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岩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419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珍珠岩余热回收系统,其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的一端连通有套设于出料管道上用于置换热量的换热风筒,所述换热风筒远离所述加热炉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加热炉的另一端连通有热风引风机,所述加热炉的顶部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换热器内部连通的蒸汽加热管,所述蒸汽加热管顶部固接有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上设置有用于向分汽缸输送蒸汽的输汽管,所述蒸汽发生器还连通有用于产生除氧水的水除氧单元,所述水除氧单元连通有用于产生软水的供水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回收利用膨化炉内热风能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珍珠岩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产天花板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珍珠岩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天花板生产等领域常用珍珠岩作为材料,其具有保温、隔热、隔音等优良效果。珍珠岩是一种酸性火山玻璃熔岩,经破碎、筛分、预热烧焙后成为多孔颗粒状物料-膨胀珍珠岩,用它配用不同的胶结剂,可制成各种性能的珍珠岩制品,具有重量轻、导热系数低、吸音性强、不腐蚀、不燃烧、耐酸性、无毒无味等性能,为高效能和超轻质的保温、隔热、隔音、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电力、建筑和国防工业。参照图1,为现有技术中珍珠岩天花板生产流水线中的部分流水线,其包括珍珠岩膨化炉1、储料仓2和除尘引风机3,在珍珠岩膨化炉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通入珍珠岩的进料管道10以及通入燃气的燃气管道11;进料管道10一端与珍珠岩膨化炉1固接且与其内部连通,另一端与珍珠岩料仓连通,并由斗式提升机为珍珠岩料仓供料(珍珠岩料仓和斗式提升机图中未示出),燃气管道11与珍珠岩膨化炉1固接且与其内部连通,燃气管道11位于进料管道10的下方;在珍珠岩膨化炉1的顶部设置有供膨胀后的珍珠岩以及热风排出的出料管道12,出料管道12依次与用于储存膨化后的珍珠岩的储料仓2和除尘引风机3连通,经除尘引风机3过滤除尘后,热风被排出到室外空间。上述内容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膨化珍珠岩的流程,珍珠岩膨化炉1产生热风和膨化珍珠岩,热风和膨化珍珠岩经过储料仓2后,膨化珍珠岩被留下,随后热风经过除尘引风机3后,热风中的灰尘等杂质被留下,清洁的热风随后被排出到室外空间融入大气。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珍珠岩膨化炉1产出的珍珠膨胀珍珠岩被收集利用,而热风则被排出到室外,热风携带的能量即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珍珠岩余热回收装置,其具有回收利用膨化炉内热风能量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珍珠岩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的一端连通有套设于出料管道上用于置换热量的换热风筒,所述换热风筒远离所述加热炉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加热炉的另一端连通有热风引风机,所述加热炉的顶部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换热器内部连通的蒸汽加热管,所述蒸汽加热管顶部固接有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上设置有用于向分汽缸输送蒸汽的输汽管,所述蒸汽发生器还连通有用于产生除氧水的水除氧单元,所述水除氧单元连通有用于产生软水的供水单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风引风机工作,使加热炉和换热风筒内形成负压,外界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换热风筒置换出料管道中热风携带的热量,使换热风筒内的空气成为热风并进入加热炉加热注有水的换热器,换热器内产生热蒸汽,沿蒸汽加热管上升加热注有除氧水的蒸汽发生器,除氧水由水除氧单元产生,水除氧单元用的软水由供水单元供给,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通过输汽管通入分汽缸,再由分汽缸通入多个天花板成型机以供制作湿板使用,所以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具有回收利用膨化炉内热风能量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热炉内竖直设置有多个顶部穿入换热器内的热管,所述热管底部与所述加热炉的底部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管固接于加热炉内,顶部伸入换热器内,加快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通过热管置换热风热量,使热管内的蒸汽加热换热器内的水,换热器内的水加热产生热蒸汽加热蒸汽发生器,使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供天花板成型机使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所述热管呈矩阵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阵排布的热管分布均匀,有益于增加与热风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换热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热管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加换热面积的翅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设翅片可进一步提高热管与热风的接触面积,换热器内水与热管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了换热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两个所述热管上的所述翅片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翅片间隔设置可进一步提高热风与翅片的接触程度,有效提高了翅片的换热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热炉上设置有真空的夹层,所述夹层包括底部夹层和两个侧部夹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的夹层可有效阻止加热炉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保证热风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供水单元与所述水除氧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对软水初步加热的预热箱,所述预热箱设置于所述加热炉的顶部用于置换所述加热炉内热风的热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水单元与水除氧单元之间设置预热箱,可利用加热炉内的热风提前对软水进行加热,有益于提高水除氧单元生产除氧水的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除氧单元包括用于产生除氧水的除氧水箱,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除氧水箱之间连通有循环蒸汽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发生器内的蒸汽一部分通向分汽缸,另一部分回通至水除氧单元内的除氧水箱中,为除氧水箱增加热量,提高了除氧水箱生产除氧水的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加热炉、换热风筒、热风引风机、蒸汽发生器、供水单元和水除氧单元,本技术方案具有回收利用膨化炉内热风能量的效果;2.通过设置热管和翅片,热管与热风交换热量以加热换热器内的水,翅片可进一步提高热管与热风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换热效率;3.通过设置预热箱,可利用加热炉内的热风提前对软水进行加热,有益于提高水除氧单元生产除氧水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天花板生产流水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珍珠岩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为展示珍珠岩余热回收系统部分结构所做的剖视图;图4是为展示热管与翅片位置关系所做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珍珠岩膨化炉;10、进料管道;11、燃气管道;12、出料管道;2、储料仓;3、除尘引风机;4、加热炉;40、换热风筒;400、进风口;41、换热器;410、第一进水管;411、第一出水管;412、蒸汽加热管;413、热管;414、翅片;42、预热箱;420、第一预热腔;421、第二预热腔;43、夹层;5、热风引风机;6、蒸汽发生器;60、输汽管;7、供水单元;70、软化水装置;71、软水罐;72、软水水泵;8、水除氧单元;80、除氧水箱;81、除氧水水泵;82、循环蒸汽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和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珍珠岩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加热炉4、热风引风机5和蒸汽发生器6;加热炉4设置于工厂内地面上,在加热炉4水平方向的一端通过一管道连通有换热风筒40,换热风筒40为一两端封闭且内部中空的筒体结构,换热风筒40套设于出料管道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珍珠岩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4),所述加热炉(4)的一端连通有套设于出料管道(12)上用于置换热量的换热风筒(40),所述换热风筒(40)远离所述加热炉(4)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400),所述加热炉(4)的另一端连通有热风引风机(5),所述加热炉(4)的顶部设置有换热器(41),所述换热器(41)内注有水,所述换热器(4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换热器(41)内部连通的蒸汽加热管(412),所述蒸汽加热管(412)顶部固接有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6),所述蒸汽发生器(6)上设置有用于向分汽缸输送蒸汽的输汽管(60),所述蒸汽发生器(6)还连通有用于产生除氧水的水除氧单元(8),所述水除氧单元(8)连通有用于产生软水的供水单元(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珍珠岩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4),所述加热炉(4)的一端连通有套设于出料管道(12)上用于置换热量的换热风筒(40),所述换热风筒(40)远离所述加热炉(4)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400),所述加热炉(4)的另一端连通有热风引风机(5),所述加热炉(4)的顶部设置有换热器(41),所述换热器(41)内注有水,所述换热器(4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换热器(41)内部连通的蒸汽加热管(412),所述蒸汽加热管(412)顶部固接有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6),所述蒸汽发生器(6)上设置有用于向分汽缸输送蒸汽的输汽管(60),所述蒸汽发生器(6)还连通有用于产生除氧水的水除氧单元(8),所述水除氧单元(8)连通有用于产生软水的供水单元(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岩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4)内竖直设置有多个顶部穿入换热器(41)内的热管(413),所述热管(413)的底部与所述加热炉(4)的底部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珍珠岩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皓斌周建权龚晓华王立海宗传才
申请(专利权)人:星牌优时吉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