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液滴的微生物检测芯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滴的微生物检测芯片。
技术介绍
微液滴技术是微流控应用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是目前微球制备、PCR或dPCR核酸检测等高端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对微液滴技术的研究热点主要在于尺寸控制、包裹层数控制、和移动路径控制等。在dPCR检测应用中,制备所得的众多均一化液滴作为独立的微反应器单元,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在选定的空间内均匀排布,因此需要对液滴进行有效的分配。目前,dPCR领域主流的微液滴容纳空间以微反应腔阵列为主;主要借助于流经各微反应腔的分配通道实现液滴向微反应腔的配送;典型的分配通道包括沿微反应腔阵列S型绕流的分配通道及在S型分配通道基础上,将微反应腔侧置于分配通道主线一侧的y型分配通道。但这类分配通道本质上均属于串联式通道,液滴分配路径长,微液滴只能沿分配路径逐一填充微反应腔,填充耗时很大,效率低下。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借助于枝杈状分配通道实现并联式液滴分配的方案,其通过若干级分支通道将主通道中的液滴分配至末端的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液滴的微生物检测芯片,包括分配通道(2)和微反应腔(3)的阵列;所述分配通道(2)由依次连接的主通道(21)、若干级连接通道(22)和末枝通道(23)构成,除末枝通道(23)外,每支通道均在其末端与两支下一级通道流体连通;所述若干微反应腔(3)成矩形阵列布置,所述矩形阵列的一侧边与所述末枝通道(23)的末端流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枝通道(23)的数量与所述微反应腔(3)的阵列的行数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连通;所述末枝通道(23)的轴线与与之对应的一行微反应腔(3)的中心连线重合,任意四个相邻的微反应腔(3)构成的正方形子阵列的中心处均布置有一个椭圆柱(4);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滴的微生物检测芯片,包括分配通道(2)和微反应腔(3)的阵列;所述分配通道(2)由依次连接的主通道(21)、若干级连接通道(22)和末枝通道(23)构成,除末枝通道(23)外,每支通道均在其末端与两支下一级通道流体连通;所述若干微反应腔(3)成矩形阵列布置,所述矩形阵列的一侧边与所述末枝通道(23)的末端流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枝通道(23)的数量与所述微反应腔(3)的阵列的行数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连通;所述末枝通道(23)的轴线与与之对应的一行微反应腔(3)的中心连线重合,任意四个相邻的微反应腔(3)构成的正方形子阵列的中心处均布置有一个椭圆柱(4);所述椭圆柱(4)禁止液滴对其表面的润湿,但允许连续相流体对其表面的润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的微生物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柱(4)的长轴平行于末枝通道(23);在同一行的相邻两个椭圆柱(4)之间具有小于液滴直径的间距;同时,所述椭圆柱(4)的短轴不超过相邻两个微反应腔(3)的最小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液滴的微生物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列的微反应腔(3)的上游和最后一列微反应腔(3)的下游也设置有所述椭圆柱(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的微生物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应腔(3)的阵列的末端,设有若干排液通道(6),所述排液通道(6)的数量与所述微反应腔(3)的阵列的行数相同,并按照与所述末枝通道(23)共轴的方式与微反应腔(3)阵列的各行一一对应;相邻的两个排液通道(6)被分隔块(5)隔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骁伟,王麒,尹琎,旷婉,龚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