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39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位于杯身内的,用于收集液体样本的第一腔;位于样本瓶内的第二腔;用于连通第二腔和第一腔的第一孔;和能够旋转的密封元件;通过密封元件的旋转实现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与非连通状态。检测装置在收集、检测样本的基础功能上,还具有收集样本到样本瓶中用于二次检测的功能,样本瓶是可以单独地从检测装置内部拆卸出来的,因此样本瓶中的样本一定不会受到检测装置内测试元件的影响,确保留样的纯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可以进行检测和收集的装置。
技术介绍
以下的
技术介绍
介绍仅仅是一些背景常识的介绍,不会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限制。目前,用于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被分析物质的检测装置,被大量用于医院或者家中,这些应用于快速诊断的检测装置包含一种或多种检测试剂条,比如早孕检测,毒品滥用检测等等。这种快速诊断的检测装置非常便利,可以在一分钟,或者至多十分钟左右在检测试剂条上得到检测结果。毒品检测应用广泛,常用于禁毒部门、公安局、戒毒所、体检中心、国家征兵体检处等机构。毒品检测种类多样,次数频繁,能自动分离剩余样本与被检测样本的毒品检测尿杯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市场上的毒品检测尿杯在检测完成之后,尿杯中的样本就会受到检测试剂的污染而不能继续用于第二次确认检测,例如美国专利7300633描述的那样。现有技术中存在大量集合了采集和检测于一体的一次性检测装置,例如中国专利2008103055231描述的,包括杯体(相当于收集腔),杯体的侧面设有含测试纸的测试板(相当于检测腔),杯体和测试板所在的区域可以连通,如该文件的说明书第0005段描述的,受检测人员将尿液置于尿杯内,此时的定位部件控制测试板上的出液口与杯体上的连通孔不联通,待检测人员需要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调整定位部件,将出液口与连通孔联通,同时将杯体倒置,尿液流入测试条腔体内,自主的启动反应。当反应结束后,判读并记录结果,将尿杯正置过来,实现了检测区域中的尿液与尿杯中的尿液的分离。虽然该检测装置能实现检测区域中的尿液与尿杯中的尿液的分离,但是这种分离的形式并不是彻底的,检测区域中的尿液与尿杯中的尿液的分离实质上还是处于同一个检测装置内,这是很不方便的。例如:操作员需要对尿杯中的尿液进行留样,用于后面的二次检测,此时,他要么连同检测区域一起保存下来(检测区域的测试剂是否会产生和/或挥发出物质影响到尿杯中的尿液,这是我们不可知的);要么将尿杯中的尿液抽出一部分,存放于另外一个收集容器中(这种方式虽然能保证样本不受到污染,但是操作相对繁琐)。针对上述这些技术问题,故需要对其进行改进,提供另外的途径解决现有传统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装置,包括位于杯身内的,用于收集液体样本的第一腔;位于样本瓶内的第二腔;用于连通第二腔和第一腔的第一孔;和能够旋转的密封元件;通过密封元件的旋转实现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与非连通状态。进一步地,密封元件上设有第二孔,在密封元件旋转时,第一孔与第二孔处于连通状态与非连通状态的切换;当第一孔与第二孔连通时,第一腔与第二腔连通;当第一孔与第二孔非连通时,第一腔与第二腔非连通。进一步地,密封元件是可拆式的。进一步地,样本瓶为可拆式的,当样本瓶拆下时,第一腔与第二腔分离。进一步地,样本瓶与密封元件为可拆式连接,使第二腔与密封元件为可拆式连接。进一步地,密封元件与杯身为可拆式连接,使密封元件与第一腔为可拆式连接。进一步地,样本瓶能相对杯身旋转,样本瓶的旋转带动密封元件的旋转;或者,密封元件位于样本瓶上,样本瓶的的运动带动密封元件的运动。进一步地,样本瓶包括瓶口,瓶口上设有凹槽,密封元件上设有第一柱,第一柱能够卡入凹槽内;或者样本瓶包括瓶口,密封元件与样本瓶以卡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地,样本瓶瓶口位置设有螺旋,凹槽位于螺旋位置。进一步地,样本瓶瓶口位置至少设有两个凹槽,相应的,第一柱至少设有两个。进一步地,杯身上设有缺口,密封元件上设有第二柱,通过旋转密封元件,第二柱能够卡入缺口内。进一步地,密封元件具有两个旋转方向,密封元件绕一个方向进行旋转时,第二柱能够卡入缺口内;密封元件绕另一个方向进行旋转时,第二柱无法卡入缺口内。进一步地,第二柱绕一个方向旋转卡入缺口后,第二柱与缺口抵接,密封元件无法再继续沿这个方向旋转。进一步地,第一柱垂直于第二柱。进一步地,密封元件位于杯身与样本瓶交界位置,密封元件一部分与杯身接触,密封元件一部分与样本瓶接触,密封元件与杯身接触一侧为软材质,密封元件与样本瓶接触一侧为硬材质。进一步地,还包括底托,底托与杯身可拆式连接。进一步地,当底托安装于杯身后,底托能够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样本瓶的旋转。进一步地,底托上设有卡点,杯身上设有固定槽,卡点能够沿着固定槽移动。进一步地,固定槽分为竖直段和水平段,一条固定槽至少包括一条水平段和两条竖直段。进一步地,竖直段连接水平段的两端,两条竖直段在杯身上所呈的弧形角为九十度。进一步地,杯身上中心对称设有两条固定槽。进一步地,底托与样本瓶可拆式连接,样本瓶能够随着底托的旋转而转动,密封元件能够随着底托的旋转而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在收集、检测样本的基础功能上,还具有收集样本到样本瓶中用于二次检测的功能,样本瓶是可以单独地从检测装置内部拆卸出来的,因此样本瓶中的样本一定不会受到检测装置内测试元件的影响,确保留样的纯净;通过对样本瓶容积的定量,能够精确的控制收集样本的体积,方便后续的二次定量检测,得到的检测结果真实可靠,准确度较高;此外,本专利技术检测装置设计精巧,使用方法简单、操作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图3是杯盖开启状态下往检测装置内加入样本时示意图;图4是底托、样本瓶、密封元件三者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杯身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底托、样本瓶、密封元件安装到杯身上时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样本瓶剖开下的密封元件的一个工作状态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样本瓶剖开下的密封元件的另一个工作状态图;图10是图9的俯视图;图11是样本瓶剖开下的密封元件的另一个工作状态图;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图13是样本瓶留样后取出的示意图;图14是样本瓶独立于检测装置外后的示意图。详细描述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结构或这些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做进一步的说明,如果没有特备指明,按照本领域的通用的一般术语进行理解和解释。检测检测表示化验或测试一种物质或材料是否存在,比如,但并不限于此,化学物质、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新陈代谢产物、药物或者药物代谢物、有机组织或有机组织的代谢物、核酸、蛋白质或聚合物。另外,检测表示测试物质或材料的数量。进一步说,化验还表示免疫检测,化学检测、酶检测等。样本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或者收集的样品包括生物液体(例如病例液体或者临床样品)。液体样品或者液体样本,或者流体样本或者流体样品,可以来源于固态或者半固态的样品,包括排泄物,生物组织和食品样品。利用任何适当的方法可以将固态或半固态的样品转化成液体样品,例如混合、捣碎、浸软、孵育、溶解或在合适的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位于杯身内的,用于收集液体样本的第一腔;位于样本瓶内的第二腔;用于连通第二腔和第一腔的第一孔;和能够旋转的密封元件;通过密封元件的旋转实现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与非连通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位于杯身内的,用于收集液体样本的第一腔;位于样本瓶内的第二腔;用于连通第二腔和第一腔的第一孔;和能够旋转的密封元件;通过密封元件的旋转实现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与非连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密封元件上设有第二孔,在密封元件旋转时,第一孔与第二孔处于连通状态与非连通状态的切换;当第一孔与第二孔连通时,第一腔与第二腔连通;当第一孔与第二孔非连通时,第一腔与第二腔非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密封元件是可拆式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样本瓶为可拆式的,当样本瓶拆下时,第一腔与第二腔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样本瓶与密封元件为可拆式连接,使第二腔与密封元件为可拆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密封元件与杯身为可拆式连接,使密封元件与第一腔为可拆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样本瓶能相对杯身旋转,样本瓶的旋转带动密封元件的旋转;或者,密封元件位于样本瓶上,样本瓶的的运动带动密封元件的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样本瓶包括瓶口,瓶口上设有凹槽,密封元件上设有第一柱,第一柱能够卡入凹槽内;或者样本瓶包括瓶口,密封元件与样本瓶以卡接的方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样本瓶瓶口位置设有螺旋,凹槽位于螺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样本瓶瓶口位置至少设有两个凹槽,相应的,第一柱至少设有两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杯身上设有缺口,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亮何继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博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