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3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涉及智能公交站台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智能候车亭座椅不足,而公交的候车时间较长,给候车人群带来了疲惫感,降低了候车的舒适度,之间安装固定座椅,占用加大的空间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候车亭本体,所述候车亭本体的内部设有座椅,所述座椅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圈活动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下方焊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方焊接有齿条,所述座椅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新颖,可以将座椅进行伸缩,给乘客提供休息座椅,提高乘客候车的舒适度,符合社会发展,适合进行市场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
本技术涉及智能公交站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
技术介绍
公交站台是专门为城市候车市民建设的公共设施,它提供了人们候车场所,为市民候车亭提供了方便。公交站台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它的设计应该包含了乘客的候车平台、顶棚、站牌、区域地图、候车座位、商业或公益广告、照明系统以及站台前公交专用道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交候车亭也逐步趋向智能化,现有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具备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提供市民候车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现在提倡绿色出行,在人流量较大的候车亭,座椅往往是供不应求的,而公交的候车时间较长,给候车人群带来了疲惫感,降低了候车的舒适度,之间安装固定座椅,占用加大的空间,不方便打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解决了现有智能候车亭座椅不足,而公交的候车时间较长,给候车人群带来了疲惫感,降低了候车的舒适度,之间安装固定座椅,占用加大的空间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包括候车亭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候车亭本体(1)的内部设有座椅(4),所述座椅(4)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导向杆(5),所述导向杆(5)的外圈活动套设有滑套(6),所述滑套(6)的下方焊接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的下方焊接有齿条(8),所述座椅(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外圈固定套设有齿环(10),所述移动板(7)的一侧下方铰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正面设有按动块(12),所述按动块(12)的背面焊接有连接杆(13),所述按动块(12)的外圈套设有挤压弹簧(14),所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包括候车亭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候车亭本体(1)的内部设有座椅(4),所述座椅(4)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导向杆(5),所述导向杆(5)的外圈活动套设有滑套(6),所述滑套(6)的下方焊接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的下方焊接有齿条(8),所述座椅(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外圈固定套设有齿环(10),所述移动板(7)的一侧下方铰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正面设有按动块(12),所述按动块(12)的背面焊接有连接杆(13),所述按动块(12)的外圈套设有挤压弹簧(14),所述连接杆(13)的另一端焊接有定位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7)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16),所述连接杆(13)的横截面为“L”字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李静林杨树李成李永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信通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