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风组件、风道组件、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风组件、风道组件、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客车因风道较长,在车厢前端风量较小,车厢前部舒适性差。风口处的导风组件无法与空调系统相适配,以进行风量的调整。尤其在不同的日照情况下车辆空调系统无法识别实际送风需求,进而调节车厢左右送风量的大小,导致左右舒适型不均匀。而且现有的系统风量调节单一,不能整合客车行驶途中的实际情况,风量调控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风组件、风道组件、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用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风口管段;以及设置在所述风口管段内的导风板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导风板组件旋转的驱动电机,其中: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主阀叶和辅助阀叶,其中所述主阀叶的叶片面积大于所述辅助阀叶的叶片面积,所述主阀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风口管段内,并可旋转至所述风口管段出口截面方向与风口管段送风流路方向之间的任一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风口管段;以及设置在所述风口管段内的导风板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导风板组件旋转的驱动电机,其中:/n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主阀叶和辅助阀叶,其中所述主阀叶的叶片面积大于所述辅助阀叶的叶片面积,/n所述主阀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风口管段内,并可旋转至所述风口管段出口截面方向与风口管段送风流路方向之间的任一位置,以对经所述风口管段输出的风进行风量调节;所述辅助阀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风口管段内,并可旋转至所述风口管段出口截面方向与风口管段送风流路方向之间的任一位置,以对经所述风口管段输出的风进行风量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风口管段;以及设置在所述风口管段内的导风板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导风板组件旋转的驱动电机,其中:
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主阀叶和辅助阀叶,其中所述主阀叶的叶片面积大于所述辅助阀叶的叶片面积,
所述主阀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风口管段内,并可旋转至所述风口管段出口截面方向与风口管段送风流路方向之间的任一位置,以对经所述风口管段输出的风进行风量调节;所述辅助阀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风口管段内,并可旋转至所述风口管段出口截面方向与风口管段送风流路方向之间的任一位置,以对经所述风口管段输出的风进行风量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叶和所述辅助阀叶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叶的中间形成有与所述辅助阀叶的形状相匹配的叶片缺口,
其中:所述辅助阀叶被设置在所述叶片缺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驱动所述主阀叶转动的主电机;以及驱动所述辅助阀叶转动的辅助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叶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主阀叶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风口管段的第一侧壁上;所述主阀叶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二主阀叶转轴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风口管段的第二侧壁上;其中所述主阀叶的第一端部与所述主阀叶的第二端部相对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应,所述第二主阀叶转轴的穿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一端与所述主电机连接;
所述第一主阀叶转轴和所述第二主阀叶转轴均为中空柱状结构;
所述辅助阀叶的第一端部通过贯穿所述第一主阀叶转轴的第一辅助阀叶转轴,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风口管段的第一侧壁上,其中所述第一辅助阀叶转轴的贯穿所述第一主阀叶转轴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辅助电机连接;所述辅助阀叶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二辅助阀叶转轴,所述第二辅助阀叶转轴的远离所述辅助阀叶的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二主阀叶转轴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管段采用矩形出口管段;相应的,所述主阀叶为与所述矩形出口匹配的矩形板,所述辅助阀叶为圆形板或椭圆形板或矩形板。
7.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阳阳,张凯,黄冠翔,张潘鑫,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