐候钢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基地,产量占全球的90%以上,集装箱用耐候钢的年需求量达到350-500万吨。为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轻量化已经成为集装箱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低成本地减薄钢板厚度是新一代集装箱用耐候钢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消耗的集装箱用耐候钢中,以厚度≤2.0mm的极薄规格钢板比例最大,所占比重约为50%,由于其不仅热轧生产难度大而且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涂装处理,采用热轧板作为原料时,需要先进行喷丸或酸洗处理等表面处理,增加了工序成本和环境污染,再厚度不会低于4mm。目前一般以冷轧产品为主,但冷轧板生产成本高。以薄规格热轧板替代冷轧板可有效缩短制造流程,降低制造成本,是本领域的发展趋势。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103458A的文献,公开了一种“高强冷轧耐候钢板的制造方法及高强冷轧耐候钢板”,该文献所属钢认为冷轧钢,其是解决常规热连退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济型集装箱用贝氏体耐候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51~0.065%,Si:0.61~0.85%,Mn:0.81~1.02%,P:0.08~0.15%,S:≤0.005%,Al:0.015~0.055%,Cu:0.46~0.61%,Cr:0.61~0.72%,Ti:0.026~0.061%,N:≤0.006%,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金相组织为不低于体积占比95%的贝氏体;力学性能:屈服强度:351~396MPa,抗拉强度:483~532MPa,延伸率:36~4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济型集装箱用贝氏体耐候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51~0.065%,Si:0.61~0.85%,Mn:0.81~1.02%,P:0.08~0.15%,S:≤0.005%,Al:0.015~0.055%,Cu:0.46~0.61%,Cr:0.61~0.72%,Ti:0.026~0.061%,N:≤0.006%,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金相组织为不低于体积占比95%的贝氏体;力学性能:屈服强度:351~396MPa,抗拉强度:483~532MPa,延伸率:36~4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集装箱用贝氏体耐候钢,其特征在于:C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53~0.06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集装箱用贝氏体耐候钢,其特征在于:Mn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84~0.9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集装箱用贝氏体耐候钢,其特征在于:Cr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61~0.6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集装箱用贝氏体耐候钢,其特征在于:S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61~0.8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集装箱用贝氏体耐候钢,其特征在于:Cu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46~0.5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集装箱用贝氏体耐候钢,其特征在于:P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8~0.12%。
8.采用CSP产线生产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集装箱用贝氏体耐候钢的方法,其步骤:
1)采用保护渣按要求成分进行冶炼;
2)连铸成坯,并控制铸坯厚度在71~89mm,连铸拉速在5.2~6.1m/min;
3)将铸坯直接置入隧道炉中进行三段式加热,并控制铸坯入炉温度在769~987℃;各段之间采用升降式炉门进行隔断;控制隧道炉前段:加热温度在1251~1287℃,加热时间在5~12min,O2含量在4.16~7.89%;隧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晓龙,徐光,万响亮,赵刚,刘升,周明星,袁清,胡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