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PCR芯片及基于该PCR芯片的液滴分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PCR芯片及基于该PCR芯片的液滴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是一种通过对特定DNA片段的扩增进行目标核酸检测的技术,其能够基于极微量的样品实施精确的定量检测,是当前的一种重要生物检测手段。当下,将PCR技术与微流控装置将相结合的PCR芯片是行业内的研究热点,其具有所需样品和试剂量少,检测速度快,反应单元数量多,精确度高等优点。PCR芯片相较于传统PCR实施手段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以单个微液滴作为一个微反应单元,而由于微液滴的尺寸很小,因此一块PCR芯片可以同时容纳很多微液滴,这使得基于PCR芯片执行的扩增反应相比于传统PCR实施手段具有高得多的精确性。目前,PCR芯片检测结果的输出主要依靠于荧光测试,即对扩增反应后的微液滴阵列区域进行荧光检测,然后采用统计学手段得出有荧光信号和无荧光信号的微液滴单元的比例,再结合扩增倍率最终得出目标DNA的原始浓度。因此,PCR芯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有荧光信号和无荧光信号的微液滴单元比例。而这一比例的准确度则取决于作为反应单元的液滴在反应区域的准确分配。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这样的要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以巢式PCR芯片为例,微液滴需要被均匀的分配到众多微反应腔中,这要求每个反应腔中均包含有一个液滴,不能出现空腔;同时,阵列区域除反应腔之外的空间不应当存在残留液滴。现有的液滴分配手段包括并联式和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PCR芯片,包括盖片层(1)和结构层(4);所述结构层(4)包括液滴分配区(42)、微反应腔区(41)和出口区(43);所述液滴分配区(42)包括主通道(44),连接于所述主通道(44)末端的若干级连接通道(45)和连接于所述连接通道(45)末端的分配通道(46);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应腔区(41)包括与所述分配通道(46)数量相同的输送通道(411),每一个所述输送通道(411)的入口均对应连接一个分配通道(46)的出口;还包括交替设置在所述输送通道(411)两侧,用于容纳液滴(5)的若干微反应腔(412);所述出口区(43)包括与所述输送通道(411)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的排出通道(415);所述盖片层(1)至少对应于微反应腔区(41)的部分为透明材质;所述微反应腔(412)的尺寸仅允许容纳单个液滴(5),其前侧壁(414)和后侧壁均为相对于输送通道(411)内液体流动方向以锐角倾斜的斜面;每个所述微反应腔(412)的后侧壁上均设置一个向所述输送通道(411)内延伸的阻流凸起(413);所述阻流凸起(413)到所述输送通道(411)的相对侧壁的最小距离小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PCR芯片,包括盖片层(1)和结构层(4);所述结构层(4)包括液滴分配区(42)、微反应腔区(41)和出口区(43);所述液滴分配区(42)包括主通道(44),连接于所述主通道(44)末端的若干级连接通道(45)和连接于所述连接通道(45)末端的分配通道(46);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应腔区(41)包括与所述分配通道(46)数量相同的输送通道(411),每一个所述输送通道(411)的入口均对应连接一个分配通道(46)的出口;还包括交替设置在所述输送通道(411)两侧,用于容纳液滴(5)的若干微反应腔(412);所述出口区(43)包括与所述输送通道(411)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的排出通道(415);所述盖片层(1)至少对应于微反应腔区(41)的部分为透明材质;所述微反应腔(412)的尺寸仅允许容纳单个液滴(5),其前侧壁(414)和后侧壁均为相对于输送通道(411)内液体流动方向以锐角倾斜的斜面;每个所述微反应腔(412)的后侧壁上均设置一个向所述输送通道(411)内延伸的阻流凸起(413);所述阻流凸起(413)到所述输送通道(411)的相对侧壁的最小距离小于液滴(5)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生物检测的PCR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的角度优选不超过30度;所述阻流凸起(413)在所述输送通道(411)内的竖直侧壁为曲线,且上游侧的弧度大于下游侧的弧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生物检测的PCR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分配区(42)处,除主通道(44)外,每一条连接通道(45)和分配通道(46)在其入口处的通道底面均设置有一个下覆膜电极(423),且每一个所述下覆膜电极(423)均配设有一个与之电连接的第一触点电极(421);相应的所述下覆膜电极(423)和所述第一触点电极(421)之间通过第一接线(422)实现电连接;所述第一触点电极(421)位于结构层(4)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接线(422)位于通道内的部分和所述下覆膜电极(423)的表面覆盖有疏水膜或疏水涂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微生物检测的PCR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接贴附于结构层(4)上表面的控制层(3);所述控制层(3)上设有对应于微反应腔区(41)的透明区(31);所述控制层(3)上还设有对应于所述液滴分配区(42)的分配控制区(32);所述分配控制区(32)设有数量与所述下覆膜电极(423)的数量相同且处于对应位置的上覆膜电极(323);以及数量与所述第一触点电极(421)相同且处于对应位置的第二触点电极(321);所述上覆膜电极(323)与所述第二触点电极(321)之间不连通,每一个所述第二触点电极(321)均通过独立的触点引线(322)接通外部电源的一极;每一个所述上覆膜电极(323)均通过独立的覆膜引线(324)接通外部电源的另一极;相互对应的一对上覆膜电极(423)和下覆膜电极(323)构成可以封闭该通道内流体流动路径的微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微生物检测的PCR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4)的出口区(43)还包括设置在排出通道(415)的两侧壁上的条电极(433),每一条电极(433)均通过一第二接线(432)连接一位于所述结构层(4)的上表面的第三触点电极(431);所述条电极(433)裸露设在所述排出通道(415)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微生物检测的PCR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层(3)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出口区(43)的出口检测区(33);所述出口检测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骁伟,王麒,尹琎,旷婉,龚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