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煤气测氧用氧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082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带脱硫装置的氧电极。它在氧电极电极头的气室与气体通道之间设置了一个用于装脱硫剂的扩散室,装上脱硫剂即可使用,扩散室与通道之间有扩散孔相沟通。由于取样气体经扩散方式进行脱硫处理,大大降低了取样流量,降低了含硫浓度,减弱了氧电极的硫中毒现象,明显提高了氧电极的工作寿命。它广泛使用在测氧仪器之中,特别适用于水煤气中含氧量的监测分析,其使用操作和脱硫剂的更换均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化学测试用电极探头,具体地说是一种测氧用的氧电极装置。中国专利91223362.1公开了极谱隔膜式氧电极,经在KY-2B控氧仪上使用,效果良好。但在水煤气一类富含硫化物的情况下使用,将严重影响该氧电极的工作寿命,将使其阳极银表面形成黑色的硫化银,造成硫中毒。如在煤气管道,煤气烟道中直接使用寿命不超过10天,在使用脱硫装置预处理的情况下,寿命也只有三个月。由于氧电极的使用寿命短,给用户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种水煤气测氧用氧电极,该装置设有扩散室,用于装置脱硫剂,装上脱硫剂后即可使用,被测的取样气体经扩散、脱硫处理后可以减轻氧电极的中毒现象,从而达到提高氧电极使用寿命的效果。其使用寿命可提高五倍以上。本技术提供的水煤气测氧用氧电极,包括电极头,其头部透气膜所在的部位有气室和与之连通的取样气体的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气室和通道之间设有一个供装置脱硫剂用的扩散室,通道与扩散室之间有扩散孔相沟通。由于设置了扩散室,在腔室中置入脱硫剂一类的处理剂,即可对水煤气中不利于电极寿命的有害气体成份进行处理。取样气体在向扩散室、气室扩散的过程中进行药物脱硫处理,然后由氧电极探测气体中的含氧量,扩散的方式使含硫气体浓度进一步减小,进入透气膜的部分更少,银阳极的中毒现象也随之减弱,于是就延长了氧电极的工作寿命。此外,氧电极装置的使用方法与氧电极完全相同,只要接上被测气源,把接头接人仪器的探头插孔就行。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00毫升时,扩散室中的高效脱硫剂每30-60天更换一次。即直接使用每次用30天,配合脱硫预处理(双重脱硫)时每次用60天。附图说明图1是原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见附图1。这是一支在KY-2B型控氧仪配合使用的氧电极。1是接头,接往仪器的探头插座。2是引线,3是电极体,4是电极头,上面设有气体的通道5,电极头内的6是透气膜,内侧形成电解池,外面是气室7,8是密封垫圈。被测气体直接从进气口10进入气室7,然后从出气口9引出。被测气体可渗入透气膜,通过电化学作用实现对气体中含氧量的测试。由于被测取样气体直接进入气室7,其气源含硫量的多少将直接危害到电极的工作寿命。附图2给出的实施例不考虑对气源本身是否进行脱硫处理,而是就电极本身从结构上适应对被测取样气体进行脱硫处理的需要,因为对含硫量较多的水煤气来说,这种考虑对延长氧电极工作寿命是至关重要的。如图所示,在原氧电极(图1)结构的基础上,电极头的气室7和气体通道5(或10、9)之间加了一个装有脱硫剂13的扩散室12。扩散室两端的挡网14,用于装药的定位和更换。11是扩散孔,它的设置与电极的响应时间有关。孔径越大、脱硫剂的颗粒度越粗,则氧电极的响应时间越短。在气体通道流量为每分钟200毫升时,取扩散孔面积为22平方毫米,选用上海焦化总厂的GP812型高效脱硫剂处理,氧电极的响应时间小于60秒。脱硫剂以透气性好,过滤性好,活性好,耐用为基本要求,除选用颗粒状散剂外,也可以使用与腔室配合的整体型料。本例的扩散室12为柱形腔室,两端设有挡网14。8是密封用垫圈,位于扩散室构件与电极体3之间的连接部位。脱硫剂在一般直接应用情况下,三十天更换一次,开始脱硫效果可达99%其后逐渐下降,坚持及时更换,氧电极可使用到一年以上,甚至可以延续到电解液失效为止。当被测气体从进气口10进入又从出气口9排出时,其中的一部分从扩散孔11向扩散室12扩散,途中经过脱硫剂13作脱硫处理,此取样气体进入气室7,并透过透气膜6产生电化学作用,对其含氧量进行测试。显然,取样气体扩散过程中经历过滤、脱硫得到净化,含硫量及焦油等杂质已大大减少,因而使氧电极中毒现象大为减弱,提高了氧电极的工作寿命。此外,即使在不含硫的气氛下工作,脱硫剂的过滤效果依然存在,虽然这时候的扩散室或脱硫剂并非是必不可少的。权利要求1.一种水煤气测氧用氧电极,包括电极头(4),其头部透气膜所在的部位有气室(7)和与之连通的取样气体的通道(5),其特征在于在气室(7)和通道(5)之间设有一个供装置脱硫剂(13)用的扩散室(12),通道(5)与扩散室(12)之间有扩散孔(11)相沟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扩散室(12)为柱形腔室,两端设有挡网(1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带脱硫装置的氧电极。它在氧电极电极头的气室与气体通道之间设置了一个用于装脱硫剂的扩散室,装上脱硫剂即可使用,扩散室与通道之间有扩散孔相沟通。由于取样气体经扩散方式进行脱硫处理,大大降低了取样流量,降低了含硫浓度,减弱了氧电极的硫中毒现象,明显提高了氧电极的工作寿命。它广泛使用在测氧仪器之中,特别适用于水煤气中含氧量的监测分析,其使用操作和脱硫剂的更换均十分方便。文档编号G01N27/30GK2284399SQ9622066公开日1998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7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吴静 申请人:建德市梅城南加分析仪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煤气测氧用氧电极,包括电极头(4),其头部透气膜所在的部位有气室(7)和与之连通的取样气体的通道(5),其特征在于在气室(7)和通道(5)之间设有一个供装置脱硫剂(13)用的扩散室(12),通道(5)与扩散室(12)之间有扩散孔(11)相沟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静
申请(专利权)人:建德市梅城南加分析仪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