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装胶膜以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937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装胶膜以及光伏组件,封装胶膜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胶膜层、基底层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电池片间隙,所述反光层包括反光结构,用于将在电池片间隙的光反射到所述基底层的电池片区。通过将反光层与现有的胶膜层结合,实现组件利用电池片间隙的阳光,反光层位于两层封装胶膜间,隔绝外界水汽,提高了组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装胶膜以及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制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封装胶膜以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及环境日益恶化,传统化石能源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使得可再生能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晶硅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成本不断下降平价上网成为必然趋势。充分利用光能,提升组件功率成为光伏行业追寻的目标。光伏组件设计出于安全考虑,会在电池片与片之间、串与串之间留一定的间隙简称片间距、串间距。以72P常规双玻组件为例,片间距1.8mm,串间距1.9mm,片/串间隙区域占整个组件面积为2.79%。而照射到组件的这部分光基本都在组件玻璃上直接透过或者背板上漫反射掉,从而无法被组件利用。目前,大部分厂家采用白色高反光性背板或者白色EVA来增加光在组件内部的漫反射,但这两种方法反光效果并不理想(一般72片版型提升功率2-3W左右)。而且高反光性背板及白色EVA只适用于单面组件,双面组件上功率提升仍然是个难题。也有很少厂家在开发间隙贴膜设备,一般在背板或者盖板玻璃的内表面贴膜(位置刚好处于电池串间距与片间距之间)。但是,该种设备目前并不成熟,且膜带内层胶膜两次受热(贴膜、组件层压)易导致膜带贴近背板侧有很多气泡,同时,膜带交叉的位点比两边膜带高度高也容易产生气泡,这些气泡在透明背板及玻璃上不美观而且存在着老化之后引起膜带与背板脱层的失效风险。此外,在透明背板组件中铝反光层长期湿热下无其它保护层,反光层易水解导致组件功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封装胶膜以及光伏组件,增加了组件有效光接收面积,解决了组件有效光利用面积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封装胶膜,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胶膜层、基底层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电池片间隙,所述反光层包括反光结构,用于将在电池片间隙的光反射到所述基底层的电池片区。其中,所述基底层为PVDF基底层、PVF基底层或PE基底层。其中,所述反光层的厚度为50nm~100nm。其中,所述反光层的反光结构为倒三棱柱结构或金字塔结构。其中,所述反光层的反光结构为倒三棱柱结构,所述倒三棱柱结构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00°~120°,底角为30°~40°。其中,所述基底层的厚度为35μm~50μm。其中,所述反光层为铝反光层或三氧化二铝反光层。除此之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下胶膜层、电池片层以及上胶膜层,所述下胶膜层为上所述封装胶膜,所述电池片层设置在所述封装胶膜的电池片间隙包围的电池片区。其中,所述电池片层中的电池片为单面电池片或双面电池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封装胶膜以及光伏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封装胶膜以及光伏组件,通过将反光层与现有的胶膜层结合,通过设置于电池间隙的反光层将照射的阳光反射到电池片,实现组件利用电池片间隙的阳光,而反光层位于两层封装胶膜间,组件经过层压之后反光层位于两层封装胶膜之间,隔绝了外界水汽,避免了被水汽的侵蚀,提高了组件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封装胶膜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封装胶膜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封装胶膜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封装胶膜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封装胶膜,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胶膜层1、基底层2和反光层3,所述反光层3设置在所述基底层2的电池片间隙,所述反光层3包括反光结构,用于将在电池片间隙的光反射到所述基底层2的电池片区4。通过将反光层3与现有的胶膜层1结合,通过设置于电池间隙的反光层3将照射的阳光反射到电池片,实现组件利用电池片间隙的阳光,而反光层3位于两层封装胶膜间,组件经过层压之后反光层3位于两层封装胶膜之间,隔绝了外界水汽,避免了被水汽的侵蚀,提高了组件的可靠性。本技术中对于基底层2的材质以及厚度不做限定,所述基底层2可以为PVDF基底层2、PVF基底层2或PE基底层2中的一种,或者其它的基底层2,基底层2的作用在于作为承载反光层3。本技术对于反光层3的厚度以及形状不做限定,所述反光层的厚度一般为50nm~100nm。优选的,所述三棱柱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00°~120°,底角为30°~40°。本技术中并不局限于采用三棱柱结构,而是采用该结构较为简单,生产工艺简单,尤其是采用界面等腰三角形的结构,通过将三棱柱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使得在反光过程中,均匀向两侧反光,使得电池片受光均匀,使得组件各处的温度以及发电量差别较小,提高了组件发电的稳定性以及组件的运行可靠性。优选的,所述基底层2的厚度为35μm~50μm。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中的封装胶膜制作方法,包括:步骤1,在基底层2上制作多个三棱柱结构,所述三棱柱结构的顶面、底面与所述基底层2的表面垂直;步骤2,将反光层涂镀到所述三棱柱的侧面作为反射面,形成了锯齿状反光层3;步骤3,将所述锯齿状反光层3放置在辊轮上;步骤4,平铺胶膜层1,通过将所述辊轮在所述胶膜上按照预定位置行进,将所述锯齿状反光层3转移到所述胶膜层1与电池片间隙对应的位置,用于将照射到所述电池片间隙的阳光通过玻璃盖板反射到电池片,并使得所述锯齿状反光层3的基底层2与所述胶膜层1结合形成封装胶膜。同样的,本技术对于反光层的材质不做限定,所述反光层可以为铝反光层,也可以为三氧化二铝反光层3,或者其它反光层3。除此之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下胶膜层20、电池片层22以及上胶膜层10,所述下胶膜层为如上所述封装胶膜制作方法制成的封装胶膜20,所述电池片层22设置在所述封装胶膜的电池片间隙21包围的电池片区。采用本技术中的封装胶膜制作方法制成的封装胶膜,在固定的组件接收光面积下,利用封装胶膜上制备微观反光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胶膜层、基底层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电池片间隙,所述反光层包括反光结构,用于将在电池片间隙的光反射到所述基底层的电池片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胶膜层、基底层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电池片间隙,所述反光层包括反光结构,用于将在电池片间隙的光反射到所述基底层的电池片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为PVDF基底层、PVF基底层或PE基底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的厚度为50nm~100n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的反光结构为倒三棱柱结构或金字塔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的反光结构为倒三棱柱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芳刘俊辉郭志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