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罐底油泥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006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罐底油泥的处理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设备通过管道顺序连接的电位调节装置、沉降罐、清洗装置和离心机,其中,所述电位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并提高引入调节装置内的罐底油泥的氧化还原电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设备对罐底油泥进行氧化还原电位的调节,使得油泥从还原态转变成氧化态,提高油泥的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油泥中的泥土对原油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提高罐底油泥中的原油与砂粒分离效率,通过改变油与土壤颗粒的吸附力,实现油田罐底油泥中原油的回收和土壤的达标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罐底油泥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田污泥的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油田罐底油泥的处理设备,属于环保
,主要针对油田罐底油泥的达标处理(处理后,土壤中原油含量<2%)。
技术介绍
罐底油泥是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弃物,主要由水、原油、泥沙等组成,因其存在巨大的环境污染风险,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目前处理罐底油泥的主要技术有:1)高温热解,在500~1000℃的惰性环境条件下,将油泥中的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凝结物和非凝结态的气体,热解固体残渣焦炭等物质;2)焚烧,在焚烧炉(回转炉:980-1200℃,流化床:730-760℃)中通入过量空气和辅助燃料,将油泥中的有机物完全燃烧而除去;3)表面活性剂清洗,用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将油泥中的油乳化到清洗液中;4)萃取法,按体积比向油泥中加入有机溶剂将原油从土壤中转移到溶剂中,然后将溶剂与土壤分离;但是以上方法均有不足之处,高温热解和焚烧的能耗高、处理成本高,且无法回收有价值的原油,特别是含水量高的罐底油泥不适合用此方法;表面活性剂清洗技术,需要添加大量的表面活性剂,通常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可降解性弱,带来大量的含油污水的处理等难题;萃取法需要添加大量的有机溶剂,成本高、溶剂的回收率底,也会带来作业区域环境污染风险;因此开发处理成本低、效果好、可资源化回收原油的处理技术一直是油田生产中密切关注的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油田罐底油泥的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田罐底油泥处理设备,本专利技术的油泥处理设备对罐底油泥进行氧化还原电位的调节,使得油泥从还原态转变成氧化状态或者中性,提高油泥的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油泥中的泥土对原油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提高罐底油泥中的原油与砂粒分离效率,对罐底油泥废弃物中的原油的回收效率高,原油回收彻底,降低了废弃物罐底油泥的处理成本,降低了从废弃物中回收原油的成本。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油田罐底油泥处理设备,包括通过管道顺序连接的电位调节装置、沉降罐、清洗装置和离心机,其中,所述电位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并提高引入电位调节装置内的罐底油泥的氧化还原电位。其中,所述电位调节装置调节罐底油泥的氧化还原电位至10-100mV,优选为15-50mV。特别是,所述电位调节装置包括电位调节池、第一机械搅拌器、隔板、ORP监测仪(即氧化还原电位监测仪)和第一固定横梁,其中:所述隔板和ORP监测仪设置在电位调节池内;所述第一固定横梁设置在电位调节池的顶部;所述第一机械搅拌器与第一固定横梁固定连接,对引入电位调节池内的罐底油泥、电位调节氧化剂和水进行搅拌处理。第一搅拌器搅拌混匀油泥、水、氧化剂,使得氧化剂与油泥反应充分;隔板用于确保和避免进入调节池内的氧化剂和罐底油泥对ORP监测仪的扰动;ORP监测仪用于监测油泥与氧化剂充分反应后的氧化还原电位。其中,所述长方体形调节池的深度不低于1.5米,长度与宽度之比为1.5-2:1,优选为1.5:1。特别是,所述隔板与调节池的宽度方向的侧壁相平行,且隔板的两侧分别与调节池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固定在一起,隔板的高度小于调节池的深度。尤其是,隔板的上端与调节池的上端相平齐,隔板的下端距离调节池的池底300-800mm,优选为500mm。特别是,电位调节池侧壁的上部开设导入口,并且导入口与导入管相连,将罐底油泥、电位调节氧化剂和水(稀释油泥,降低油泥粘度)添加到调节池内。电位调节氧化剂选择过碳酸盐、过硫酸盐、臭氧或高铁酸盐等,如过碳酸钠、过硫酸钠、臭氧、高铁酸钠等,还可以是硝酸、硫酸、次氯酸钠等。特别是,电位调节池侧壁的中上部开设排泥口,并且排泥口开设在与导入口相对一侧的侧壁上,排泥口与排泥管相连,将调节池内的油泥浆排出调节池。尤其是,所述排泥口的开设高度低于导入口的高度;二者之间的高度差为20-100cm,优选为50cm。特别是,排泥管的一端通过排泥口延伸到调节池内的下部,排泥管的进泥端距离调节池池底150-200mm。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横梁沿着调节池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固定安装在调节池的顶部,且位于调节池宽度或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横梁与调节池的宽度方向侧壁或长度方向侧壁以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并固定在调节池的顶部。特别是,所述隔板与隔板靠近的调节池宽度方向侧壁的距离为调节池长度的1/4-1/2,优选为1/4-1/3,进一步优选为1/3。其中,所述隔板与调节池的宽度方向侧壁相平行,隔板的两侧分别与调节池长度方向侧壁固定在一起,隔板的顶部与电位调节池的顶部相平齐,隔板的高度小于调节池的深度,隔板与隔板靠近的调节池宽度方向侧壁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氧化还原电位监测区。特别是,所述隔板的底部距离电位调节池池底的距离为300-900mm,优选为500mm。其中,所述ORP监测仪设置在隔板与隔板想靠近的调节池的宽度方向侧壁之间的氧化还原电位监测区内,ORP监测仪与隔板制剂的距离为100-150mm;ORP监测仪的探头的距离调节池的池底的距离为600-800mm,优选为700mm。特别是,所述第一机械搅拌器设置在隔板与远离隔板的调节池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一侧的侧壁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机械搅拌区内,第一机械搅拌器的安装位置与远离隔板的调节池的宽度方向一侧的侧壁之间的间距为调节池长度的1/2-1/4,优选为1/3-1/4,进一步优选为1/3。尤其是,所述第一机械搅拌器的设置位置与调节池长度方向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相同。其中,所述沉降罐用于对调节了氧化还原电位的油泥浆进行沉淀处理,在重力作用下,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的原油从沉降罐上部排出并收集;固液分离后的沉降泥浆通过排泥管输送至所述的清洗罐。特别是,所述沉降罐的侧壁的上部开设收油口,收油口与收油管相连接,分离后的原油从收油口排出,经收油管收集;所述沉降罐的中上部侧壁设置沉降罐排泥口,并且排泥口与排泥管相连,排出沉降罐内的沉降泥浆。尤其是,所述沉降罐上的排泥口的开设高度低于收油口的高度;二者之间的高度差为30-100cm,优选为50cm。特别是,排泥管的一端通过排泥口延伸到沉降罐内的下部,排泥管的进泥端到沉降罐的罐底的距离为150-200mm。其中,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罐、第二机械搅拌器、第二固定横梁,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横梁设置在清洗罐的顶部;所述第二机械搅拌器与第二固定横梁固定连接,且延伸至清洗罐内,对引入清洗罐内的沉淀泥浆、化学除油剂进行搅拌处理。特别是,所述清洗罐为圆柱体形,长方体型、正方体型,优选为圆柱体形。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横梁沿着清洗罐的直径方向固定安装在清洗罐的顶部。特别是,所述第二机械搅拌器竖直安装,安装位置位于所述清洗罐高度方向的中心线上。尤其是,所述第二机械搅拌器的搅拌轴与清洗罐的中轴线(即高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特别是,所述第二搅拌器的底部距离清洗罐的罐底的距离为100-500mm,优选为300mm;搅拌器的搅拌桨叶的直径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罐底油泥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包括通过管道顺序连接的电位调节装置、沉降罐、清洗装置和离心机,其中,所述电位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并提高引入调节装置内的罐底油泥的氧化还原电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罐底油泥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包括通过管道顺序连接的电位调节装置、沉降罐、清洗装置和离心机,其中,所述电位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并提高引入调节装置内的罐底油泥的氧化还原电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电位调节装置包括电位调节池、第一机械搅拌器、隔板、ORP监测仪和第一固定横梁,其中:所述隔板、ORP监测仪设置在电位调节池内;所述第一固定横梁设置在电位调节池的顶部;所述第一机械搅拌器与第一固定横梁固定连接,对引入电位调节池内的罐底油泥、电位调节氧化剂和水进行搅拌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电位调节池的池体呈长方体形,其顶部开放,四周和底部封闭;在靠近调节池宽度或长度方向一侧的侧壁处设置所述的隔板,在隔板与隔板相靠近的调节池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侧壁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氧化还原电位监测区,在隔板与隔板相远离的调节池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一侧的侧壁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机械搅拌区;所述ORP检测仪设置在形成的氧化还原电位监测区内,监测氧化还原电位监测区内的油泥浆的氧化还原电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隔板与隔板相靠近的调节池宽度方向侧壁的距离为调节池长度的1/2-1/4,优选为1/3。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机械搅拌器设置在隔板与远离隔板的调节池的宽度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陈东高迎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