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墩辊模中控台外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360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墩辊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墩辊模中控台外移装置,包括中控台外移装置本体,中控台外移装置本体底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顶部设有第一槽钢层,第一槽钢层顶部架设有第二槽钢层,第二槽钢层顶部设有中控台,中控台外壁靠近第二槽钢层两端的位置通过铰链铰接有呈中空结构的施工平台,施工平台内部套接有伸缩板,伸缩板侧壁靠近中控台两端位置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通过螺栓固定于中控台内部,电动推杆的活塞杆末端设有伸缩杆,伸缩杆末端焊接固定于伸缩板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减少布料混凝土时对中控台的撞击所造成的装置损伤,也能解决施工时布料空间狭小带来的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墩辊模中控台外移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墩辊模
,具体为一种高墩辊模中控台外移装置。
技术介绍
高墩辊模是一种新型的桥梁高墩施工工法,并有配合工法施工的辊模装置。辊模施工工艺原理是采用辊、翻结合,辊模装置包括提升系统、外框架、内衬模及辅助工作平台,伴随混凝土的浇筑,外框架间歇上升,内衬模保持静止且不扰动混凝土,待混凝土满足拆模条件后,工人在辅助平台上将内衬模拆下,按翻模工艺循环施工,现有辊模装置中控台位于辊模装置内部中心处,墩柱上方,施工时中控台处于钢筋包围中,空间不足,布料空间太小,料斗进入钢筋内部放料时稍微摆动就会撞到中控台,容易造成辊模装置的损坏,混凝土的堆积,影响到施工的安全和效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墩辊模中控台外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墩辊模中控台外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辊模装置中控台位于辊模装置内部中心处,墩柱上方,施工时中控台处于钢筋包围中,空间不足,布料空间太小,料斗进入钢筋内部放料时稍微摆动就会撞到中控台,容易造成辊模装置的损坏,混凝土的堆积,影响到施工的安全和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墩辊模中控台外移装置,包括中控台外移装置本体,所述中控台外移装置本体底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设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顶部设有第一槽钢层,所述第一槽钢层顶部架设有第二槽钢层,所述第二槽钢层顶部设有中控台,所述中控台外壁靠近所述第二槽钢层两端的位置通过铰链铰接有呈中空结构的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内部套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侧壁靠近所述中控台两端位置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中控台内部,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末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末端焊接固定于所述伸缩板侧壁,所述中控台侧壁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设有固定片,所述中控台靠近所述电机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末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另一端设有第一移动轮,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侧缠绕有链条,所述第一移动轮嵌设于所述第二槽钢层外侧的凹槽内部。优选的,所述中控台顶部设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顶部呈倾斜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槽钢层上方外壁靠近所述中控台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中控台底部靠近所述滑槽的位置设有第二滚动轮,所述第二滚动轮嵌设于所述滑槽内部。优选的,所述滑槽两端设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侧壁开设有排水孔。优选的,所述第二槽钢层两端嵌设有呈矩形结构的阻挡片。优选的,所述链条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啮合连接,所述链条与所述转轴啮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高墩辊模中控台外移装置中,通过将中控台移动到第二槽钢层的两端,通过伸缩板加大了施工平台的面积,从而有效的减少布料混凝土时对中控台的撞击所造成的装置损伤,也能解决施工时布料空间狭小带来的施工效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中控台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槽钢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控台外移装置本体;2、中控台;21、导水板;22、支撑杆;23、第一移动轮;24、转轴;25、第二滚动轮;3、第二槽钢层;31、滑槽;32、阻挡板;33、阻挡片;34、排水孔;4、施工平台;41、伸缩板;5、第一槽钢层;6、液压油缸;7、电机;71、固定片;8、链条;9、电动推杆;91、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中心线”、“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深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高墩辊模中控台外移装置,为了解决现有辊模装置中控台位于辊模装置内部中心处,墩柱上方,施工时中控台处于钢筋包围中,空间不足,布料空间太小,料斗进入钢筋内部放料时稍微摆动就会撞到中控台,容易造成辊模装置的损坏,混凝土的堆积,影响到施工的安全和效率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中控台外移装置本体1,中控台外移装置本体1底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设有液压油缸6,液压油缸6顶部设有第一槽钢层5,第一槽钢层5顶部架设有第二槽钢层3,第二槽钢层3顶部设有中控台2,中控台2外壁靠近第二槽钢层3两端的位置通过铰链铰接有呈中空结构的施工平台4,施工平台4内部套接有伸缩板41,伸缩板41侧壁靠近中控台2两端位置设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通过螺栓固定于中控台2内部,电动推杆9的活塞杆末端设有伸缩杆91,伸缩杆91末端焊接固定于伸缩板41侧壁,中控台2侧壁设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末端设有固定片71,中控台2靠近电机7一侧设有支撑杆22,支撑杆22末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另一端设有第一移动轮23,转轴24与电机7的输出轴外侧缠绕有链条8,第一移动轮23嵌设于第二槽钢层3外侧的凹槽内部。本实例中,中控台2顶部设有导水板21,导水板21顶部呈倾斜结构,雨水通过倾斜结构,流向导水板21的两侧,起到防水的作用。第二槽钢层3上方外壁靠近中控台2的位置开设有滑槽31,中控台2底部靠近滑槽31的位置设有第二滚动轮25,第二滚动轮25嵌设于滑槽31内部,通过第二滚动轮25在滑槽31内部滑动,便于使中控台2移动。滑槽31两端设有阻挡板32,阻挡板32侧壁开设有排水孔34,通过阻挡板32挡住第二滚动轮25,防止第二滚动轮25脱离滑槽(31)内部,便于通过排水孔34排出滑槽31内部的积水。除此之外,第二槽钢层3两端嵌设有呈矩形结构的阻挡片33,通过阻挡片33挡住第一滚动轮23,防止第一滚动轮23脱离凹槽内部。所述链条8与电机7的输出轴啮合连接,链条8与转轴24啮合连接,接通电机7的电源,便于通过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链条8转动,使转轴24转动,通过转轴24带动第一滚动轮23滚动,从而使中控台2移动。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拉起中控台2前进端的施工平台4,然后,接通电机7的电源,通过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链条8转动,从而使转轴24转动,通过转轴24带动第一滚动轮23滚动,使第二滚动轮25在滑槽31内部滑动,使中控台2在第二槽钢层3上方移动,最后,接通电动推杆9的电源,通过电动推杆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墩辊模中控台外移装置,包括中控台外移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台外移装置本体(1)底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设有液压油缸(6),所述液压油缸(6)顶部设有第一槽钢层(5),所述第一槽钢层(5)顶部架设有第二槽钢层(3),所述第二槽钢层(3)顶部设有中控台(2),所述中控台(2)外壁靠近所述第二槽钢层(3)两端的位置通过铰链铰接有呈中空结构的施工平台(4),所述施工平台(4)内部套接有伸缩板(41),所述伸缩板(41)侧壁靠近所述中控台(2)两端位置设有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中控台(2)内部,所述电动推杆(9)的活塞杆末端设有伸缩杆(91),所述伸缩杆(91)末端焊接固定于所述伸缩板(41)侧壁,所述中控台(2)侧壁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末端设有固定片(71),所述中控台(2)靠近所述电机(7)一侧设有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末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另一端设有第一移动轮(23),所述转轴(24)与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外侧缠绕有链条(8),所述第一移动轮(23)嵌设于所述第二槽钢层(3)外侧的凹槽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墩辊模中控台外移装置,包括中控台外移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台外移装置本体(1)底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设有液压油缸(6),所述液压油缸(6)顶部设有第一槽钢层(5),所述第一槽钢层(5)顶部架设有第二槽钢层(3),所述第二槽钢层(3)顶部设有中控台(2),所述中控台(2)外壁靠近所述第二槽钢层(3)两端的位置通过铰链铰接有呈中空结构的施工平台(4),所述施工平台(4)内部套接有伸缩板(41),所述伸缩板(41)侧壁靠近所述中控台(2)两端位置设有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中控台(2)内部,所述电动推杆(9)的活塞杆末端设有伸缩杆(91),所述伸缩杆(91)末端焊接固定于所述伸缩板(41)侧壁,所述中控台(2)侧壁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末端设有固定片(71),所述中控台(2)靠近所述电机(7)一侧设有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末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另一端设有第一移动轮(23),所述转轴(24)与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外侧缠绕有链条(8),所述第一移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昌洪田世宽姜晓博韦健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