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篮浇筑内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36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挂篮浇筑内模结构,包括第一内模板、第二内模板和调整结构,所述第一内模板和第二内模板之间通过调整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调整结构为连杆结构和蜗杆结构的结合,利用多级杠杆原理实现第一内模板和第二内模板之间的距离调整,调节方式简单,调节轻松,便于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篮浇筑内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造
,尤其涉及一种挂篮浇筑内模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桥梁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目前桥梁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建造的方法也在不断变化,挂篮悬浇施工作为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施工方法,其具有建造速度块,建造质量好的优点,施工时,通过吊挂底模、内模和侧模的方式,形成混凝土浇筑的空间,通过移动挂篮的方式达到连续浇筑的目的。然而挂篮悬浇施工在应用到大型桥梁建造时,桥面的宽度较大,内模通常采用两段拼接而成,常规的固定连接方式不仅不便于进行内模宽度的调整,同时拆装不方便,不利于桥梁的快速施工建设,且内模悬挂的方式不利于人工操作进行拆装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进行快速调整的挂篮浇筑内模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挂篮浇筑内模结构,包括第一内模板、第二内模板和调整结构,所述第一内模板和第二内模板之间通过调整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调整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篮浇筑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模板(1)、第二内模板(2)和调整结构(3),所述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之间通过调整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调整结构(3)包括第一固定块(31)、第二固定块(32)、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第三连接杆(35)、第四连接杆(36)、第一连接轴(37)、第二连接轴(38)以及调节丝杆(39),所述第一固定块(31)固定安装在第一内模板(1)靠近第二内模板(2)的一侧,第二固定块(32)固定安装在第二内模板(2)靠近第一内模板(1)的一侧,第一连接杆(33)和第二连接杆(34)的一端均与第一固定块(31)铰连接,第三连接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篮浇筑内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模板(1)、第二内模板(2)和调整结构(3),所述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之间通过调整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调整结构(3)包括第一固定块(31)、第二固定块(32)、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第三连接杆(35)、第四连接杆(36)、第一连接轴(37)、第二连接轴(38)以及调节丝杆(39),所述第一固定块(31)固定安装在第一内模板(1)靠近第二内模板(2)的一侧,第二固定块(32)固定安装在第二内模板(2)靠近第一内模板(1)的一侧,第一连接杆(33)和第二连接杆(34)的一端均与第一固定块(31)铰连接,第三连接杆(35)和第四连接杆(36)的一端均与第二固定块(32)铰连接,第一连接杆(33)远离第一固定块(3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34)远离第二固定块(3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37)铰连接,第二连接杆(34)远离第一固定块(31)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36)远离第二固定块(32)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38)铰连接,第一连接轴(37)与第二连接轴(38)相互平行,所述调节丝杆(3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37)螺纹连接,调节丝杆(39)的另一端贯穿第二连接轴(38)并抵持在第二连接轴(38)表面,通过转动调节丝杆(39)可以调节第一连接轴(37)与第二连接轴(38)之间的距离,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第三连接杆(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明刘照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达蒙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