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置电机及电动助力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835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置电机及电动助力自行车,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该中置电机包括机壳、定子、转子组件、太阳齿、行星齿轮组件、传动组件、离合器组件和中轴,其中定子与机壳固接;转子同轴且转动设置于定子内部;太阳齿固定穿设于转子组件且与机壳转动连接;行星齿轮组件包括内齿圈,与内齿圈啮合的双联行星齿以及与双联行星齿连接的行星架,内齿圈与机壳固接,双联行星齿与太阳齿啮合,行星架与太阳齿转动连接且与双联行星齿固接;传动组件包括带轮以及与带轮传动连接的同步带,带轮与行星架传动连接;离合器组件与同步带传动连接;中轴沿太阳齿的轴向延伸且与离合器组件连接。通过采用行星齿轮组件,能够在降低电机转速的同时,提高电机扭矩。

A central motor and electric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置电机及电动助力自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置电机及电动助力自行车。
技术介绍
助力自行车作为辅助交通工具,装有电机,并具备动力辅助系统,能实现人力骑行和电机助动一体化。目前,助力自行车已日益成为人们出行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而助力自行车电机作为助力装置中主要的动力来源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用于助力自行车上的传统电机的一级减速齿轮多采用平行齿且使用尼龙齿,导致工况效率偏低,电机高效平台不宽、齿槽转矩大、扭矩小、温升高、可靠性差且尼龙齿的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置电机,中置电机的重量轻、体积小且能够在降低电机转速的同时,提高电机的扭矩。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置电机,其中包括:机壳;定子,所述定子与所述机壳固接;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同轴且转动设置于所述定子内部;太阳齿,所述太阳齿固定穿设于所述转子组件且与所述机壳转动连接;行星齿轮组件,包括内齿圈,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的双联行星齿以及与所述双联行星齿连接的行星架,所述内齿圈与所述机壳固接,所述双联行星齿与所述太阳齿啮合,所述行星架与所述太阳齿转动连接且与所述双联行星齿固接;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带轮以及与所述带轮传动连接的同步带,所述带轮与所述行星架传动连接;离合器组件,所述离合器组件与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中轴,所述中轴沿所述太阳齿的轴向延伸且与所述离合器组件连接。可选地,所述行星齿轮组件还包括连接销和支撑架,所述连接销转动穿设于所述双联行星齿且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星架和所述支撑架固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带轮连接。可选地,所述中置电机还包括第一箱体,所述机壳与所述内齿圈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两侧,所述行星架和所述中轴均与所述第一箱体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离合器组件包括输出带轮以及同轴设置于所述输出带轮内部的第二内心轮,所述第二内心轮与所述输出带轮的内壁之间沿所述第二内心轮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滚柱,所述第二滚柱能够在所述第二内心轮与所述输出带轮之间滚动;所述第二内心轮与所述中轴键连接,所述输出带轮与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且与所述中轴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内心轮与所述输出带轮的内壁之间沿所述第二内心轮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滚柱,所述第三滚柱能够在所述第二内心轮与所述输出带轮之间滚动,所述第三滚柱与所述第二滚柱交替设置且所述第三滚柱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滚柱的直径。可选地,所述离合器组件还包括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心轮和所述输出带轮之间且能够沿所述第二内心轮的轴向方向与多个所述第二滚柱和多个所述第三滚柱抵接。可选地,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和多个嵌于所述转子铁芯内部的磁钢,多个所述磁钢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转子铁芯沿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扣点,多个所述扣点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磁钢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扣点,所述转子铁芯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多个所述扣点的位置一一对应。可选地,所述转子铁芯沿轴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多个所述圆形通孔均沿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中置电机还包括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与所述中轴固接,所述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中轴的扭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该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机的重量轻、体积小且能够在降低电机转速的同时,提高电机的扭矩。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其中包括上述的中置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置电机,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当通电后,转子能够相对于定子转动,进而转子能够带动太阳齿转动,太阳齿带动双联行星齿在内齿圈中转动,同时双联行星齿能够带动行星架转动,最后通过带轮带动同步带,同步带和离合器组件传动连接进行动力传递,通过采用双联行星齿和内齿圈的配合,使行星齿轮组件的结构紧凑,同时内齿圈的承载能力大且内部能够容纳双联行星齿,进而能够使该中置电机的重量轻、体积小,同时与传统电机中的减速齿轮相比,采用行星齿轮组件进行动力传递能够提高该电机的传递效率,且能够在降低电机转速的同时,提高电机的扭矩;此外,传动组件通过带轮和同步带传动,同步带与带轮之间无相对滑动,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且传动噪声小,耐磨性好,不需油润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中置电机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中置电机的部分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中置电机的行星齿轮组件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中置电机的行星齿轮组件的内齿圈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中置电机的传动组件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中置电机的传动组件的爆炸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中置电机的离合器组件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中置电机的离合器组件的爆炸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中置电机的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中置电机的传动组件的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中置电机的传动组件的爆炸图。图中:1-机壳;2-定子;3-转子;31-转子铁芯;311-扣点;312-圆形通孔;313-通孔;32-磁钢;4-太阳齿;5-行星齿轮组件;51-内齿圈;52-双联行星齿;53-行星架;54-连接销;55-支撑架;6-传动组件;61-带轮;62-同步带;63-张紧器;64-第一内心轮;641-第一弧形槽;642-半弧形槽;65-第一滚柱;66-第一轴承;67-挡板;7-离合器组件;71-输出带轮;72-第二内心轮;73-第二滚柱;74-第三滚柱;75-保持架;8-中轴;9-第一箱体;10-齿盘;11-第二箱体;12-轴承座;13-控制器;14-线路板;15-支架;16-油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1);/n定子(2),所述定子(2)与所述机壳(1)固接;/n转子组件(3),所述转子组件(3)同轴且转动设置于所述定子(2)内部;/n太阳齿(4),所述太阳齿(4)固定穿设于所述转子组件(3)且与所述机壳(1)转动连接;/n行星齿轮组件(5),包括内齿圈(51),与所述内齿圈(51)啮合的双联行星齿(52)以及与所述双联行星齿(52)连接的行星架(53),所述内齿圈(51)与所述机壳(1)固接,所述双联行星齿(52)与所述太阳齿(4)啮合,所述行星架(53)与所述太阳齿(4)转动连接且与所述双联行星齿(52)固接;/n传动组件(6),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带轮(61)以及与所述带轮(61)传动连接的同步带(62),所述带轮(61)与所述行星架(53)传动连接;/n离合器组件(7),所述离合器组件(7)与所述同步带(62)传动连接;/n中轴(8),所述中轴(8)沿所述太阳齿(4)的轴向延伸且与所述离合器组件(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1);
定子(2),所述定子(2)与所述机壳(1)固接;
转子组件(3),所述转子组件(3)同轴且转动设置于所述定子(2)内部;
太阳齿(4),所述太阳齿(4)固定穿设于所述转子组件(3)且与所述机壳(1)转动连接;
行星齿轮组件(5),包括内齿圈(51),与所述内齿圈(51)啮合的双联行星齿(52)以及与所述双联行星齿(52)连接的行星架(53),所述内齿圈(51)与所述机壳(1)固接,所述双联行星齿(52)与所述太阳齿(4)啮合,所述行星架(53)与所述太阳齿(4)转动连接且与所述双联行星齿(52)固接;
传动组件(6),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带轮(61)以及与所述带轮(61)传动连接的同步带(62),所述带轮(61)与所述行星架(53)传动连接;
离合器组件(7),所述离合器组件(7)与所述同步带(62)传动连接;
中轴(8),所述中轴(8)沿所述太阳齿(4)的轴向延伸且与所述离合器组件(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组件(5)还包括连接销(54)和支撑架(55),所述连接销(54)转动穿设于所述双联行星齿(52)且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星架(53)和所述支撑架(55)固接,所述支撑架(55)与所述带轮(6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电机还包括第一箱体(9),所述机壳(1)与所述内齿圈(51)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9)的两侧,所述行星架(53)和所述中轴(8)均与所述第一箱体(9)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组件(7)包括输出带轮(71)以及同轴设置于所述输出带轮(71)内部的第二内心轮(72),所述第二内心轮(72)与所述输出带轮(71)的内壁之间沿所述第二内心轮(72)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滚柱(73),所述第二滚柱(73)能够在所述第二内心轮(72)与所述输出带轮(71)之间滚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平高超薛荣生白雷
申请(专利权)人: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