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15392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0
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设有一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至少一贯穿主体前后的微小通道,所述微小通道与主体外表面之间有一层可被微电极直接刺穿的柔性薄层。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利用柔性聚合物薄层可被微电极刺穿的特性,将微电极可穿过该柔性薄层直接插入微流道内。采用微操纵器可精确控制和调节微电极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插入微电极的数量、布局方式,具备灵活使用的特性;该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稳固可靠,可以实现对微流道内电场强度的精确控制,为研究电场强度对微流道中带电微粒或带电细胞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A micro channel structure which can be directly inserted into microelectrode,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
,特别是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流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技术介绍
微流控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操控流体或粒子的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生化分析、生物学研究等基础研究及工程应用中。微流控技术的一些场合需要研究电场对微流道中流动的微米尺度带电微粒或带电细胞的作用效果。所述微流道的应用,最重要的需要一个微米级的微小通道结构以在其中形成流体行为而形成一个微流道,在此微流道中置入相应的电极进行相关的研究。目前微流道中的电极多采用微加工技术在硅板表面刻蚀出相应的微电极,或将极细的金属丝固定在硅板上作为微电极(Barbee等,2009;曾一笑等,2017);此工艺中微电极位置是预先固定于微小通道结构内的,每一次要针对所需的研究专门生产相应的微流小通道结构,如果有所改动,则需重新加工生产相应的微流小通道结构,不能随意调节和调整电极。实际研究中,金属微电极光学性能差,不利于观察电极尖端处带电微粒或细胞。另外,一般的金属微电极其尖端直径很难达到亚微米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至少一贯穿主体前后的微小通道,所述微小通道与主体外表面之间有一层可被微电极直接刺穿的柔性薄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至少一贯穿主体前后的微小通道,所述微小通道与主体外表面之间有一层可被微电极直接刺穿的柔性薄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薄层其材料为硅胶类柔性聚合物、橡胶类柔性聚合物、树脂类柔性聚合物或硅酮类聚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薄层,其厚度为5~500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通道的横截面直径为10~1000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通道与主体外表面之间不止一个方向设有一层可被微电极直接刺穿的柔性薄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薄层位于微小通道的正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柔性薄层位于微小通道的侧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柔性薄层为倾斜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薄层其外表面设有加强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通道结构为一体成型所得。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直接插入微电极的微小通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在一底板上方中间放置一薄板,薄板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相同厚度的侧边薄板,侧边薄板与薄板间隔放置;
步骤二:在两侧边薄板上分别固定放置一相同直径的微丝,所述两微丝相互平行且皆与中间的薄板平行设置,所述微丝的横截面直径与所需制得的柔性薄层的厚度一致;
步骤三:一根长微丝同时横跨两微丝并垂直放置于两微丝上,同时与两微丝搭接;所述长微丝的横截面直径与所需制得的微小通道的直径一致,所示长微丝为直型微丝;
步骤四:利用四块厚板围成一个凹槽,中间薄板和左右侧边薄板皆围于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智王明炎柯达伟周丽陈怡欣陈欢迪陈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