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甫骏专利>正文

磨料清洁度测定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41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磨料清洁度测定仪,它包括模数转换电路Ⅰ、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Ⅱ、微处理器Ⅲ、移位寄存器Ⅳ、显示电路Ⅴ、滤波电路Ⅵ、电源模块Ⅶ,其中模数转换电路Ⅰ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接入微处理器Ⅲ的相应数字信号输入端,微处理器Ⅲ的相应数字信号和脉冲信号输出端分别接入移位寄存器Ⅳ的相应数字信号和脉冲信号输入端,移位寄存器Ⅳ的信号输出端接入显示电路Ⅴ输入端,微处理器Ⅲ的另一数字信号输出端接入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Ⅱ,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Ⅱ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接入模数转换电路Ⅰ;由滤波电路Ⅵ和电源模块Ⅶ组成的供电电路分别为模数转换电路Ⅰ、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Ⅱ、微处理器Ⅲ、移位寄存器Ⅳ、显示电路Ⅴ提供驱动电源。(*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广泛应用在磨料或环境监测、卫生防疫、食品饮料、纺织漂染等行业的用于测量水及液体清洁度的测定仪,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磨料行业磨料清洁度测定仪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用来判断磨料清洁度的方法多是通过肉眼观察磨料在水中的混浊程度来测定其清洁度,由于上述观察方法常因人为因素产生误差且无法定量检测,致使所生产产品的清洁度难以得到保证。虽然国家于1999年颁布了JB/T10151标准方法,但由于至今尚无专用的检测仪器推出,致使上述标准一直无法得到执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一种具有操作方便、检测精度高的磨料清洁度测定仪。本技术的磨料清洁度测定仪包括模数转换电路I、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II、微处理器III、移位寄存器IV、显示电路V、滤波电路VI、电源模块VII,其中模数转换电路I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接入微处理器III的相应数字信号输入端,微处理器III的相应数字信号和脉冲信号输出端分别接入移位寄存器IV的相应数字信号和脉冲信号输入端,移位寄存器IV的信号输出端接入显示电路V输入端,微处理器III的另一数字信号输出端接入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II,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II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接入模数转换电路I;由滤波电路VI和电源模块VII组成的供电电路分别为模数转换电路I、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II、微处理器III、移位寄存器IV、显示电路V提供驱动电源。本技术中的模数转换电路由ADC0809集成电路构成,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为74LS02四2输入或非门集成电路,微处理器采用AT89C51单片机,移位寄存器为74LS164八位移位寄存器集成电路,显示电路采用3个LED共阳极数码管构成,滤波电路采用电源线滤波器,电源模块采用+5V电源模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接口电路将本技术的测定仪与现有技术的浊度仪相连接,之后用一定强度的入射光透过同一厚度但不同清洁度的水样时将会得到不同强度的透射光,其透射光的强度与清洁度成正比例,该透射光经浊度仪的光电转换电路对其透射强度进行计量并转换为与光强度成正比例的电信号后,再经浊度仪的超低零漂移电路处理放大后即得到一个电信号(浊度信号),该电信号通过接口电路送入本技术测定仪中的模数转换电路,经模数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后送入到微处理器;模数转换过程由微处理器通过地址锁存和驱动电路控制,输入到微处理器的数字信号再按清洁度含义进行一定的运算,之后再发送给由驱动和显示两部分组成的显示电路。本技术仪器的推出可从根本上解决国标JB/T10151执行问题,为产品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具体技术指标如下清洁度测量范围0~99.9%基本误差 <2%重复误差 <1%分辨率0.1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形结构图。图中1是保险丝座,2是电源插座,3是交直流拨动开关,4是样品室盖,5是外壳,6是浊度值及校准显示窗口,7是调零手轮,8是量程指示灯,9是量程选择按键,10是量程指示灯,11是电源开关,12是清洁度显示窗口,13是清洁度测试按钮,14是清洁度复位按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磨料清洁度测定仪包括模数转换电路I、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II、微处理器III、移位寄存器IV、显示电路V、滤波电路VI、电源模块VII,其中模数转换电路I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接入微处理器III的相应数字信号输入端,微处理器III的相应数字信号和脉冲信号输出端分别接入移位寄存器IV的相应数字信号和脉冲信号输入端,移位寄存器IV的信号输出端接入显示电路V输入端,微处理器III的另一数字信号输出端接入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II,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II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接入模数转换电路I;由滤波电路VI和电源模块VII组成的供电电路分别为模数转换电路I、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II、微处理器III、移位寄存器IV、显示电路V提供驱动电源。本技术中的模数转换电路由ADC0809集成电路构成,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为74LS02四2输入或非门集成电路,微处理器采用AT89C51单片机,移位寄存器为74LS164八位移位寄存器集成电路,显示电路采用3个LED共阳极数码管构成,滤波电路采用电源线滤波器,电源模块采用+5V电源模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接口电路将本技术的测定仪与现有技术的浊度仪相连接,之后用一定强度的入射光透过同一厚度但不同清洁度的水样时将会得到不同强度的透射光,其透射光的强度与清洁度成正比例,该透射光经浊度仪的光电转换电路对其透射强度进行计量并转换为与光强度成正比例的电信号后,再经浊度仪的超低零漂移电路处理放大后即得到一个电信号(浊度信号),由光电浊度仪测量得来的该浊度信号通过接口电路接入模数电路的数据输入端口,由数据输出端口再送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P0口,模数电路的转换过程是由微处理器控制,微处理器的控制端通过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控制模数电路的启动与停止,通过微处理器计算而过的数字信号由微处理器的数据发送端发出给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的移位脉冲同样是由微处理器提供,通过移位后信号最终输入数码管的数据端口而进行显示。在整个电路工作过程中,电源均由200V交流电压经滤波电路、电源模块变压而提供。如图2所示,本技术是在利用现有技术浊度仪的基础上开发而成的,把经浊度仪中超低零漂移电路处理的电信号通过接口电路送入本技术测定仪中的模数转换电路中,即送入ADC0809的 脚,经ADC0809转换后的八位数字信号从 ⑧、、、 脚输出,直接输入到微处理器(AT89C51)的P0口,即AT89C51的 脚;ADC0809的转换过程是由AT89C51的P1口控制,即⑥脚上的测试按钮;当测试按下时P1.5为低电平,AT89C51经内部程序使WR、RD、P2.6端均为低电平,经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74LS02)的或非门则ADC0809的START转换启动端、ALE地址锁存端、OE输出允许控制端启动;当ADC0809转换结束后由EOC发出一个信号经74L02使AT89C51的INT1外部中断1输入截止,即第一个取样信号模数转换完毕输入AT89C51。以此类推,共取样转换4次。当测试按扭第五次按下后,AT89C51经内部程序把4次取样信号进行平均值计算;第六次按下测试按钮后,AT89C51把计算出来的平均值进行清洁度计算,清洁度计算方法是按清洁度的含义而进行的;在此工作过程中AT89C51的脉冲频率fosc为6MHZ,是由AT89C51的 脚上接的MT晶振和两个33pF电容组成的振荡电路提供。清洁度得到后AT89C51直接把清洁度值从AT89C51的RXD端发送出送入移位寄存器(74LS164),第一片数码管的驱动电路74LS164的①、②脚,74LS164经移位从③、④、⑤、⑥、⑩、、、脚输出相应的移位信号,经限流电阻直接驱动第一块数码管显示。在此同时,第二片74LS164的①、②脚接上片74LS164的脚最高位QH端。在第一片74LS164移位完之后,第二片74LS164也得到整个相应的移位信号。相对第三片74LS164原理一样,则分别驱动第二、第三块数码显示。74LS1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料清洁度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模数转换电路Ⅰ、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Ⅱ、微处理器Ⅲ、移位寄存器Ⅳ、显示电路Ⅴ、滤波电路Ⅵ、电源模块Ⅶ,其中模数转换电路Ⅰ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接入微处理器Ⅲ的相应数字信号输入端,微处理器Ⅲ的相应数字信号和脉冲信号输出端分别接入移位寄存器Ⅳ的相应数字信号和脉冲信号输入端,移位寄存器Ⅳ的信号输出端接入显示电路Ⅴ输入端,微处理器Ⅲ的另一数字信号输出端接入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Ⅱ,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Ⅱ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接入模数转换电路Ⅰ;由滤波电路Ⅵ和电源模块Ⅶ组成的供电电路分别为模数转换电路Ⅰ、地址锁存与驱动电路Ⅱ、微处理器Ⅲ、移位寄存器Ⅳ、显示电路Ⅴ提供驱动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甫骏褚盈
申请(专利权)人:邹甫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