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生物处理粪污水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转辊,所述转辊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安装板的靠近两端处,所述转辊的外侧设置有网面输送带,所述转辊的后端连接有电机,所述外壳体的内侧靠近转辊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清理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生物处理粪污水机,通过设置有网面输送带、收集盒与收集室,有利于粪类污物中硬质料部分的分离,以防止在收集室的底部堆积,进而造成减少容积、不利于化粪过程进行的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处理粪污水机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生物处理粪污水机。
技术介绍
在生物排污处理的过程中,混有液体的生物粪类污物需要进行集中处理,以进行环境保护,并实现生物分类污物的再利用,处理手段通常置于污水机中进行集中化粪,现有的污水机在处理时,对于生物粪类污物的处理时,混合液体中夹杂的较大的污物难以过滤下来,常使得化粪池底部淤积较多杂质,影响整体的容积,同时,较多的硬质固体杂质,影响化粪过程的进行,为此,我们提出生物处理粪污水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生物处理粪污水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生物处理粪污水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转辊,所述转辊的数量为两组,且转辊分别设置在安装板的靠近两端处,所述转辊的外侧设置有网面输送带,所述转辊的后端连接有电机,所述外壳体的内侧靠近转辊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清理板,其中:所述清理板包括竖直板、连接在上端的连接平板、活动安装在连接平板上端外表面的刮板。优选的,所述竖直板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外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的一侧外表面与收集盒的一侧外表面之间活动贴合,所述竖直板相对于收集盒的另一侧外表面与外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收集室。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连通于外壳体的内侧,所述排料管的端口处设置有控制阀门。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外壳体的后端外表面,所述电机的转轴贯穿外壳体的后端外表面并连接在转辊的后端,所述网面输送带即表面开设通孔的输送皮带。优选的,所述刮板的上端开设有尖端,所述刮板的下端嵌于连接平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刮板与连接平板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刮板的上端与网面输送带的下端外表面之间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与底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的相对于清理板的另一侧外表面以及后端外表面均与外壳体的内壁之间活动贴合,所述进料口的下端贯穿于外壳体的上端外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生物处理粪污水机,通过设置有网面输送带、收集盒与收集室,生物粪料从进料口处送入,落至网面输送带的表面,经过过滤使得混合物中的液体渗下,并落至收集室的内侧,而硬质料将继续在网面输送带上,随着电机带动转辊转动,使得网面输送带进行硬质料的输送,到达一端处后自然落下,落至收集盒的内侧,后续通过抽出收集盒即可集中取出,而清理板的设置,在网面输送带的下端外表面经过刮板的上端时,将会使得粘有的硬质料刮下,更为全面,有利于粪类污物中硬质料部分的分离,以防止在收集室的底部堆积,进而造成减少容积、不利于化粪过程进行的问题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生物处理粪污水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生物处理粪污水机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生物处理粪污水机的清理板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外壳体;3、进料口;4、安装板;5、转辊;6、网面输送带;7、电机;8、收集盒;9、清理板;91、竖直板;92、连接平板;93、刮板;10、收集室;11、排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生物处理粪污水机,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壳体2,外壳体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口3,外壳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转辊5,转辊5的数量为两组,且转辊5分别设置在安装板4的靠近两端处,转辊5的外侧设置有网面输送带6,转辊5的后端连接有电机7,外壳体2的内侧靠近转辊5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盒8,收集盒8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清理板9,清理板9包括竖直板91、连接在上端的连接平板92、活动安装在连接平板92上端外表面的刮板93。竖直板91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竖直板91的一侧外表面与收集盒8的一侧外表面之间活动贴合,竖直板91相对于收集盒8的另一侧外表面与外壳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收集室10,用以将生物粪料中的液体部分收集,以便于后期处理。外壳体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排料管11,排料管11连通于外壳体2的内侧,排料管11的端口处设置有控制阀门,以便于控制排料管11的通断,从而达到控制收集室10内液体排出的作用。电机7固定安装在外壳体2的后端外表面,电机7的转轴贯穿外壳体2的后端外表面并连接在转辊5的后端,网面输送带6即表面开设通孔的输送皮带,电机7的型号为WE3-80M2-4,用以驱动转辊5转动。刮板93的上端开设有尖端,刮板93的下端嵌于连接平板92的上端外表面,刮板93与连接平板92之间为滑动连接,刮板93的上端与网面输送带6的下端外表面之间相接触,以确保网面输送带6经过刮板93上端时,表面可以被清理。外壳体2与底板1之间为固定连接,收集盒8的相对于清理板9的另一侧外表面以及后端外表面均与外壳体2的内壁之间活动贴合,进料口3的下端贯穿于外壳体2的上端外表面,以便于粪料的倒入。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生物处理粪污水机,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生物粪料从进料口3处送入,落至网面输送带6的表面,经过过滤使得混合物中的液体渗下,并落至收集室10的内侧,而硬质料将继续在网面输送带6上,随着电机7带动转辊5转动,使得网面输送带6进行硬质料的输送,到达一端处后自然落下,落至收集盒8的内侧,后续通过抽出收集盒8即可集中取出,而清理板9的设置,在网面输送带6的下端外表面经过刮板93的上端时,将会使得粘有的硬质料刮下,更为全面,有利于粪类污物中硬质料部分的分离,以防止在收集室10的底部堆积,进而造成减少容积、不利于化粪过程进行的问题发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物处理粪污水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口(3),所述外壳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转辊(5),所述转辊(5)的数量为两组,且转辊(5)分别设置在安装板(4)的靠近两端处,所述转辊(5)的外侧设置有网面输送带(6),所述转辊(5)的后端连接有电机(7),所述外壳体(2)的内侧靠近转辊(5)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盒(8),所述收集盒(8)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清理板(9),其中:/n所述清理板(9)包括竖直板(91)、连接在上端的连接平板(92)、活动安装在连接平板(92)上端外表面的刮板(93)。/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处理粪污水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进料口(3),所述外壳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转辊(5),所述转辊(5)的数量为两组,且转辊(5)分别设置在安装板(4)的靠近两端处,所述转辊(5)的外侧设置有网面输送带(6),所述转辊(5)的后端连接有电机(7),所述外壳体(2)的内侧靠近转辊(5)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盒(8),所述收集盒(8)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清理板(9),其中:
所述清理板(9)包括竖直板(91)、连接在上端的连接平板(92)、活动安装在连接平板(92)上端外表面的刮板(9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处理粪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91)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91)的一侧外表面与收集盒(8)的一侧外表面之间活动贴合,所述竖直板(91)相对于收集盒(8)的另一侧外表面与外壳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收集室(10)。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锡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裕泓泰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