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墩辊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墩辊模的内衬模装置,包括内衬模本体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呈矩形结构的开口,开口内部设有呈矩形结构的背肋,背肋侧壁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设有加强筋,内衬模本体侧壁设有橡胶凸起,内衬模本体远离橡胶凸起一侧开设有凹槽,内衬模本体顶面靠近四周位置开设有防漏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凹槽内部粘贴双面胶,改变槽口拼接方式,改为常规模板螺栓加双面胶带连接的方式,避免内村模板互相之间容易错开,同时避免锤击方式安装模板,延长模板使用时间,改变面板的结构形式,将单薄的面板更新为带背肋的面板,背肋内部设有加强筋,增加刚度,降低滚动摩擦对内衬板的向上的力,避免内衬板被带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墩辊模的内衬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墩辊模
,具体为一种高墩辊模的内衬模装置。
技术介绍
高墩辊模是一种新型的桥梁高墩施工工法,并有配合工法施工的辊模装置,辊模施工工艺原理是采用辊、翻结合,辊模装置包括提升系统、外框架、内衬模及辅助工作平台,伴随混凝土的浇筑,外框架间歇上升,内衬模保持静止且不扰动混凝土,待混凝土满足拆模条件后,工人在辅助平台上将内衬模拆下,按翻模工艺循环施工。现有辊模装置内村模采用树脂模板,自重较大,模板间槽口拼接,容易上下滑移扰动,造成混凝土表面粗糙;树脂板接头、边角处容易损坏,导致树脂板拼缝不严密,错台及漏浆明显,在桥梁高墩辊模施工中,混凝土外观质量表现不够好,有一定程度的错台和漏浆现象,需要后期人工修饰,严重制约到了施工效率和墩柱整体美观,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墩辊模的内衬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墩辊模的内衬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辊模装置内村模自重较大,模板间槽口拼接,容易上下滑移扰动,造成混凝土表面粗糙;树脂板接头、边角处容易损坏,导致树脂板拼缝不严密,错台及漏浆明显,在桥梁高墩辊模施工中,混凝土外观质量表现不够好,有一定程度的错台和漏浆现象,需要后期人工修饰,严重制约到了施工效率和墩柱整体美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墩辊模的内衬模装置,包括所述内衬模本体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呈矩形结构的开口,所述开口内部设有呈矩形结构的背肋,所述背肋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内衬模本体侧壁设有橡胶凸起,所述内衬模本体远离所述橡胶凸起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内衬模本体顶面靠近四周位置开设有防漏槽。优选的,所述开口之间设有呈镂空结构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面开设有螺杆孔。优选的,所述螺杆孔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螺杆孔内部嵌设有橡胶密封条。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外部尺寸与所述通孔内部尺寸相同,所述加强筋套接于所述通孔内部。优选的,所述凹槽内部形状与所述橡胶凸起的外部形状相同。优选的,所述橡胶凸起顶面设有呈凹凸状结构的防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高墩辊模的内衬模装置中,改变面板的结构形式,将单薄的面板更新为带背肋的面板,背肋内部设有加强筋,增加刚度,降低滚动摩擦对内衬板的向上的力,避免内衬板被带动。2、该高墩辊模的内衬模装置中,通过螺栓孔使模板能穿螺杆,避免模板位移、坠落,更能延长拆模时间,增加混凝土光泽度。3、该高墩辊模的内衬模装置中,通过在凹槽内部粘贴双面胶,改变槽口拼接方式,改为常规模板螺栓加双面胶带连接的方式,避免内村模板互相之间容易错开,同时避免锤击方式安装模板,延长模板使用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背肋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衬模本体;2、开口;3、背肋;31、通孔;32、加强筋;4、螺杆孔;41、橡胶密封条;5、橡胶凸起;6、凹槽;7、防滑槽;8、防漏槽;9、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中心线”、“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深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高墩辊模的内衬模装置,为了解决现有辊模装置内村模,自重较大,模板间槽口拼接,容易上下滑移扰动,造成混凝土表面粗糙;树脂板接头、边角处容易损坏,导致树脂板拼缝不严密,错台及漏浆明显,在桥梁高墩辊模施工中,混凝土外观质量表现不够好,有一定程度的错台和漏浆现象,需要后期人工修饰,严重制约到了施工效率和墩柱整体美观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内衬模本体1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呈矩形结构的开口2,开口2内部设有呈矩形结构的背肋3,背肋3侧壁开设有通孔31,通孔31内部设有加强筋32,内衬模本体1侧壁设有橡胶凸起5,内衬模本体1远离橡胶凸起5一侧开设有凹槽6,内衬模本体1顶面靠近四周位置开设有防漏槽8。本实例中,开口2之间设有呈镂空结构的固定板9,固定板9顶面开设有螺杆孔4,通过螺栓孔4使模板能穿螺杆,避免模板位移、坠落,更能延长拆模时间,增加混凝土光泽度。所述螺杆孔4内部呈中空结构,螺杆孔4内部嵌设有橡胶密封条41,防止螺栓孔4内部漏浆,提高该内衬模本体1的密封性。所述加强筋32外部尺寸与通孔31内部尺寸相同,加强筋32套接于通孔内部31,增加内衬模本体1的刚度。除此之外,凹槽6内部形状与橡胶凸起5的外部形状相同,便于相邻的模板上的橡胶凸起5嵌设与凹槽6内部。橡胶凸起5顶面设有呈凹凸状结构的防滑槽7,在凹槽6内部粘贴双面胶,便于将橡胶凸起5粘结于相邻的模板上的凹槽6内部,防止漏浆。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在凹槽6内部粘贴双面胶,将内衬模本体1侧壁的橡胶凸起5粘结于相邻的模板的凹槽6内部,将两块内衬模本体1拼接在一起,然后,将螺杆穿过螺杆孔4内部,将内衬模本体1与内衬模本体1相配套的对板拼接在一起,最后,在防漏槽8内部贴上胶带,覆盖住模板之间的缝隙。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墩辊模的内衬模装置,包括内衬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模本体(1)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呈矩形结构的开口(2),所述开口(2)内部设有呈矩形结构的背肋(3),所述背肋(3)侧壁开设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内部设有加强筋(32),所述内衬模本体(1)侧壁设有橡胶凸起(5),所述内衬模本体(1)远离所述橡胶凸起(5)一侧开设有凹槽(6),所述内衬模本体(1)顶面靠近四周位置开设有防漏槽(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墩辊模的内衬模装置,包括内衬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模本体(1)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呈矩形结构的开口(2),所述开口(2)内部设有呈矩形结构的背肋(3),所述背肋(3)侧壁开设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内部设有加强筋(32),所述内衬模本体(1)侧壁设有橡胶凸起(5),所述内衬模本体(1)远离所述橡胶凸起(5)一侧开设有凹槽(6),所述内衬模本体(1)顶面靠近四周位置开设有防漏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墩辊模的内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2)之间设有呈镂空结构的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顶面开设有螺杆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昌洪,田世宽,姜晓博,韦健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