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有生专利>正文

充电插接组件及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3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电插接组件,其包括插座和插头;插座包括第一壳架以及设于第一壳架上的公端接头,第一壳架上铰接有第一翻盖,第一翻盖可向公端接头所朝方向翻转而打开,第一壳架上还铰接有可向公端接头所朝方向的反方向翻转的翻板,翻板通过连杆与第一翻盖相连接;插头包括第二壳架以及设于第二壳架上的母端接头,母端接头用于与公端接头对插连接,第二壳架设有用于推动翻板的导向杆。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充电插接组件可实现防水防尘,并且满足立体车库的自动充电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了上述充电插接组件的立体车库,其可对汽车进行自动充电,并且具有故障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插接组件及立体车库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插接组件及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的快速推广和应用离不开充电设施的有力支撑,能否快捷、方便的充放电是广大用户是否愿意购买电动汽车的重要因素。按照当前的趋势,立体车库的发展必然要同充电桩相结合,以解决汽车自动充电的问题。正因如此,适用于立体车库的充电插接组件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立体车库一般都是露天设置的,因此,充电插接组件直接暴露在外,容易因遇水或遇尘而发生安全故障,轻则丧失充电功能,重则给人员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防水防尘的充电插接组件及包括其的立体车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插接组件,其包括:插座,所述插座包括第一壳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壳架上的公端接头,所述第一壳架上铰接有用于遮盖所述公端接头的第一翻盖,所述第一翻盖可向所述公端接头所朝方向翻转而打开,所述第一壳架上还铰接有可向所述公端接头所朝方向的反方向翻转的翻板,所述翻板通过连杆与所述第一翻盖相连接;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第二壳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壳架上的母端接头,所述母端接头用于与所述公端接头对插连接,所述第二壳架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翻板的导向杆。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翻板设为两块,两块所述翻板分别设于所述公端接头的左右两侧,且两块所述翻板各自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翻盖相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翻板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翻盖通过其左右两端的摆臂与所述第一壳架铰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摆臂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翻板铰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翻板与所述第一壳架的铰接处设有第一扭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座还包括框体,所述第一壳架设于所述框体内,且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壳架之间连接有若干沿所述公端接头的周向布置的柔性单元,所述第一壳架具有供所述导向杆插入的导向孔,所述翻板设于所述导向孔的后侧,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壁具有使其头部尺寸小于其根部尺寸的锥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壳架具有向所述母端接头所朝方向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上铰接有用于遮盖所述母端接头的第二翻盖,所述第二翻盖可向所述母端接头所朝方向翻转而打开。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翻盖与所述凸台的铰接处设有第二扭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翻盖包括盖板部和推板部,所述第二翻盖的转动轴线即为所述盖板部与所述推板部的分界线,所述盖板部用于遮盖所述母端接头,所述第一壳架的前侧设有用于推动所述推板部的推板。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架具有供打开后的所述第二翻盖穿过的孔口,所述第二壳架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推板的凹位。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其包括车库支架、载车板以及上述充电插接组件;所述插座设于所述车库支架上,所述插头设于所述载车板上;或所述插座设于所述载车板上,所述插头设于所述车库支架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插接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插接组件在应用时,插座设于车库支架上,插头设于载车板上;或者,插座设于载车板上,插头设于车库支架上。在非工作状态下,即插头与插座分离时,第一翻盖可通过遮盖公端接头对其进行防水防尘的保护,由此可降低充电插接组件的故障发生率,避免充电功能丧失或危及人员财产安全的情况出现;而在停有汽车的载车板平移进入停车位的过程中,插头与插座相互靠近,导向杆推动翻板,使其带动第一翻盖翻转而打开,从而,第一翻盖不会影响公端接头与母端接头对插连接,进而,该充电插接组件能够满足立体车库的自动充电要求。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由于其采用了上述充电插接组件,因此可对汽车进行自动充电,并且具有故障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插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插座的正面视角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插座的背面视角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插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气缸或液缸);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插头的顶面视角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插头的底面视角示意图;图7是图1中I区域的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翻盖和翻板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插座;101、框体;1011、主框板;1012、面板;1013、背板;1014、窗口;102、第一壳架;1021、导向孔;1022、孔口;103、公端接头;1031、第一正极端子;1032、第一负极端子;104、缓冲件;105、伸缩体;106、滚珠;107、铁块;108、第一翻盖;1081、摆臂;109、翻板;110、连杆;112、推板;2、插头;201、第二壳架;2011、凸台;2012、凹位;202、母端接头;2021、第二正极端子;2022、第二负极端子;203、导向杆;2031、锥面;204、电磁铁;205、通电开关;206、第一检测器;207、第二翻盖;2071、盖板部;2072、推板部;208、第二检测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类似的术语还包括“公端”和“母端”,“插座”和“插头”。另外,在本技术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插接组件,其主要包括插座1和插头2;插座1包括框体101、设于框体101内的第一壳架102以及设于第一壳架102上的公端接头103,并且,框体101与第一壳架102之间连接有若干沿公端接头103的周向布置的柔性单元,柔性单元由若干伸缩体105组成;插头2包括第二壳架201以及设于第二壳架201上的母端接头202,母端接头202用于与公端接头103对插连接;其中,第一壳架102具有导向孔1021,第二壳架201上设有与导向孔1021相对应的导向杆203,并且,导向杆203的外侧壁具有使其头部尺寸小于其根部尺寸的锥面2031。在应用时,该充电插接组件的插座1设于车库支架上,插头2设于载车板上;或者,插座1设于载车板上,插头2设于车库支架上。基于上述结构,在停有汽车的载车板平移进入停车位的过程中,插头2与插座1相互靠近,导向杆203插向导向孔1021,由于导向杆203的外侧壁具有锥面2031,且第一壳架102通过柔性单元悬吊于框体101内,因此,当载车板与车库支架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插座,所述插座包括第一壳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壳架上的公端接头,所述第一壳架上铰接有用于遮盖所述公端接头的第一翻盖,所述第一翻盖可向所述公端接头所朝方向翻转而打开,所述第一壳架上还铰接有可向所述公端接头所朝方向的反方向翻转的翻板,所述翻板通过连杆与所述第一翻盖相连接;/n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第二壳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壳架上的母端接头,所述母端接头用于与所述公端接头对插连接,所述第二壳架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翻板的导向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座,所述插座包括第一壳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壳架上的公端接头,所述第一壳架上铰接有用于遮盖所述公端接头的第一翻盖,所述第一翻盖可向所述公端接头所朝方向翻转而打开,所述第一壳架上还铰接有可向所述公端接头所朝方向的反方向翻转的翻板,所述翻板通过连杆与所述第一翻盖相连接;
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第二壳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壳架上的母端接头,所述母端接头用于与所述公端接头对插连接,所述第二壳架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翻板的导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板设为两块,两块所述翻板分别设于所述公端接头的左右两侧,且两块所述翻板各自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翻盖相连接;
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翻板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翻盖通过其左右两端的摆臂与所述第一壳架铰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摆臂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翻板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板与所述第一壳架的铰接处设有第一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还包括框体,所述第一壳架设于所述框体内,且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壳架之间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有生
申请(专利权)人:文有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