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肽分离分析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61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肽分离分析用FMMA微流控芯片试剂盒,内部在平面上分成两格,分别装置有5~10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1~2瓶硼砂基体缓冲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亲水性的PMMA微流控芯片试剂盒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灵敏快速,十分适用于微流控芯片中多肽的电泳分离分析。(*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肽分离分析专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试剂盒。
技术介绍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在在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J.Chromatogr.593(1992)253;Science 261(1993)895)。最初微流控芯片一般以玻璃和石英为主要制作材料,采用湿法刻蚀技术加工完成(Anal.Chem.74(2002),5076-5083)。由于玻璃和石英材料的制作成本比较高,因此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各种塑料材质。塑料芯片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费用也比较低,可以一次性使用,因此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因其优良的电渗性能及透光性,目前已成为微流控芯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聚合物材料。目前大量的聚合物材料通过各种不同的加工技术被制作成微流控芯片(Electrophoresis 21(2000),165;Anal.Chem.76(2004),1865;Anal.Chem.73(2001),4196;J.Chromatogr.A.907(2001),279)。但不幸的是,绝大多数塑料表面都是疏水的,样品与塑料芯片通道内表面发生疏水相互作用,被吸附在通道内壁,使通道内表面性质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定量结果不准确,电渗流不稳定,以及分析重现性很差。因此不同材质的、不同运行缓冲液的、以及通道内壁经过不同处理的塑料芯片,其所适用于的分析对象也不相同,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塑料芯片和分析对象,建立相应的分离分析专用试剂盒,以满足不同应用对象的需求。目前关于多肽分离分析专用PMMA微流控芯片试剂盒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多肽分离分析专用的PMMA微流控芯片试剂盒,该试剂盒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灵敏快速,适用于多肽的微流控芯片分离分析。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肽分离分析用FMMA微流控芯片试剂盒,内部在水平面上分成两格,分别装置有5~10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1),1~2瓶硼砂基体缓冲液(2)。本技术提供的多肽分离分析用PMMA微流控芯片试剂盒,所述PMMA微流控芯片由底板与空白的盖板封接而成,底板的里面刻有并列分布的三条相同的十字交叉通道,底板和盖板中间形成封闭的通道,通过通道末端的缓冲液池与外界相连;通道内壁带有光聚合方法的修饰亲水性涂层。微流控芯片内壁经过光聚合反应处理,由疏水表面转化为亲水表面,减少了样品在通道内壁的吸附。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亲水性的PMMA微流控芯片试剂盒,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尺寸选为长70~80mm,宽40~50mm,底板厚度为1~1.5mm,盖板厚度为0.1~0.5mm。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亲水性的PMMA微流控芯片试剂盒,所述微流控芯片的通道横截面为近似梯形结构,其尺寸选为外口宽70~150μm,底宽50~80μm,深10~30μm。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亲水性的PMMA微流控芯片试剂盒,所述微流控芯片,其光聚合的方法可以是紫外光聚合反应,将亲水性化合物聚合在PMMA微流控芯片内表面,对PMMA微流芯片内表面进行涂层修饰。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亲水性的PMMA微流控芯片试剂盒,所述微流控芯片,其亲水性化合物可以是丙烯酰胺、聚乙烯醇或丙烯酸。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亲水性的PMMA微流控芯片试剂盒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光化学接枝法,以苯甲酮为光敏剂,通过紫外光聚合反应,将亲水性化合物键合在PMMA芯片内表面,因此芯片内表面的亲水性能有了明显改善,抑制了多肽在PMMA芯片内表面的吸附。使用该试剂盒对多肽样品进行电泳分析时,样品峰与原始芯片中得到的样品峰相比,峰型得到明显改善,柱效得到提高。该试剂盒由于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灵敏快速,因此十分适用于微流控芯片中多肽的电泳分离分析。附图说明图1为多肽分离分析专用PMMA微流控芯片试剂盒;图2为试剂盒中PMMA微流控芯片结构示意图;图3为试剂盒中PMMA微流控芯片通道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小肽样品在同一条内壁涂层的PMMA微流控芯片微通道内连续多次运行的部分谱图;图5小肽样品在未修饰的PMMA微流控芯片上进行分析时所得到的电泳谱图;图6小肽样品在内壁涂层的PMMA微流控芯片上进行分析时所得到的电泳谱图;图7为伴白蛋白胰蛋白酶酶解产物-多肽混合物在未修饰的PMMA微流控芯片上进行分析时所得到的电泳谱图;图8为伴白蛋白胰蛋白酶酶解产物-多肽混合物在内壁涂层的PMMA微流控芯片上进行分析时所得到的电泳谱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新型内壁涂层的PMMA微流控芯片试剂盒如图1所示,试剂盒的两格分别装置有5~10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1),1~2瓶硼砂基体缓冲液(2)。PMMA微流芯片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尺寸为70~80mm(长)×40~50mm(宽);该芯片由一块一面刻有十字交叉结构微通道的PMMA底板,与空白的PMMA盖板封接而成,底板厚度为1~1.5mm,盖板厚度为0.1~0.5mm;底板和盖板中间形成封闭的微通道,微通道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通过通道末端的缓冲液池与外界相连;每片芯片上并列分布着三条相同的通道;PMMA微流控芯片通道内壁采用静态改性方法加以涂层修饰。以10mM pH9.2的硼砂为运行缓冲液,以小肽(丙氨酸-缬氨酸和缬氨酸-缬氨酸)为样品,同一条内壁涂层的PMMA微流控芯片微通道(1)内进行电泳分析,连续多次运行,其中部分谱图如图4所示。在同一条内壁涂层修饰的PMMA芯片上,测定电泳分析重现性。如表1所示。在同一批涂层修饰的不同PMMA芯片通道上,测定电泳分析重现性。如表2所示。比较例1 以10mM,pH9.2的硼砂为运行缓冲液,以小肽(丙氨酸-缬氨酸和缬氨酸-缬氨酸)为样品,在未修饰的和内壁涂层的PMMA微流控芯片上分别进行电泳分析。其电泳图如图5和6所示。比较例2以伴白蛋白胰蛋白酶酶解产物-多肽混合物为样品,其它同比较例1。其电泳图如图7和8所示。表1小肽在内壁涂层的PMMA芯片中重复性(同一条通道内) 表2小肽在内壁涂层的不同PMMA微通道上的重复性 权利要求1.一种多肽分离分析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该试剂盒内在水平面上分成两格,分别装置有5~10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1),1~2瓶硼砂基体缓冲液(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分离分析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由底板与空白的盖板封接而成,底板的里面刻有并列分布的三条相同的十字交叉通道,底板和盖板中间形成封闭的通道,通过通道末端的缓冲液池与外界相连;通道内壁带有光聚合方法的修饰亲水性涂层。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亲水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尺寸为长70~80mm,宽40~50mm,底板厚度为1~1.5mm,盖板厚度为0.1~0.5mm。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亲水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通道横截面为近似梯形结构,外口宽70~150μm,底宽50~80μm,深10~30μm。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亲水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聚合的方法是紫外光聚合反应,将亲水性化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肽分离分析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该试剂盒内在水平面上分成两格,分别装置有5~10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1),1~2瓶硼砂基体缓冲液(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炳承王辉戴忠鹏王利白吉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