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74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车辆用轮,不使制造和安装复杂,且无需担心脱落而能可靠地将构成装饰部件的外部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轮主体,且能够抑制辐条的刚性降低。车辆用轮(1)具有:轮主体(2),其具有轮毂安装部(6)、从轮毂安装部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辐条(7)以及与辐条的径向外端结合的圆筒状的轮辋(5);环状的外部件(11),其相对于辐条在轮主体的外表面侧沿轮辋的内周配置;以及环状的内部件(12),其相对于辐条在轮主体的内表面侧沿轮辋的内周配置。在轮辋和/或辐条的外端的外表面侧部分,在整周范围内形成有环状凹部(10),外部件(11)具有嵌入至环状凹部中的环状突部,外部件和内部件具有用于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相互结合的结合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轮主体和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轮主体的环状的装饰部件的车辆用轮。
技术介绍
车辆用轮具有轮主体,该轮主体具有轮辋和轮辐。作为不会脱落并且不会损失外观性而实现了空气动力性能的提高的车辆用轮,公知有如下车辆用轮,其具有:轮主体;以及整流板,其用于对车辆行驶时在轮表面侧流动的空气流进行整流(专利文献1)。在该车辆用轮中,整流板形成为覆盖轮辐的设计面侧(轮主体的外表面侧)的轮辐外径区域(外周部分)的环板状,整流板的外周缘部与轮辋的作为车辆外侧部位的外侧轮辋凸缘在周向上通过摩擦搅拌接合而接合。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第3实施方式(图9和图10)中,在轮辐的包含辐条部的设计面上,在周向的整个区域的范围形成有环状的嵌合槽部,该嵌合槽部具有与整流板的径向宽度一致的宽度和与整流板的板厚一致的深度。整流板与该嵌合槽部嵌合,通过摩擦搅拌接合在外周缘与外侧轮辋凸缘接合,并且还在内周缘与辐条部接合。另外,汽车用轮而公知有如下结构:装饰环设置为从轮主体的正面(外表面)侧相对于轮主体的外周部装卸自如(专利文献2)。在该车辆用轮中,在轮主体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轮,其包含轮主体,该轮主体具有轮毂安装部、从所述轮毂安装部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辐条以及与所述辐条的径向的外端结合的圆筒状的轮辋,/n其特征在于,/n该车辆用轮具有:/n环状的外部件,其相对于所述辐条在所述轮主体的外表面侧沿所述轮辋的内周配置;以及/n环状的内部件,其相对于所述辐条在所述轮主体的内表面侧沿所述轮辋的内周配置,/n在所述轮辋和/或所述辐条的所述外端的外表面侧部分的整周范围形成有环状凹部,/n所述外部件具有嵌入于所述环状凹部中的环状突部,/n所述外部件和所述内部件具有用于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相互结合的结合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4 JP 2019-0831381.一种车辆用轮,其包含轮主体,该轮主体具有轮毂安装部、从所述轮毂安装部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辐条以及与所述辐条的径向的外端结合的圆筒状的轮辋,
其特征在于,
该车辆用轮具有:
环状的外部件,其相对于所述辐条在所述轮主体的外表面侧沿所述轮辋的内周配置;以及
环状的内部件,其相对于所述辐条在所述轮主体的内表面侧沿所述轮辋的内周配置,
在所述轮辋和/或所述辐条的所述外端的外表面侧部分的整周范围形成有环状凹部,
所述外部件具有嵌入于所述环状凹部中的环状突部,
所述外部件和所述内部件具有用于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相互结合的结合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件具有:
多个板部,它们位于所述辐条之间;以及
环部,其连结所述板部,
所述环状突部设置于所述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部实质上整体没入于所述环状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部位于由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辐条的外表面侧轮廓划分出的假想面上,或者位于所述假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义朗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