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挂篮浇筑内模结构,包括第一内模板、第二内模板和调整结构,所述第一内模板和第二内模板之间通过调整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调整结构为连杆结构和蜗杆结构的结合,利用多级杠杆原理实现第一内模板和第二内模板之间的距离调整,调节方式简单,调节轻松,便于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篮浇筑内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造
,尤其涉及一种挂篮浇筑内模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桥梁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目前桥梁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建造的方法也在不断变化,挂篮悬浇施工作为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施工方法,其具有建造速度块,建造质量好的优点,施工时,通过吊挂底模、内模和侧模的方式,形成混凝土浇筑的空间,通过移动挂篮的方式达到连续浇筑的目的。然而挂篮悬浇施工在应用到大型桥梁建造时,桥面的宽度较大,内模通常采用两段拼接而成,常规的固定连接方式不仅不便于进行内模宽度的调整,同时拆装不方便,不利于桥梁的快速施工建设,且内模悬挂的方式不利于人工操作进行拆装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进行快速调整的挂篮浇筑内模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挂篮浇筑内模结构,包括第一内模板、第二内模板和调整结构,所述第一内模板和第二内模板之间通过调整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调整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以及调节丝杆,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安装在第一内模板靠近第二内模板的一侧,第二固定块固定安装在第二内模板靠近第一内模板的一侧,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与第一固定块铰连接,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的一端均与第二固定块铰连接,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铰连接,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铰连接,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相互平行,所述调节丝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螺纹连接,调节丝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二连接轴并抵持在第二连接轴表面,通过转动调节丝杆可以调节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之间的距离,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以及调节丝杆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调整结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调整结构在第一内模板和第二内模板之间平行阵列设置。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安装在第一内模板靠近第二内模板的一侧,第二连接块固定安装在第二内模板靠近第一内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铰接安装在第一连接块上,第二固定块铰接安装在第二连接块上,第一固定块与第一连接块的铰接轴、第二固定块与第二连接块的铰接轴以及第一连接轴相互平行。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调整结构所在平面与第一内模板所在平面以及第二内模板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滑动支架和滑动辊轴,所述滑动支架阵列固定安装在第一内模板和第二内模板下端表面,所述滑动辊轴可转动安装在滑动支架远离第一内模板或远离第二内模板的一面,滑动辊轴的轴线方向与调节丝杆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本技术的挂篮浇筑内模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挂篮浇筑内模结构通过增加调整结构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进行相对距离的调整,从而适应于不同的桥梁的尺寸,调整结构的调整方式简单,通过旋转调节丝杆即可实现距离的调整,通过多级杠杆原理,使距离的调节更加轻松,且调节精度较高;(2)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内模板在相对距离调节时阻力小,调节轻松,适合人工手动操作或机械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挂篮浇筑内模结构的轴测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挂篮浇筑内模结构中调整结构的轴测图;图4为图3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挂篮浇筑内模结构中滑动支架的轴测图;图6为本技术挂篮浇筑内模结构中滑动支架的爆炸图。图中:1-第一内模板、2-第二内模板、3-调整结构、4-第一连接块、5-第二连接块、6-滑动支架、7-滑动辊轴、31-第一固定块、32-第二固定块、33-第一连接杆、34-第二连接杆、35-第三连接杆、36-第四连接杆、37-第一连接轴、38-第二连接轴、39-调节丝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结合图2、图3和图4,本技术的挂篮浇筑内模结构,其包括第一内模板1、第二内模板2和调整结构3,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均为平板框架结构,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两者之间通过调整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调整结构3包括第一固定块31、第二固定块32、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第三连接杆35、第四连接杆36、第一连接轴37、第二连接轴38和调节丝杆39,第一固定块31固定安装在第一内模板1靠近第二内模板2的一侧,第二固定块32固定安装在第二内模板2靠近第一内模板1的一侧,第一固定块31远离第一内模板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33和第二连接杆34的端部铰连接,第二固定块32远离第二内模板2的一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杆35和第四连接杆36的端部铰连接,第一连接杆33远离第一固定块31的端部与第三连接杆35远离第二固定块32的端部通过第一连接轴37铰连接,第二连接杆34远离第一固定块31的端部与第四连接杆36远离第二固定块32的端部通过第二连接轴38铰连接,调节丝杆39的一端部与第一连接轴37螺纹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二连接轴38并抵持在第二连接轴38的表面,调节丝杆39靠近第二连接轴38的端部与第二连接轴38的位置相对固定,调节丝杆39转动从而使第一连接轴37相对第二连接轴38沿调节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第三连接杆35、第四连接杆36形成菱形结构,且与调节丝杆39在同一平面内。以上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第三连接杆35、第四连接杆36上的铰接轴均与第一连接轴37的轴线相互平行,通过转动调节丝杆39使其与第一连接轴37上的螺纹结构相对转动,从而实现第一连接轴37和第二连接轴38之间的距离变化,通过连接结构实现第一连接块4和第二连接块5之间距离发生变化,达到调整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之间的距离,调节方式简单,且更加省力,同时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好。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机构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调整结构3在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之间平行阵列设置。以上实施方式中,多个调整机构3可以让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篮浇筑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模板(1)、第二内模板(2)和调整结构(3),所述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之间通过调整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调整结构(3)包括第一固定块(31)、第二固定块(32)、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第三连接杆(35)、第四连接杆(36)、第一连接轴(37)、第二连接轴(38)以及调节丝杆(39),所述第一固定块(31)固定安装在第一内模板(1)靠近第二内模板(2)的一侧,第二固定块(32)固定安装在第二内模板(2)靠近第一内模板(1)的一侧,第一连接杆(33)和第二连接杆(34)的一端均与第一固定块(31)铰连接,第三连接杆(35)和第四连接杆(36)的一端均与第二固定块(32)铰连接,第一连接杆(33)远离第一固定块(3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34)远离第二固定块(3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37)铰连接,第二连接杆(34)远离第一固定块(31)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36)远离第二固定块(32)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38)铰连接,第一连接轴(37)与第二连接轴(38)相互平行,所述调节丝杆(3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37)螺纹连接,调节丝杆(39)的另一端贯穿第二连接轴(38)并抵持在第二连接轴(38)表面,通过转动调节丝杆(39)可以调节第一连接轴(37)与第二连接轴(38)之间的距离,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第三连接杆(35)、第四连接杆(36)以及调节丝杆(39)均位于同一平面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篮浇筑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模板(1)、第二内模板(2)和调整结构(3),所述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之间通过调整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调整结构(3)包括第一固定块(31)、第二固定块(32)、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第三连接杆(35)、第四连接杆(36)、第一连接轴(37)、第二连接轴(38)以及调节丝杆(39),所述第一固定块(31)固定安装在第一内模板(1)靠近第二内模板(2)的一侧,第二固定块(32)固定安装在第二内模板(2)靠近第一内模板(1)的一侧,第一连接杆(33)和第二连接杆(34)的一端均与第一固定块(31)铰连接,第三连接杆(35)和第四连接杆(36)的一端均与第二固定块(32)铰连接,第一连接杆(33)远离第一固定块(3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34)远离第二固定块(3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37)铰连接,第二连接杆(34)远离第一固定块(31)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36)远离第二固定块(32)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38)铰连接,第一连接轴(37)与第二连接轴(38)相互平行,所述调节丝杆(3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37)螺纹连接,调节丝杆(39)的另一端贯穿第二连接轴(38)并抵持在第二连接轴(38)表面,通过转动调节丝杆(39)可以调节第一连接轴(37)与第二连接轴(38)之间的距离,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第三连接杆(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明,刘照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达蒙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