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培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78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菌种培养机,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端外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通气口,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连接有曝气管,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靠近曝气管的下方设置有储液池,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延伸出有保护盒,所述储液池的一侧外表面延伸出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位于保护盒的内侧,所述保护盒的外侧盖有密封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菌种培养机,通过设置有多层的储液池,并配合保护盒以及密封盖板的密封效果,可以进行菌种的多层同时培育,更为全面,不会造成液体回流至通气口的内侧,阻止了回流的发生,较为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菌种培养机
本技术涉及菌种培养设备领域,特别涉及菌种培养机。
技术介绍
在菌种的培养过程中,将营养液放入培养机内,之后再加入菌落,在定期曝气的状态下,使得营养液内的菌体快速生长,从而完成菌种的培育,培养过后的菌液直接取出即可,而培养机在培育时,不能进行菌种的多层分别培育,只能于同一池中共同培养,不够全面,其次曝气时容易造成液体回流至气管内,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菌种培养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菌种培养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菌种培养机,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端外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通气口,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连接有曝气管,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靠近曝气管的下方设置有储液池,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延伸出有保护盒,所述储液池的一侧外表面延伸出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位于保护盒的内侧,所述保护盒的外侧盖有密封盖板。优选的,所述顶盖与装置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顶盖与连接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菌种培养机,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上端外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通气口(4),所述连接柱(3)的外表面连接有曝气管(5),所述连接柱(3)的外表面靠近曝气管(5)的下方设置有储液池(6),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延伸出有保护盒(9),所述储液池(6)的一侧外表面延伸出排液管(7),所述排液管(7)位于保护盒(9)的内侧,所述保护盒(9)的外侧盖有密封盖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菌种培养机,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上端外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通气口(4),所述连接柱(3)的外表面连接有曝气管(5),所述连接柱(3)的外表面靠近曝气管(5)的下方设置有储液池(6),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延伸出有保护盒(9),所述储液池(6)的一侧外表面延伸出排液管(7),所述排液管(7)位于保护盒(9)的内侧,所述保护盒(9)的外侧盖有密封盖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培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与装置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顶盖(2)与连接柱(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盖(2)的下端沿口靠近密封盖板(10)处开设有卡口(13),所述卡口(13)活动卡在密封盖板(10)的上端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培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5)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曝气管(5)的内侧与通气口(4)的内侧相连通,所述曝气管(5)朝向下方弯折,且曝气管(5)的下端与储液池(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锡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裕泓泰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